15歲的少年,承受著不該承受的痛苦。面對親情的冷漠,還有網路的暴力,劉學州選擇用獨特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希望他的離開,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清醒。
如果沒有新聞媒體的報道,劉學州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沒聽過。但是他的意外死亡,卻在網路上引發巨大的討論,是非對錯,我們很難下結論。
與其爭論身後的事情,不如我們回顧劉學州短暫的一生,看看這位15歲的少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或許我們還能夠從中得到啟發,也能夠明白他說的那句:生來即輕,還時亦淨。
自幼被拋棄,被親生父母視為麻煩
21世紀初,劉學州的父母未婚先孕,三個月大的新生嬰兒,被父母視為是麻煩,需要迅速處理掉,最後以6000元的價格賣給人販子。
養父養母對他很是照顧,但上天似乎對他很不公平,在他四歲的時候,因為煙花爆竹作坊發生事故,養父當場死亡。
養母經過多次搶救無效以後,最終離他而去。這時候的劉學州只有4歲,不知不覺中已經兩次被命運戲弄。
沒有父母的照顧,劉學州靠著家裡老人們的幫忙,才勉強能夠到學校讀書。
村裡人都知道這是抱來的孩子,村裡面的人們經常認為他是“野孩子”,從小就被村裡的孩子孤立。
直到他走進寄宿制的學校,村裡面的聲音才離他遠去。
在學校被歧視,只有孤獨陪伴
劉學州到寄宿制的學校讀書以後,情況卻並沒有好轉。
在自己的遺書裡面提到,同學搶我文具,推我進廁所,各種誣陷我。
即使是視為正義的老師,同樣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不問青紅皂白,只會追著劉亞州打。
在小學的六年時間裡面,劉學州已經轉過五次學,希望能夠在新的環境裡面,避免被孤立和欺凌。
當大家在童年享受快樂的時候,剛上六年級的劉學州就開始自己賺生活費,幫別人刷盤子到超市裡面做收銀員,都是他的活。
在初中時代,還曾經被男老師猥瑣過,曾一度感到抑鬱。
後來終於考上石家莊的某所師範學校,終於可以擺脫以前的學校,開啟新的人生。
受孫海洋影響,決定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根據劉學州生前對記者的描述,受到孫海洋成功荀子的影響,說給自己看到希望,最終決定要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在網路錄製影片。
由於這裡面牽扯到村裡面的人販子,劉學州被村裡的人歧視,並且還受到過威脅。
這次的尋親經歷,沒有經過多久就獲得結果,經過警方的幫忙,劉學州很快就聯絡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並且還進行影片聯絡。
原本以為這是美好生活的開始,卻沒有想到會成為一個悲劇。
親生父親以及親生母親都已經有各自的家庭,親生父親的妻子還警告劉學州,別來破壞自己的家庭。
親生母親在山西河流亞州見面,家裡人卻同樣不願意接納這樣一位孩子。
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願意接納自己,才知道當年自己是被棄養的事實,劉學州決定還是離開親生父母家,決定到三亞散心,沒有想到,這也為網路暴力埋下伏筆。
被親生父母“拉黑”,最終遭遇網路暴力
成功認親以後,村裡面的人販子害怕被曝光,所以村裡面很多人都抵制他回去居住。
最後,劉學州向自己的親生母親提到,看能不能給我一個家,給我一個房子居住。沒有想到,這就成為一個導火線。
劉學州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希望能夠有一個房子居住,並不是像母親所說的那樣,要逼她買房子。
但是,網路媒體以及親生父母卻在網路繼續發聲,單方面譴責劉學州的貪心。因為他是在炒作,想要謀取更多的利益。
比如親生母親說,自己曾借錢給劉學州去三亞旅遊,沒想到孩子卻逼著她買房,還想逼她離婚。
也正是因為有此,很多不知情的網友在劉學州的社交賬號留言,進行各種人生攻擊。
類似於白眼狼、你吃飽撐的等等的話語,大量存在在劉學州的社交賬號,網路暴力瞬間掩蓋正義的聲音。
絕望中透露著悲傷,留下遺書
面對網路的各種暴力,劉學州並沒有任何的依靠,只能夠孤獨的一個人面對。親生父母的顛倒黑白,可能是最讓他感到悲傷的地方。
原本以為自己經歷過一生的磨難,在遇到親生父母以後,能夠得到好轉,沒想到卻又是一個悲劇。
任何的解釋似乎都是蒼白無力,原本劉學州想要透過法院上訴,最後卻依然沒有這樣做,只有自己孤獨的承受著這一切。
也正是在2022年1月24日的凌晨,劉學州感覺以獨特的方式,堵住網路噴子的口。
對於一位歷經磨難的少年來說,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有家的溫暖。這個願望破滅以後,就失去繼續堅持的動力。
他把自己的積蓄一半留給姥爺,一半留給石家莊的孤兒院,用自己的力量,做出最後的善意之舉。
寫在最後
直到劉學州離開人世,依然沒有等來一個他想要的家。作為旁觀者,我們除了無聲的嘆息,還要多一些反思。
那些網路暴力是否有我們的影子?親生父母或者是人販子,是否要追究責任?如何防止這樣的悲劇再次重演?
希望劉學州能夠在天堂看到溫暖,告別那種孤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