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在澳大利亞很活躍,左噴俄羅斯、右懟中國,表面上看是為了拉近與澳大利亞的關係、鞏固聯盟體系,其實主要目的是為了表現“全球英國”的強大。但是這種做法,遭到了澳前總理基廷的怒斥。
據英國《衛報》報道,澳大利亞前總理保羅·基廷(Paul Keating)日前公開發表文章,批評特拉斯關於中俄的相關言論是“精神錯亂”,還諷刺英國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力“連一顆豆子都算不上”,敦促對方“趕緊回去那個已經搖搖欲墜和聲名狼藉的約翰遜政府”。
《衛報》稱,基廷在擔任澳大利亞總理期間就主張積極“對華接觸”,並堅持本國在英國面前的獨立性。他去年曾公開表示,英國與中國相比,就像是“一個已經滑入大西洋的破舊公園”,同時指責本國政客在中國臺海問題上拎不清。
從這些話裡可以看出來,基廷現在很著急,他就這樣看著澳大利亞就像一個“傻兒子”,被“慵懶肥胖的壞老爹”領著到處做傻事、說傻話。英國外相1月19日抵達澳大利亞後,就開始對中國各種攻擊,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宣稱世界必須對“中俄的侵略性以及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保持警覺,還宣稱“中俄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密切,中國將會利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機會,對亞太地區進行入侵”,並且呼籲“澳大利亞和英國更加密切地合作”以此對抗中俄。
基廷直接駁斥特拉斯是“瘋狂言論”,“不僅不理性,簡直是精神錯亂”,自從英國在1904年將皇家海軍主力撤出遠東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英國現在陷入了盲目的錯覺,自大且毫無道理;他還提醒特拉斯,如果她想讓自己顯得有用,就儘快回倫敦,去幫助那個“搖搖欲墜”的約翰遜。
作為一個成熟老練的政治家,基廷對英國外交大臣如此不客氣,說的話很尖酸刻薄,肯定會招來澳大利亞右翼勢力的反對;但是眼下的情況其實也由不得他講究風度,因為澳大利亞本來就已經在反華的不歸路上走得太遠,如果繼續跟著英國,真有可能徹底論文印太地區的政治棄兒。
長期起來,澳大利亞都在奉行“脫歐入亞”路線,以前總理基廷為代表的的老一批領導者,都希望澳大利亞被接納為一個“亞洲國家”而不是“西方世界成員”;但是莫里森政府的做法很明顯,迫不及待想證明自己是“西方陣營”的一員,然後以“西方在亞太地區的代理人”身份,對亞洲國家發號施令,成為“亞洲的統治者”。
然而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實現,澳大利亞雖然曾經是殖民地,但是原住民早就被殖民者幾乎殺光,根本不懂亞洲人民的苦難以及對西方高高在上姿態的反感。不管是莫里森還是約翰遜,他們走的路其實是一樣的,和美國總統拜登的做法也是殊途同歸——都是假裝自己正在管理這個世界,用一件又一件皇帝新裝將自己裱糊起來,從而撈取選票和政治資本。
正如基廷所言,大英帝國早就完了,在亞太的影響力還不如一顆豆子——約翰遜還是給女王留點面子吧,在她丈夫墳頭蹦迪完了不說,還要糟蹋這個國家的國格;說真的,有一個約翰遜這樣的“大聰明”,“大英帝國”都要夠嗆,更何況約翰遜還糾集了一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