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地震來臨時,低層真的會更安全麼?
我覺得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地震為什麼會導致房屋坍塌。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共振。
共振現象是指一個物理系統在其自然的振動頻率(所謂的共振頻率)和自然波長下趨於從周圍環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趨勢。自然中有許多地方有共振的現象。
就像堆在桌子上的積木,輕微的晃動下積木是不會倒塌的。但如果是劇烈且持續地晃動,積木就會左搖右擺最後倒塌。
共振具有累加效應,持續性的共振會導致震動幅度越來越大。
一般來說,小於5級的地震都不用太擔憂。因為現在大多數建築用到的都是杭錦混凝土結構,具有一定的防震能力。如果是5級以上的地震,房屋就有可能坍塌了。
曾有研究人員利用3D模型模擬了地震發生時候的房屋表現。
95%以上的樓房都是自上而下的坍塌。在“鞭梢效應”的影響下,高層的晃動往往會更劇烈,受到的破壞力更強。這時高層住戶就更加危險。而低層的住戶相對來說有更多的逃生時間。
此外5%的樓房是自下而上的坍塌。 這種情況往往是非常強烈的地震,地基是最先遭到破壞的,高樓可能會被截斷。這種情況下低層的住戶會直接被倒塌的建築物埋在下面。而高層住戶可能會隨著倒塌的樓層一同落在地上。
如果非要問,哪層住戶更安全的話,還是低層使用者更好一些。
其實對於這件事大家不必過於擔心。我國進入近代以來,一共只發生過7次6級以上的大地震。包括唐山、汶川、寶樹、九寨溝大地震等。在一次次地震的應對過程中,我國也在不斷成長。不論是地震預警還是災後救援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其實不論是住高層還是住底層,我們都應該學習一些應急措施。在我們沒機會逃跑時,應該就近躲避,躲在室內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另外,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於呼吸。
蹲下或坐下時儘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或者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可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高層住戶切記不要妄圖乘坐電梯逃生,這會讓你更加危險。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