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既不會被創造,也不會被消滅。
1842年,邁爾、焦耳、亥姆霍茲等10多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同時提出熱力學第一定律,也稱能量守恆定律。內容是:
“孤立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或俗稱“能量既不會被創造,也不會被消滅”。
到現在,能量守恆定律已經被普遍認為是物理學一項重要的基本定律,跟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一樣,屬於“真理”級的科學發現。
既然說到“能量”一詞,有必要進一步解釋一下,能量的概念和表現。
能量是物質運動轉換的量度,本身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它是科學家為了測量物質運動的引數,人為構想的概念。
好比汽車行駛的速度以“邁”為單位,道理是一樣的。“邁”本身也是人類創造的科學單位,不是與盤古開天闢地同時產生的。
既然自然萬物時刻不斷地運動,運動便會做功。為了區分不同事物做功的“本事”大小,必須要有一個度數來衡量。
於是乎,“能量”一詞應運而生。
腦電波去哪了
從能量守恆定律的基本定義,有人聯想到一個人類命運的終極話題,“人死後,靈魂去哪了”。
人的靈魂既是人的思想和意念,思想和意念是一種腦電波,腦電波又是一種能量的表現。
弄懂這條推導線路,不妨反推一下:
既然腦電波是一種能量,既然它不會被創造,也不會被消滅,那麼人的思想和意念是從何而來,最終又魂歸何處?
最初,關於能量守恆定律是否適用於人類自身,曾經引起過無數的學術辯論。
到現在,無論是神學界或是科學界,能量守恆表現在肉體方面已經被普遍認可。
當人類失去生命體徵後,身體會入土為安,化為“肥料”迴歸大自然。在這一點上,鐵定是守恆的。
然而,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由兩個基礎部分構成的,一個是物質肉體,一個是精神意念。
關鍵問題出在這裡,物質肉體守恆了,精神意念哪去了。
愛因斯坦的“寄生蟲”觀點
愛因斯坦是一個遊走在科學與神學之間的大科學家,他與牛頓一樣,前半生堅信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中半生開始對科學半信半疑,後半生直接“遁入空門”。
關於意念或腦電波的來龍去脈,愛因斯坦曾解釋說:
人類意識是一種能量,存在於地外的電離層中。肉體產生時,它就會被帶到地球。肉體衰敗時,它就返回地外。
聽到愛因斯坦的說法,有的業餘科學愛好者,調侃說“原來,意識是佔據肉體的寄生蟲”。
如果愛因斯坦的解釋是對的,我們斗膽假設一下。
人在死後,身體的生物電被切斷,物理機體終止為意識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那麼腦電波會慢慢飄離人類的軀體。因為它很輕,會逐漸上升,最終都會回到一個叫“電離層”的地方。
那裡聚集著大量的來自地表的電能。經過長期的遊離飄蕩,在一些機緣巧合下,在一些外力的影響下,那些腦電波會重新返回到地球表面,進而找到新的宿主。
那麼有人會問了,腦電波是帶記憶的,為什麼它飄離人體時,帶著記憶走的,回來時卻是一張新的“儲存條”。
這個問題用愛因斯坦的理論也可以解釋。電離層是一個巨大的意念回收器,那裡承載著所有來自地球表面的腦電波電子。
當人死後,腦電波進入電離層後,它會與其他的電子發生碰撞。
碰撞也是一個重組的過程,那些過去的記憶會被打散,不同的電子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張空白的記憶體卡。
這意味著人類體內蘊含的所有能量,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糅合重塑。人死後,原來的粒子都會成為別的事物的基本構成單位,有可能是一條狗,有可能是一條鯊魚,有可能是一個單細胞動物,也有可能參與颳風下雨電閃雷鳴。
同樣的道理,現在構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粒子,也都曾經是別的事物的一部分,有可能來自犬馬牛羊,有可能來自一個壞人,也有可能是聖人。
說到這,有人又會問:為什麼張三的意識決定張三,王五的意識決定王五。
大家都用過電腦吧。電腦工作的三大件:電源,處理器,儲存裝置。
這與人的身體構造是一樣的。人體透過吃喝拉撒能夠發出生物電,給自身提供運轉的基本電能。
人的大腦類似電腦的處理器和儲存器,能夠解析各種傳入輸出的資訊程式碼。
比如,別人說了一句話傳到大腦裡,每一個接受到這句話的人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和理解。
如果你的大腦,認為“你好”是狗的意思,那你自然會把它理解為狗。
如果你的大腦預設程式,為“你好”是打招呼的意思,那自然會作出回應的舉動。
只不過人腦更加智慧,能夠自己設定解析程式罷了。
人死後,如同電腦拔電了一樣。處理器和儲存會被回收粉碎,用於其他物品生產。
生命的意義是過好今生
實際上,與其探討生命的來源和歸宿,不如更多地思考生命的意義。
很多人經常會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我為什麼會存在。
說實話,這些問題的確很有意義,而且具有高度的哲學意義,但是作為尋常普通人應該更好地活好當下。
人生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個體的獨一無二,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
過好屬於自己的生活,今生今世努力做一個好人,至於前世來生,那都是水到渠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