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鄭州房地產市場會很艱難。
先給大家看幾張圖片
這幾張都是最近幾個房地產公司釋出得放假通知。
雖然因為疫情,提前放假也是有可能的。
但放到4月底就說不過去了。
還有兩家更絕,在通知裡面提到“後續將根據業務進展情況及時通知員工返崗”。
也就是說,什麼時候正常上班,不知道 !
也有人說,放假還不得勁?!那就在家歇著唄!
先別高興,你看看薪資待遇!
基本上都是最低保障工資2000元/月。
2000元/月?!這和失業也差不多了。
也有一些企業是正常工資的60%或者50%,但肯定沒有提成和獎金。
對於這些提前放假的開發商們,我們並不是要指責他們。只是作為購房者給大家分析一下。一般一個房企開始縮減成本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欠工程方、供應方、設計方、廣告方的錢。
第二個階段就是不拍地,躺平,或者晚付土地款,緩交稅之類的,就是欠政府的錢。
最後一步才會動員工。畢竟員工是幹活的,是給公司爭掙錢的,再說員工工資這仨核桃倆棗的值不了幾個錢。
所以,當一個房企開始打員工的主意了,我們雖然不能說這家房企資金鍊出了什麼大問題,但至少可以說,它的現金流太不寬裕了。
它在縮減員工工資之前,工程款的錢付了沒?不知道。
將來會不會延期交付?不知道!
你至少要問這兩個問題,這是你作為購房者應該有的覺悟。
當然我們上面提到的這些開發商都是發了公告的,直白一點就是夠坦蕩!
還有很多沒發公告,他們不強制員工放假,他們就是直接的裁員、降薪、最佳化。
他們還不如這些發通知房企。
具體是哪些房企?很多!
朋友們有感興趣的,可以去留言區看。
或者你特別關注某個開發商,你可以找這家房企的員工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當初名門出事前,員工是先後經歷了裁員、降薪、最佳化、拖延工資長達半年之久,最後才爆了。
所以目前還能正常上班的,沒強制放假,也沒無理由裁員的,降薪的,這開發商一定沒啥問題。
可估計,這樣的開發商,現在不多了。
2
房企在房地產產業鏈上只是一箇中間商。上游是政府,下游的是購房者。
中間商都這麼慘了,上游和下游也一定好不到哪裡去。
先看上游,可以說去年賣地不太理想,所以今年的日子不會太充裕。
只要不傻都知道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財政關鍵的一本賬,更是基建、城投債、基層部門開支的重要償還和收入來源。
按照目前“以收定支”的收支模式,既然開源不太理想,那節流就是不可避免的。
和房企一樣。地方政府缺錢也是分階段的。
最先縮減的是公共配建、公共支出,其次才會出現公務員降薪。
所以,2022年對於政企事業單位的員工,也是苦日子,會很難。
言盡於此!
作為下游的購房者也非常難。
表面上看地方政府很難,土拍很難、地方債又追著,不得已要縮減開支,要過苦日子。
開發商也很難,真沒錢了,拍不了地,開不了工,只能躺平。
但其實最難的還是購房者,我們自己。
如果你有自住需、置換、改善需求,你終究還是要買房的。
而當下買房的風險很高啊!
現在除了國央企,以及被官媒點名表揚的碧桂園、龍湖,這幾個民企之外,其它的房企,我們不能說他們有問題,只能說絕大多數得民企都遭遇了生存問題。
所以我們現在買新房,真的是存在極大得爛尾風險,或者說幾乎100%的縮水風險。
3
當然會有朋友說,國家不是已經出手了,最直接推動政策就是併購貸不計入三道紅線。
甚至已經有官方訊息說,11日,保利、華僑城、招商蛇口、華潤、中糧、五礦地產、中建、金茂和中國綠髮等9家央國企,被要求透過收併購專案資產的方式為有中高風險的11家企業提供流動性支援。
這個訊息是不是看起來很令人振奮。很多人都分析,國企央企將擔負起挽救房地產行業的責任了,2022年是收購大年,國家隊進場了,開發商的至暗時刻過去了。
我覺得這就是看新聞不認真看的。這個新聞還有後半段啊。
後面接著寫道:其中有兩家房企明確得表示,希望這個訊息時真的,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國央企給他們聯絡過。
大家看懂啥意思了嘛?
就是併購貸不計入三道紅線這個政策是真的,但是國央企們收購卻並不積極。
主要有兩方面得原因:
1、正在博弈。
如果你是被官媒點名的白衣騎士,你現在有錢,又有國家政策支援,很多專案排隊給你送上門。所以你不飄也要飄,你的收購條件必定是苛刻,最直接的就是狠壓價,逼著對方打五折賣,甚至更狠。
你覺得對方會幹嗎?
他肯定要掙扎一下啊。你要知道房企的表內負債基本上都是70%以上,更別說加上表外了,這個時候再遇上一個低價收購的,鐵定資不抵債。
這個時候的他們能走的路很簡單。
與其讓你這樣殺價,賣給你也是死。不賣,說不定託著託著就託活了。
所以一定會有一些開發商慌不擇路,最後再賭一把,把現在能賣得房子,打七折也賣,甚至五折六折也賣,能回一點是一點,反正活一天是一天。
所以這就有一個風險是,萬一這個開發商沒賭贏?
他把能賣得都買了,還是扛不住,那就是爛尾了。
國央企可不是慈善家啊。他把值錢得都買了,還會有國央企過來收嗎?
所以就這麼一折騰,就真有可能芭比Q。
國家在這方面是有先見之明的。14號,就下發了這則通知。
2、國央企就“不是幹事的”。
假如你是有問題房企,你要求國企央企對你一頓盡調。最後他大機率會對你說,為了合規,你先把債還了、擔保解了,不然我審計過不了關。
你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我是缺錢啊,大哥!我有錢還債還會把專案賣給你嗎?!
所以這就是一個死迴圈。你還完了再來找我,我換完了我憑啥賣給你啊。
所以,目前就是名牌了,有問題的房企知道自己要賣,國央企知道自己有責任收,現在的問題是要博弈多久,最後幾折收了。
因此,有一個基本常識,作為購房者你一定要知道——
2022年上半年依然是房企的一大關,很多房企和專案真的很有可能就倒在黎明前了。
特別是3月份,因為一季度會有一一批債到期,有哪些房企會還不上呢?很難說。
按照目前國家層面對房企放貸政策,從政策落地到拿到錢,大概需要3-6個月的時間,所以你買的新房會不會爛尾,有沒有問題,要到今年6月才會有答案。
所以如果你現在買新房,你最好買國央企的房子,比如保利、華僑城、招商蛇口、華潤、中糧、中建、金茂、中海等這些央國企。包括這些公司參與的專案也都可以。
另外,民企裡面龍湖、碧桂園可以買。這兩個畢竟是被官媒點名表揚的知名民企。
還有鄭州本地的一些領頭房企,特別是曾為地方招商引資做出卓越貢獻的,為新區託過底的,比如建業、正商,如果出問題了,政府不會不管的。
對於本地房企,除了建業、正商,還有誰,大家也可以想一想。留言區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