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男子撿漏一本宋朝“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轉手賣了2600萬
新華字典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最常用的一本書籍,它能夠幫助大家去認識一些平常不經常看到的字,非常實用。可誰能想到,在南昌,有一位姓王的先生,拾到了一本來自宋朝的“新華字典”,最後,轉手就賣了2600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王先生之前原本在當地做小買賣,後來,他發現自己對古玩古董很感興趣。為了讓自己以後不會後悔,能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業,就決定轉行,用自己的資金開了一家古董店,當起老闆。做這一行需要有很好的眼力,最重要的是懂得辨別物品的真假。
從這以後開始,王先生就經常去古玩市場逛逛。2009年,他在地攤上,看到一本十分破舊的書籍。他認為那是非常珍貴的宋代刻本。那麼,什麼是宋代刻本?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宋朝刻印出的古籍,這種書大多數用的是皮紙或者麻紙,由於十分珍貴罕見,宋刻本有著“寸紙寸金”的說法。根據統計,如今能在整個國內找到的宋刻本不會超過1200部。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是宋刻本,也要把它買下來。於是他向攤主問這本書的價格,對方跟王先生強調,這是從古墓裡挖出來的東西,但太破舊了,出價1萬元就能夠帶走它。2012年,王先生讓專家李致忠鑑定這本書的真假,得出的結論是它確實屬於真品,沒想到居然撿了個漏。
這本宋代刻本的名叫《禮部韻略》,創定時間在1007年。是《光韻》的修訂本,屬於官方“韻書”,相當於是宋代考生的字典。在北宋到南宋期間,這本書是作為考試們作詩用韻的依據,能夠被帶入考場中。書內收有九千五百九十多個字型,都是比較常用的字,受到士子們的歡迎。
王先生知道此書是真品以後,在2013年3月的北京匡時秋拍上,將《禮部韻略》起拍價定在800萬,多輪競拍後,最後以2600萬的價格成交。之前專家就建議他將該文物上交給國家,畢竟是從古墓中出土。但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禮部韻略》的出現,對於考古界來說確實是200年以來一個很重要的發現,但也是一個遺憾。相反的,王先生確實也很幸運,他能夠在古玩市場中撿到這樣的珍貴文物。可以說完全是靠運氣和眼力,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