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臺推薦的教育熱點事件中,看到了這樣一條資訊,啼笑皆非之餘,倒也有幾句話要說。
為什麼我要稱這是一條資訊而不是一條新聞呢?
因為時間地點人物等新聞要素都不確切,很令人懷疑真實性。比如說,時間不明確,“最近”、“近日”,具體是哪一天不清楚;地點不明確,只說了“鞍山某小學”,這個範圍之廣,真如大海撈針;人物不明確,“一名班主任”“一位學生媽媽”,到底是幾年級的學生家長和老師,姓甚名誰,一概不知。
但這條資訊裡面反映出來的情況在現實中是否真實存在呢?
老師安排學生大掃除,這事是正常並且經常的,不用懷疑;學生家長反對老師的安排,這事也時有發生,並不是憑空捏造。
所以說,這種事在校園內確實存在,但並不多見。而使用“嚴厲警告”這樣的說法,也確實有誇大其詞之嫌。即使這件事為真,這位媽媽說的話也算不上嚴厲警告,她只是向老師提出了要求或者說請求,你看,人家的話裡不僅用了一個“請”字,而且,還附加了她認為的正當而合適的理由。
什麼情況可以叫“嚴厲警告”?
通常來說,“嚴厲警告”措辭強硬、語氣強烈,帶有命令或者威脅意味,用某種方式來逼迫對方不得不遵從,否則,就會受到更厲害的懲罰。
這條資訊裡的媽媽所說的話顯然不符合上面所列舉的條件。
如果換成這樣的說法,那才稱得上是“嚴厲警告”:老師,我跟你講,我家孩子是家裡唯一的男孩,你不許安排他打掃衛生!要不然,我讓你吃不了兜著走!(要是磕著碰著哪裡,我跟你沒完!)
加上了雙引號,“嚴厲警告”到底是什麼意思?
當然,這條資訊裡對“嚴厲警告”加上了雙引號,我們來看雙引號的作用:
1,直接引用的話,2,著重論述的物件,3,具有特殊含義,4,特定稱謂,5,否定和諷刺。
很顯然,既不是直接引用,也不是著重強調,更不是特定稱謂,更接近的是第5種用法,是對這位媽媽過度干預學校教育的一種“輕嘲”罷。
聯絡到這條資訊前面的表述,“班主任吐槽”,簡單推理一下,事情可能是這樣的:班主任老師要安排學生大掃除,一位媽媽提出拒絕,理由在班主任看來挺可笑,於是在網上發了帖子來吐槽家長耍威風,戲稱此事為受到了“嚴厲警告”。(當然,也有可能是班主任有點玻璃心,覺得自己確實受到了家長的質疑和挑戰,把家長的反對真的當成了一種警告)
點評:
1,如果此事當真,我首先要批評這位護犢子的媽媽。
一個男孩子,參加學校的集體大掃除,本來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既是勞動教育,也是集體主義教育,這樣的實踐活動重要而且必要!
一個男孩子非要讓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培養成一個嬌滴滴的偽娘形象,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孩子本來是要融入班集體的,媽媽這麼一弄,豈不是強行將他從同學們當中割裂開來?顯得與其他同學格格不入?
別的同學都能勞動,這個孩子為啥不能?你家孩子嬌貴,別人家的孩子就不嬌貴了?從小就要讓他養成特~權思想嗎?在家裡有家長慣著、捧著、讓著、護著,到社會上呢?難道一輩子都來呵護著?
唯一的男孩子又怎樣?時至今日,怎麼還有重男輕女的錯誤思想呢?
男孩子就應該從小灌輸責任擔當,在摸爬滾打中練就堅強的意志品質。男子漢可不是一種性別,而是一種品質!連在學校搞大掃除都不捨得,這樣的男孩子將來還能幹什麼?溫室裡的花朵,看上去嬌豔,實則柔弱無比,將來怎麼去經受社會上的風風雨雨?
2,如果此事當真,我還要批評一下玻璃心的班主任。
面對一些家長的無理要求,我們班主任老師們應該據理力爭,運用一點心理學上的知識和教師應有的智慧,來達到說服家長配合學校教育的目的。
比如說,要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參加集體大掃除對她家孩子的好處,當然,不要講大道理,不要擺譜,要具體,也要謙和。一方面自己要有這樣的態度和認識,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提高與家長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主動,遊刃有餘。
而不是束手無策,感覺很受傷,然後開啟背後吐槽、暗地裡嘲諷的“反擊”模式。
一來,它並不解決問題,與某些無厘頭的家長之間的矛盾並未化解,躲著它,後面還將會不斷出現,甚至愈演愈烈;二來,暗暗地發牢騷除了讓自己顯得無能,並不能影響家長一絲一毫,他們還是會我行我素,而你呢,還是會不斷脆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