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年以來,信貸政策利好不斷。
在2021年兩次全面降准以及1月17日下調MLF利率和逆回購匯率後,1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較上一期分別下調10個和5個基點,其中,將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從4.65%下調至4.6%,為2020年4月20日以來首次下調。LPR下行將帶動企業融資、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降低。
央行本週內三次明確釋放“寬貨幣”訊號,開年以來兩次降息對於提振市場信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貨幣政策視窗期已至。2022年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主要目的是維穩經濟,當前我國經濟的主要下行壓力來自房地產,因而保持房地產信貸投放穩定就變得尤為重要,貨幣政策要“充足發力”、“靠前發力”,也預示著“政策底”已至,房地產信貸端正趨於“由緊轉松”,本輪MLF、LPR降息或許不是終點,一季度不排除有進一步降準降息的可能。
5年期LPR 21個月以來首次下調
LPR調整來看,本次有兩大特別之處。
首先,1年期LPR出現罕見的連續調整。LPR最近一次下調是在12月20日,彼時1年期LPR下調5個基點至3.80%,結束連續19個月的“按兵不動”,緊接著1月再度下調,這在LPR利率改革尚屬首次。
其二,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雙降”,且5年期LPR利率下調5個基點至4.6%,距離上次調整已時隔21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5年期LPR自2020年4月以來時隔21個月首次下調至4.6%。最直觀的影響是購房者按揭,但又不僅只影響按揭,LPR下行將帶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降低,同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在當前的利率體系中,LPR屬市場利率範疇,但因其對市場主體融資成本特別是銀行貸款成本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具有較強的政策訊號意義。而5年期LPR下調對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的覆蓋面更大,包括個人按揭貸款和企業中長期貸款。
這意味著,信貸政策由此前的居民端(提高個人按揭貸款額度、縮短放貸週期、下調房貸利率等)逐步惠及企業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避免因區域性企業“爆雷”造成系統性危機,進而全面重鑄房地產行業信心。
圖:2019年8月-2022年1月市場報價利率LPR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CRIC整理
LPR利率非對稱下調意在“穩增長”
實際上,基於近期央行多次表態,以及本週內MLF超量續作且下調政策利率,而從歷次調整來看,LPR均會與MLF利率、逆回購操作利率同步調整。
1月18日,對於LPR是否會同步調整的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LPR報價行報價時綜合考慮自身資金成本、風險溢價和市場供求等因素,LPR會及時充分反映市場利率變化,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實際上,市場對本次LPR利率下降已有充分預期,關注的焦點在於長短期LPR利率是否對稱下調,以及調整幅度。
本次長短期LPR利率非對稱下調,加之上一次12月份的調整,1年期LPR較去年4月累計下調15BP,5年期LPR下調5BP,兩者利差走闊10BP。
此次調整實際傳遞出兩方面的訊號:首先,“穩增長”已被擺在更加突出位置,1年期LPR降幅堪比疫情爆發初期;其次,作為房貸利率的定價參考,5年期LPR的下調幅度明顯更趨謹慎和保守,表明“房住不炒”仍然是房地產市場整體主基調。
圖:2019年8月-2022年1月MLF、LPR利率歷次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CRIC整理
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購房需求撬動有限
5年期LPR利率下調將引導房貸利率步入下行通道,降低居民按揭成本,對促進購房需求釋放有積極意義。
從個人按揭端來看,按照最新5年期LPR利率4.6%計算,100萬房貸,按照等額本息償還30年計算,月供將減少30元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LPR下降不會立即生效,而是到次年的1月1日才會按照最新的報價,確定房貸利率。
此外,從月度住戶中長期增量來看,12月,住戶中長期增量為3558億元,同比少增834億元,意味著居民按揭貸款需求仍然偏弱。
相較於降低首付比例、認房不認貸等加槓桿“猛藥”,房貸利率下調只能緩解些許還貸壓力,對購房意願的直接撬動作用比較有限,更值得關注的是其背後寬貨幣、寬信用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的影響。
圖:2021年2月-2021年12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CRIC整理
重要的是,基於MLF→LPR→貸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LPR利率下調有助於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
從12月信貸資料來看,企業融資表現出“中長貸弱、票據融資強”的情況,企業資本開支意願不足。資料顯示,12月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3393億元,同比少增2107億元,反觀票據融資增量3190億元,同、環比分別多增746億元、1585億元,銀行以票衝貸調節信貸規模意圖明顯。此外,短期貸款同比轉為多增,併成為企業貸款的主要支撐,這與12月1年期LPR利率調降不無關聯。
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企業中長期貸款、票據融資同比(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CRIC整理
“穩增長”下後續降息降準值得期待
一週之內,從17日超預期幅度調降MLF政策利率,到18日釋出會“三個發力”等積極表態,再到20日調降LPR,央行一系列操作釋放出較為明確的貨幣寬鬆訊號。
這既貫徹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發力適當靠前”要求,也反映了“穩增長”訴求的迫切性。一方面,國內經濟環境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重壓,另一方面,外部環境美聯儲加息縮表預期提前,導致國內貨幣政策放鬆的視窗期縮短。
由於2022年一季度是寶貴的貨幣政策視窗期,也是“穩增長”的關鍵時期,結合央行“降準空間變小但仍有空間、宏觀槓桿率持續下降創造了貨幣政策空間”等相關表態,預計一季度內仍有可能會進一步降準、降息。
央行非對稱下調長短期LPR利率的訊號意義很強,突出了“穩增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進一步強調了“房住不炒”定位。
LPR利率下調,將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居民按揭成本。不過房貸利率下降對購房需求的直接撬動作用比較有限,還得看寬貨幣對市場預期的影響程度;而從企業端,融資成本將進一步降低,以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
2022年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的目的主要在於維穩經濟,貨幣政策“充足發力”、“靠前發力”也預示著政策視窗期已至,房地產信貸端正趨於“由緊轉松”,並且逐步從居民端惠及企業端,重鑄房地產行業信心,預計一季度仍有降準降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