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龐宇
編輯 |
新能源業務火爆,格林美(002340.SZ)去年盈利翻倍,但遠低於機構預期。
1月27日晚間,格林美披露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66億元-9.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0%-140%;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6.56億元-8.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18 %-128.18%。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格林美表示,2020年公司核心基地位於湖北新冠疫情的重災區,各項生產經營遭受重創影響;2021年公司快速啟動了“荊門+泰興+福安”一主兩副的三元前驅體制造基地建設,在年底形成超過年產23萬噸三元前驅體總產能,保障公司三元前驅體市場增長的產能需要;公司核心業務產能全面釋放,銷量大幅增長,推動公司銷售與業績大幅增長。
此外,公司預計2021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歸母淨利潤影響約1.9億元至2.1億元,主要影響因素為公司減持參股公司株洲歐科億數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產生的投資收益以及收到政府補助。
去年前三季度格林美扣非後淨利潤為6.64億元,由此計算,公司第四季度扣非後淨利潤為-0.08億元至1.36億元,相較第三季度,環比至少下滑19%或由盈轉虧。
而格林美全年業績明顯低於機構預期。介面新聞梳理發現,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光大證券在此前研究報告中均對公司2021年盈利給出預測。其中,民生證券、光大證券預計公司去年淨利潤12.54億元和12.53億元;中信證券考慮到酸鹼原料漲價、主要生產基地疫情及雙控影響,下調公司2021年歸母淨利潤預測至10.40億元。上述機構預測盈利平均值為11.8億元,以公司預告淨利潤平均值計算,格林美去年盈利較預期少賺2.5億。
格林美擁有新能源電池材料和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兩大業務,其中,新能源電池材料已成為公司第一大核心業務。2019年和2020年,公司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營收佔比為62%和54%,到2021年上半年這一業務佔比一舉上升至70%。
細分來看,格林美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分為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與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其中,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是該業務的主要產品,佔2021年上半年總營收比重為38%和22%。
三元前驅體是製備三元正極材料的前端原料。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景氣度高企推動鋰電池需求大增,上游鋰電材料銷售火爆。報告期內公司三元前驅體出貨量超過4.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30.33億元,同比大增132.13%。另一大產品四氧化三鈷在下游鈷酸鋰電池需求增長背景下,取得出貨量近8500噸,實現銷售收入17.82億元,同比增長95.20%。
不過,前驅體行業屬於週期性行業,受整體供需以及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影響較大。受到上游原材料鎳鹽、鈷鹽、錳鹽等價格上漲影響,格林美三元前驅體產品毛利被壓縮。去年上半年,公司三元前驅體業務毛利率為25.63%,較去年同期減少1.30個百分點。而另一大產品四氧化三鈷同樣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毛利率同比下降3.86個百分點。
受此影響,格林美去年單季度扣非淨利潤逐季遞減,前三個季度分別為2.54億元、2.43億元、1.68億元。
可以看到,格林美也在迫切佈局上游原材料,以增強抗風險能力。
在上游原材料佈局方面,格林美率先與青山實業合作,建設印尼鎳資源基地,鎖定50萬金屬噸鎳資源;另外,公司加快印尼鎳資源專案建設,該專案計劃2021年內完成建設,2022年初投入執行,以滿足公司前驅體材料發展對鎳資源的戰略需要。在1月24日互動平臺上,公司表示鎳資源專案正在按計劃推進中,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投入執行。
站上鋰電行業發展風口,格林美股價自2020年12月初開始一路上漲,並於2021年7月23日觸及13.99元/股的歷史新高,期間股價漲幅近170%。不過,此後該股大幅回撥,截至1月28日收盤報8.78元/股,股價半年時間下跌約30%。
股價大漲後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高管均已套現。據格林美近期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匯豐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豐源”)及一致行動人豐城市鑫源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源興”)、實際控制人許開華和王敏剛於2021年12月完成一輪減持,上述股東於2021年7月9日至12月22日合計減持6.9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45%。而2021年7月7日-7月13日,周波、王健、宋萬祥等7位董監高合計完成減持12.35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