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材料與工藝專家。他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曾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在他的努力攻關下,我國解決了核聚變材料的工藝問題,掌握了加工成形的關鍵技術,研製出高韌性和耐蝕性優良的鈾合金材料。
每每談及自己的貢獻,他總是說:“老一輩的科學家隱姓埋名幾十年,為我國核武器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與他們相比,我還差得很遠。”
武勝手記
動盪中堅定科技報國之願
1934年9月,武勝出生在黑龍江阿城縣。彼時社會動盪,一家人生活困窘,在這樣的條件下,武勝依然堅持讀書、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求。
1950年,新中國對貧困家庭的學生髮放國家助學金,曾經吃不飽穿不暖的武勝終於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他無比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出於對新中國的熱愛,他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積極投身於抗美援朝運動中。
1952年6月,復員回校的武勝進入阿城第一中學繼續高中階段的學習。因成績優異、各方能力突出,1953年8月,他光榮地成為阿城一中的學生黨員,還作為唯一的一名學生代表當選阿城縣第一屆人大代表。
1954年,武勝迎來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機遇,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至留蘇預備部,開始了為期一年的俄語學習。為了能更好地在俄深造,他常常補習俄語到深夜。
“我就沒想過能上大學,更沒想過能到國外上大學。”祖國和人民的關愛之情,讓他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新舊時代的巨大反差也讓他進一步堅定了“感恩此身長報國”的堅定信念,將所有精力投入在學業當中。
建國初期,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十分落後,急需大批有色金屬專業人才。在這一背景下,1956年9月,武勝進入莫斯科有色金屬與黃金學院有色金屬壓力加工專業學習。
他如飢似渴地汲取各種有色金屬專業知識,4年的時間裡,掌握了紮實的基礎知識,深化了理論理解,具備了深厚的專業功底,以及良好的動手能力。這些技能在他在日後的工作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960年6月,武勝以優異的成績完成畢業答辯,並當場獲得冶金工程師稱號。隨後他立即回國,只為儘早用所學知識報答祖國與人民的培養。
為一代代國之重器萃盡心力
1960年10月,武勝進入為適應我國核武器發展需要而成立的二機部北京第九研究所,參與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攻關工作。
原子彈核部件的研製生產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複雜任務,武勝與同事主要負責其中的核部件熱處理,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工藝技術。
這時,一個巨大的難題擺在團隊面前,他們當中沒有人見過元素鈾,也不知道它的物理和化學效能,更沒有現成的熱處理工藝,要進行工藝攻關,大家一時無從下手。
“怎麼辦呢?第一條:反正是不能等,必須搞出來。蘇聯專家不給我們指導,我們憋著一股氣,能不能搞出來先不說,就是下決心要搞出來。第二條:土法上馬。沒有現成的東西,大家自己研究想辦法。”
武勝和同事們決定自力更生,“什麼不懂學什麼,什麼需要學什麼”。他首先學習了門捷列夫週期表中與人工核反應合成有關的9種錒系元素的物理、化學效能和相關知識,然後深入探索了與鑄造相關的知識,以及真空系統的建立和測量。
掌握相關知識後,武勝還積極與其他同事交流,營造全所科研人員濃厚的學習氛圍,大大鼓舞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當時正值我國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每人每月口糧限量供給,武勝與同事都因飢餓出現了浮腫,但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和核訛詐”和“保衛祖國安全”的理想信念,他們仍以超常的毅力堅持著。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第九研究所先後完成了原子彈理論設計和高濃縮鈾的提煉工作。
1964年,為了集中力量打殲滅戰,二機部九局決定進行“草原大會戰”。武勝與同事們被派往青海,他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科研人員、技術工人開始了緊張有序的“兩彈”研製攻關。
青海高原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奮戰的激情和必勝的信念。宋家樹和武勝等人領導全車間的工作人員,在朱光亞、陳能寬、龍文光、張興鈐等科學家的指導下,首先攻克了核心部件精密鑄造成型中的多項技術難關,為原子彈原理試驗提供了滿足設計要求的部件。
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後,武勝等人又立刻轉入了氫彈熱核部件成型技術攻關工作。他們採取了多路工藝同步探索的方式,這種模式有效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加快了攻關進度。
最終,他們成功建立了部件成型工藝狀態控制和安全實驗系統,設計和調整了部件成型工藝裝置結構,系統地研究了工藝引數對製品顯微組織、缺陷和相關效能的影響,為中國首次氫彈原型試驗提供了滿足設計要求的部件。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根據國家戰略部署,我國開始了新一代裝備的研製。作為核部件研製生產的某廠總工程師的武勝又一次挑起了“平地起高樓”的重擔。
武勝面對的首項挑戰是高效能鈾合金部件的研製。為解決熔鍊、成型、加工、效能檢測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武勝根據研製要求,制定了實驗方案,與團隊開始了攻關之路。
研製團隊透過優選原料、改進熔鍊坩堝和鑄造模具表面塗層質量、創新制備等方法,經過多次試驗,最終使合金部件具備了優良的力學效能和抗腐蝕性,成功達到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為其工程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運籌帷幄的總工程師,武勝不僅在辦公室中聽進度彙報、把握研究方向,還經常身體力行地到一線實驗現場同技術人員一塊討論、分析遇到的各種問題,指導具體實驗細節,幫助大家對研究材料有更深刻的理解。
矢志傳薪火,與學子一同常學常新
上世紀八十年代,面臨著核材料研究隊伍出現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困境,武勝及老一輩科研人員組建了核燃料迴圈與材料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點,吸引並培養特種材料研究領域所需的高階人才。
1994年,武勝開始策劃籌建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制定科技發展十年規劃和“九五”規劃,重大研究課題的技術攻關和組織實施工作。隨後十年間,他不斷為實驗室的發展出謀劃策。
2004年9月17日,武勝在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發言
2003年,金屬材料學科領域的首個專門針對特種材料相容性研究的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誕生了。在武勝的主持下,實驗室不僅與國內一流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關係,更是在各研究方向取得了諸多重大進展和科研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為我國國防裝備的研製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武勝對年輕科研人員尤其是自己的學生要求甚嚴,強調最多的就是“學習”。而他本人也是一直保持著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他教導學生做學問要態度嚴謹,眼光長遠,不能盲目崇拜國外專家。除此之外,還要密切關注學科前沿動態,結合實際情況大膽創新。
一位武勝的學生曾說:“武老師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在琢磨科學工程的問題。我每次去看望他,即使在他生病的時候,他都會談到哪些問題需要我們重點關注,哪些新技術新知識需要學習。”
今年已經88歲的武勝院士,仍念念不忘核材料與工藝的前沿發展方向,念念不忘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與成長。他一直希望可以將自己的知識、經驗傳授給青年科研人員們,同時也將“愛國奉獻、艱苦奮鬥、協同攻關、求實創新、勇攀高峰”的中國科學家精神傳承下去,以助力祖國科學的不斷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