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八卦兔的讀者,怕漏過新文,歡迎“設為星標”
前幾天和朋友閒聊,說到買表的兩大奇事:
1,還沒買,就問“以後如果賣了會虧多少”。2,從未試過,就說“我戴肯定不行”。
第一類好理解,保值思維桎梏。至於第二類,大部分覺得“自己不行”的,還是被困於手錶的尺寸。
比如,看到史泰龍們戴著IWC萬國表的“大飛”(大型飛行員腕錶),就覺得自己這輩子無緣。
經典的“大塊頭”腕錶
有人寧願翻來覆去研究圖片,也不願鼓足勇氣進門一試。
很多時候,我們選表需要打破的就是“我以為如此”的偏見。
“大飛”真的難以駕馭?
萬國表的大型飛行員腕錶(一般46毫米直徑)是“被尺寸困住”的典型代表,“大”甚至成了不假思索的藉口。因為不止一次有人表達對萬國‘大飛’的熱愛,自稱是男人的夢想,但被問“夢想實現了嗎”,答:“太大了。”
換以前,這個對話可能戛然而止,但今年,畢竟萬國表出了新的43毫米“大飛”,理論上解決了不少人的痛點。
43毫米的大型飛行員腕錶,也是第一次配了鋼錶帶的“大飛”
然而,根深蒂固的固執和視覺習慣,觀點不會那麼容易被扭轉,總有人能找出理由:“似乎缺了點原汁原味的感覺。”
這些“藉口”一直被用得很溜,卻依然少有人願意親自嘗試。
既然是“夢想”,我今天來推你們一把——兔子先把“大飛”歷史要點提一提。
萬國表做飛行員腕錶可追溯到1936年。2002年,大型飛行員腕錶誕生,型號5002,尺寸46.2毫米,配備有比勒頓(Pellaton)自動上鍊系統的機芯,7天動儲。
超大號圓錐形錶冠和清晰易讀的錶盤,就是“大飛”標誌
“大飛”誕生後在國外火熱,明星們早已把“大飛”演繹成了一個文化現象。
來看基努•裡維斯佩戴“大飛”。
傑森•斯坦森自然不會錯過。
喬丹當然也是擁躉。
再看裘德•洛,戴萬國“大飛”的名人遍地。
而國內手錶消費從上世紀90年代起步,大家從第一塊表的求穩走到今天,個性漸漸浮出水面。
20年積累,也足以讓一個經典系列茁壯起來。比如至今,萬國“大飛”有近80個特別版,有為精品店而設,也有名人背書——比如“拳王阿里”特別版、“鉑金藍”喬丹特別版等。
版本豐富到讓“大飛”愛好者瘋狂。另外,材質也遍地開花,從精鋼、鈦金屬、18K紅金、白金和鉑金,還有陶瓷和碳等——細數多年作品,也許會有一種錯過的小遺憾。
(向右滑動圖片,點選檢視大圖)
當我們對一塊表足夠了解,束縛自然被打破。“找藉口,只是因為還不夠喜歡”。一位讀者和我分享了他購買48毫米“大飛”的心路歷程(型號IW510301),“可能我偏好對稱設計,再加上我覺得小秒針更顯味道吧。另外,都看46毫米了,還差2毫米嗎?”
大型飛行員傳承腕錶48
如今,這塊表他還和太太分享佩戴:“我老婆偶爾戴也挺有味道。”
另一個例子,是有讀者看到我(腕周14釐米)佩戴46毫米的“大飛”,比他(腕周16釐米)戴47的青銅大飛更和諧時,流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今年的大型飛行員TOP GUN海軍空戰部隊腕錶“莫哈維沙漠”特別版,店鋪已難找到
原因很簡單,每個人手腕形狀不同,比如我是扁平型,手背能撐起一定表徑的手錶,但如果是圓形手腕,戴大表相對不友好。
今年的綠盤大型飛行員腕錶,46毫米
我無非想說,不要被數字矇蔽,也不要固守成規——沒什麼疑惑是上手試戴解決不了的。
46毫米的青銅大飛,兔子一次性戴個夠
是工具也是配飾,不必千篇一律
前幾天,我戴著一塊男表進某店鋪閒逛,銷售熱情聊了會,然後說:“我覺得啊,你戴這表稍微大了點……”
我語重心長道:“害,這你就不懂了吧。我表多輪換戴,今天走酷炫風,配衣服用。”
銷售被我說得一愣一愣,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心裡也許想:“這傢伙自信到難以撼動!”
對很多人來說,只買一塊“滿足任何場合”的保守腕錶,已是過去時。我們早已走過擁有第一塊表的階段。
因此,我們需要補充手錶風格——正裝表、潛水錶、酷炫的、閃耀的,以應對任何可能出現的佩戴場合。
這是藍盤”大飛“,大一些又如何,總有心情澎湃想要張揚自我的時刻
另外,也是考慮到有些人手腕實在太細,所以萬國今年43毫米的大飛成了重要補充。
好表也要好衣服襯
有人說它不夠原汁原味?“大飛”原型表就是1940年代的一塊軍事觀測表,洋蔥頭錶冠非常醒目。重點是,它就是一塊簡單三針表,沒有動力儲存設計。
以及清晰的錶盤和便於閱讀的駕駛艙儀表風格
很多時候,時間太久遠,大家就忘了它最初的樣子,但創新一旦被接受,也會成為經典。不必守舊,堅信內心即可。
前幾天我隨機訪問買過“大飛”的讀者,其中一位告訴我,他剛買43毫米款,因為喜歡簡潔風格。“但它依然保留大飛精髓啊,而且可能我對盤面對稱的設計也有偏好吧。”他說。
我試戴了黑色錶盤配皮帶款
尺寸變小看似簡單,但實則牽扯太多細節——盤面協調、錶盤圖案、指標設計等等。
而對萬國表來說,“大飛”新增的不僅是尺寸的選擇,還包括審美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它既要佩戴舒適,還依然是一塊一眼可辨的“大飛”。
在手錶領域,作為女博主我大概算條件得天獨厚——女表隨意戴,又能駕馭不少男表。
萬年曆的確很厚,但買表最終取決於每個人的需求
手錶不必一味求大,但也不可忽視趨勢——曾經男人們佩戴33、34毫米直徑的手錶之風,短期內我看不到迴歸跡象。
而我曾經分享的買表經驗,今天都可適用:1,跳出舒適區,包括價位和風格。2,品牌經典系列,值得一選(特別版)。3,把手錶當配飾,你會發掘更多用途。
還覺得駕馭不了“大飛”?千萬理由真不如上手一試,或者,參考勇敢的八卦兔!
八卦兔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轉載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