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近小番健康對HBV衣殼組裝調節劑(CAMs)持續科普,相信讀者已經對這類新機制乙肝候選藥物有一個初步認識。我們繼續談談CAMs中比較有代表性,而且已經進入到臨床試驗階段的化合物。
乙肝在研新藥GLS4,已進入3a期研究,簡介CAM相關研究藥物
一、VBR+NUC組合不會進入3期
Vebicorvir(VBR,以往名ABI-H0731)是Assembly Biosciences公司科學家開發的早期CAM。VBR是一種基於二苯並噻嗪的CAM-E(前面已經科普過分類,這裡就不會詳細解釋),在獲得相對積極的1期臨床試驗資料後,指研究結果表明,VBR治療28天后導致HBVDNA減少高達2.8 log10,耐藥發生率相對較低,但負責該專案的臨床研究人員觀察到一個具有預先存在的Cp T09M突變患者表現出突變體的富集核抗HBV反應下降,隨後進入2期臨床試驗中。
在2期研究中,VBR+核苷(酸)類似物(NUC)組合療法相比單獨使用VBR,表現出更快、更強效地調降HBVDNA和RNA!在後續研究人員隨訪工作中,多數接受VBR+NUC組合療法長達148周的受試者,總HBVDNA<20 IU/mL並且無法檢測到極低的HBeAg。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未觀察到賦予突變的CAM抗性富集,這可能是因為有效的NUC介導的基因組複製抑制。當停用VBR後,未觀察到任何1名受試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且均出現病毒學反彈。
我們從VBR以往臨床試驗資料不難看到,CAM在抑制HBV複製方面依舊錶現出聯合NUC的開發前景。目前,VBR已經放棄3期註冊性臨床研究,即VBR+NUC組合療法也不會進入3期,不過對於這種關注到有效性不及預期,仍有聯合用藥前景的CAM,全球藥企還在不斷開發更新型、更高效的CAM。
二、GLS4(甲磺酸莫非賽定)3a期研究
ABI-H2158是Assembly Bio公司另一款二代核心抑制劑,已於2021年9月宣佈停止臨床開發,因關注到轉氨酶迅速升高和藥物誘導的肝毒性。我國東陽光藥自主研發的GLS4(甲磺酸莫非賽定),也是全球CAM代表性比較高的候選藥物,且已經進入3a期臨床試驗。
這是一款在研膠囊劑,GLS4是BAY41-4109的直接HAP繼承者,在2期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評價了GLS4/CYP抑制劑利托那韋 (RTV) 與恩替卡韋的組合療法,中期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組合療法由於單用恩替卡韋,短暫的ALT升高與更強的抗原水平下降相關。
有關甲磺酸莫非賽定的3a期臨床試驗方案,簡單介紹一下。這項新機制候選藥物的主要研究者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由牛俊奇教授負責。主要評估甲磺酸莫非賽定膠囊/利托那韋片聯合核苷類藥物在慢性乙肝受試者中的有效性。次要評估甲磺酸莫非賽定膠囊/利托那韋片聯合核苷類藥物在慢性乙肝受試者中的安全性。
研究課題:甲磺酸莫非賽定膠囊/利托那韋片聯合核苷類藥物與核苷類藥物單藥相比IIIa期臨床試驗,預計國內納入210名受試者(想要詳細瞭解甲磺酸莫非賽定第3a期臨床研究試點醫院名單,可至《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資訊公示平臺》查詢)。
三、兩種3期階段藥物均不是徹底治癒乙肝藥物
小番健康結語:目前全球已經進入第3期的乙肝在研新藥有兩種,一種是以往古巴治療性乙肝疫苗NASVAC,另一種就是我國東陽光藥的甲磺酸莫非賽定膠囊。從以往已經公佈的3期試驗資料看,NASVAC距離功能性治癒HBV仍有距離,而甲磺酸莫非賽定從作用機理上,它是一種衣殼組裝調節劑未來開發更側重於聯合現有藥物,而不是單藥實現功能性治癒HBV。
因此,雖然已經有兩種乙肝新藥在第3期研究,但它們都還不是功能性治癒藥物,也無法替代現有乙肝一線抗病毒藥物,如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和恩替卡韋(ETV)。其實讀者只需要詳細瞭解這些候選藥物的作用原理,就可以大致清楚它們未來應用方向和可能實現的目標。
新藥研發長路漫漫,科學研究任重道遠!祝生活愉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