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一線城市,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中共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公地所在。北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上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城市,3060年間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先後有元大都,明清國首都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首都,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本期為大家盤點北京八大著名的旅遊景點。
一、故宮
眾所周知,故宮是中國古代明朝跟清朝的皇家宮殿,舊時代稱其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也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4年至永樂18年建成。故宮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二、恭王府
恭王府是乾隆41年和珅在這東一前海背靠後海的位置,修建了他的豪華宮殿。和珅家裡全部財產共計白銀8億兩相當於清政府15年的收入。嘉慶四年,和珅因罪賜死,所以歷史上素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於是嘉慶皇帝遂將這座宅第轉賜給他的小弟弟慶郡王永璘。這裡的第三代主人恭親王奕訢,那更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辛酉政變"時,就是他把慈禧扶上了"垂簾聽政"的寶座……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奕訢,整部中國近代史,乃至後來的中國歷史就會改寫。所以有學者稱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之史的說法。恭王府以其富麗而被稱作城中第一佳山水
三、天壇
天壇位於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面積為。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永樂18年,清乾隆光緒時期,曾為其重建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的主要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屬於國家5A級景區
四、圓明園
圓明園地處北京西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的稱呼。圓明園在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燬,文物寶藏被掠奪總數粗算大約共有150萬件,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1900年八國聯軍再度攻佔北京,西郊皇家林園再遭劫難,抗日戰爭時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最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圓明園也受到了某種破壞。雖然如今只剩下殘枝片瓦,但夏天如果去遊玩遊樂園,也可以看到園內的荷花盛開步步生蓮的景象。
五、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北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是前線重要的哨卡,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素有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之說
六、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期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目前為止十三陵只開放了定陵、長陵,昭陵,其中。定陵是唯一開放地宮的陵墓如果想去參觀十三陵。最好是自駕遊,而且一定要去定陵。
七、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以北海為中心,全園分為北岸景區,東岸景區,瓊島景區,團城景區,四大景區。北海公園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中所描述的北白塔正是在北海公園之中,還有大家所熟知的九龍壁,也位於此區域內。還有具有園林風格的靜心齋等,如果想徹底逛遍北海公園,也至少是需要半天的時間。
八、頤和園
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是古代皇家園林之一與圓明園相鄰,頤和園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造成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證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國家5A級景區。可以參觀後山後湖,蘇州街,十七孔橋,銅牛與織女圖等名勝古蹟。頤和園的旅遊旺季在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門票旺季是30元一張,淡季是20元一張有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