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採用三級劃分制,基本上劃分為三級,即省、縣(市)、鄉(鎮)三級。然而事實上,中國的行政區劃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曾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先後作過多次調整。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共中央透過軍事佔領的辦法,全面掌管了新佔領區的黨政軍民大權。隨後,全國被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六大區,實行黨政軍一體化管理。
這六大行政區設定都在省之上。而中央政府在六大行政區設立行政區政府或者軍政委員會,對其所轄的省市區實施領導和監督。
那麼,這六大行政區分別下轄幾個省市,當初這六大行政區的主要領導人都是誰呢?
東北區,沉浮起落的東北王高崗
東北區的全稱是東北大行政區,設立於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該行政區的統轄區域為今天的黑、遼、吉、內蒙古東部等地區。而東北區最重要的領導人無疑就是擔任東北局第一書記、東北軍區司令員、東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黨政軍一把手高崗了。
高崗
高崗一生起起浮浮,1927年加入我黨之後,曾先後兩次被撤職,也曾在1935年的政治變化中被逮捕拘押,直到中央紅軍歷經千辛萬苦走長征,在陝北稍作停留,高崗才被平反釋放。但這些都沒有影響他發展成為東北區的一把手。
建國前,東北地區缺乏黨內人員輔助工作,於是全國抽調兩萬名黨政幹部到東北主持大局,高崗也在其中。他乘機自延安飛至東北,任軍區司令。自此高崗在東北開始了自己的“東北王”生涯。
但除去“東北王”的身份,高崗還是個有趣的人。
1941年,高崗連任陝甘寧邊區參議會議長。隨後,延安的《解放日報》在頭版頭條介紹高崗時第一句話,是這樣寫道:
“這是一個頑皮的傢伙……”
那麼,高崗到底有多頑皮,才能讓《解放日報》對他如此評價呢?
高崗在10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送到了小學去讀書。他的老師姓趙,是一位普通的教書先生,大概唯一出名的就是他有多麼討厭高崗這個“搗蛋鬼”了。
他曾多次當著同學們的面,在課堂上嚴厲的批評高崗說:“像你這樣調皮,以後絕對不會成為有出息的人。”
這句話在今後的十幾年裡一直是鄉親們談笑的內容。
新中國成立時,高崗當了中央政府副主席,坐鎮東北。而趙老師不再教書,而是開了礦,卻賠得一塌糊塗。逼債的人堵著門不走,他百般無奈,只能隻身去到瀋陽,想要尋求高崗的幫助。
可是,高崗當即拒絕了他。
趙老師只好絕望地回家。此時他一籌莫展,又怨高崗不顧及師生之情。
誰知當他走投無路地走進自家門,一抬頭時,就差點驚掉了下巴:滿屋子都是麻袋裝著的小米!忙向鄰居詢問,這些居然是高崗派人送過來的。
原來是高崗沒有告訴趙老師就給他送來了許多的小米。
高崗根本不是不念舊情的人,相反,趙老師的教育之情他始終記在心裡。
華北區,從未負傷的福帥聶榮臻
華北行政區統轄範圍包括今天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部分地區。1954年撤銷,軍政職權劃歸省政府、軍區機關。而華北區的領導人經過更換,華北人民政府主席和華北局第一書記先為董必武和劉少奇,後來擔任司令員的才是聶榮臻。
聶榮臻
說到聶榮臻元帥,那一定要說的是他的稱號——“福帥”。我們都知道,在戰爭年代,平安順遂幾乎是一種可望不可求的奢望,尤其是保家衛國、征戰前線的英雄戰士們。他們有的受傷致殘甚至犧牲,有的留下了終生的心靈創傷。
而聶榮臻元帥則是一個例外,他的一生戰鬥三十年,卻從未負傷,最終也是在睡夢中安詳的去世,成為新中國最後一位逝世的元帥。
聶榮臻將軍心地善良,為此還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1940年8月20日,我軍開始發起了“百團大戰”。
當時井陘煤礦是我軍攻擊的重點之一。戰鬥的號角一響,戰士們撲向了的目標,迅速向東王舍內發起進攻。沒想到,日寇為阻止我軍前進,用炮火對東王舍進行了無差別的轟炸,全然不顧自己的國民尚未撤離,整個礦區剎那間變成了一片熊熊燃燒的火海。
滾滾濃煙中,即將成為廢墟的a木頭房子裡突然傳來呼救聲和哭喊聲。我軍將士們腦海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救人!”兩名戰士迅速從烈火中帶出了兩個小姑娘和她們的父親,而她們的母親已被日本軍隊的炮火炸死
最終,他們的父親還是因為救治無效而身亡。戰爭是多麼的殘酷,但雛子何其無辜!聶榮臻將軍看著美惠子和襁褒中的琉美子,當即決定收養這兩名日本遺孤,待戰事穩定後再將其送還。於是,這兩名剛剛失去父母的小女孩就留在了聶榮臻的部隊中。
過了一段時間,聶榮臻派了一位老農民,送回了兩姐妹,還給了她們一些食物。
日軍在接收了兩個孩子後,找到了聶榮臻的親筆信,信中先是控訴了日軍的暴行,又說到:“此次八路軍進擊正太線,收復東王舍,帶來日本弱女二人。”“彷徨無依,情殊可憫。”“請轉交其親屬撫養,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
後來,美惠子和琉美子回到了家人身邊。
然而,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1980年,加藤美惠子重登中國大陸,並自稱是聶榮臻元帥的女兒。7月10日,聶榮臻的女兒聶加親自接待了美惠子。闊別多年,美惠子終於見到了當年的救命恩人。
兩人激動地聊了許多。此後,加藤美惠子多次赴華看望她的這位恩人“聶爸爸”。
1992年,這位開國元勳在睡夢中安詳的離開了我們,享年93歲。
華東區,時刻革命的戰士饒漱石
華東行政區主要包括浙江,臺灣,福建,山東,上海市和南京市,蘇北、蘇南、皖北、皖南行政區。華東軍政委員會主席、華東軍區政委、華東局第一書記都為饒漱石。
饒漱石
在華北行政區的眾多領導人中,不得不說的就是可以稱為“華東王”的饒漱石了。在各個行政區的眾多領導人中,饒漱石以穩重謹慎著稱,他堅忍的性格,也促使他成為了一位優秀的革命鬥士。
時值1930年4月,中國的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各路仁人志士都在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但革命的叛徒也在此時出現了,由於我軍內部人士出現叛變,包括饒漱石,趙尚志等許多將領都被捕入獄。
經過反動派不斷的調查,他們知道了饒漱石的身份,希望從他嘴裡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情報,於是便向他許以高官厚祿希望他也能像其他人一樣投靠反動派。但饒恕是根本不吃這一套,沒有辦法,敵人又對他進行了嚴刑拷打。
作為一名優秀的革命民主人士,饒漱石始終沒有鬆口。
對於敵人來說,饒漱石不鬆口就失去了利用價值,於是幾經商議,反動派還是決定將饒漱石槍斃。當時,張學良還是東北地區的實際掌控者,我們的組織為了營救饒漱石等人,便派人去說服張學良出力相助。
可沒想到,張學良卻說,放人是有難度的,只能改成終身監禁。
於是,饒漱石便被關進了大獄。但他並沒有因此就垂頭喪氣,反而每天積極樂觀的生活,並且時刻準備著重新參與革命。有的獄友不理解他說他都要關一輩子了,還革命個什麼勁。可饒恕時卻堅定地回答,“監獄就是我的戰場!”
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饒漱石帶領獄友們進行了抗爭,如果獄方不改變伙食,他們就不吃飯。反覆幾次之後,獄方終於同意改善他們的伙食。
出於對外面形式的瞭解,饒漱石始終堅信自己絕不會被關一輩子的,因此,在獄中也絕不懈怠,時刻準備重新投入到革命中去。
他預料的沒有錯,1931年9月8日,日軍發動了令中外震驚的九一八事變,饒漱石所在的監獄出現了管理混亂,他趁機跑了出來。
後來,他曾與劉少奇、葉挺等多位領導人共事,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南區,戰功赫赫的軍事家林彪
中南行政區下轄有河南、湖南、廣東等幾個地區。中南區領導人則是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司令員林彪。
林彪
作為中南區的黨政軍一把手,林彪將軍無疑是一位軍事天才,他的一生戰功赫赫,是中國最年輕的一位元帥,曾一度被認為是毛澤東的接班人,被任命為第二副總理。他二十四歲就當上了團長,一路晉升到野戰軍司令員、國防部長。
他的一生也像一個迷,充滿了跌宕與離奇。
作為最年輕的十大元帥,林彪一身戎裝,自然是數不盡的風流,早在幼年時期,家人就已經給林彪訂了娃娃親,沒想到這女孩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長輩沒辦法,便將這個女孩退了回去。
到了林彪7歲那年,家裡又給他訂了親,定親的物件是與他同齡的汪靜宜。出於迷信,他的父親說今年不宜結婚,就把婚事推到了第二年。可是就在這一年裡,林彪考入了黃埔軍校,從此沒了音訊。
直到抗戰初期,家裡才知到他就是人們口中的那個英雄,於是就打算把汪靜宜送去和他成親。
可此時的林彪已經經過了新時期教育的洗禮,滿腦子都是新思想,怎麼可能答應父母包辦的婚姻?所以他一再推脫,長時間不回家,回了家也只呆幾天就匆匆離去。
後來到了1937年,身處延安的林彪給家裡寫了一封信,林彪的父親這才知道兒子在哪裡,立即要他回家來娶汪為妻。誰知道此時林彪竟然已經結婚,而他的妻子就是陝西的劉新民。
林彪與汪靜宜的婚事一拖拖了好幾年,單純的汪靜宜仍一心等待著林彪來娶她。等不來林彪的人,就時常拿出林彪當時送她的嫁衣來看看。後來,林彪也曾從同村人的口中得知汪靜宜依舊在等他,可他始終沒有要娶王靜宜的念頭。
解放後,林彪與他的第二任妻子葉群在一起,他一邊覺得王靜怡很可憐,一邊又覺得她很棘手。
1954年,林彪帶著妻子回到了老家,他想看看苦等了自己十多年的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女子,於是便來到了汪的住所。可汪靜宜聽說林彪要來,非但沒有喜出望外的出門迎接,反而躲了起來。
林彪只好託汪靜宜的妹妹代為轉告,說:“不要再等他了,要找個好人嫁了!”並且給汪靜宜留下了一些錢。可誰曾想汪靜宜性情剛烈,聽了妹妹的轉告更加沒有了嫁人的想法。
時間一晃過去了十年,1964年,汪靜宜因病逝世,而林彪送給她的嫁衣和財物至死都留在她的床頭。
西北區,橫刀立馬的將軍彭德懷
西北行政區的主要統轄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等地。而西北地區的領導人則是鼎鼎大名的彭德懷將軍。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兩句詩是毛主席所做的,評價彭德懷大將軍的詩。作為新中國開國元勳中排名的二的元帥,毫無疑問,彭德懷擔的起這樣的評價。
彭德懷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十大元帥中,彭德懷將軍是出身最為平凡的一個。1898年,在湖南省湘潭縣的一個小村莊,彭家圍子,彭德懷出生了。並不優越的家庭條件使他只讀過兩年書便輟學務農,有時還要下窯做礦工。
成年以後,彭德懷加入了入湘軍,那時起,他萌發了富國強兵的思想。於是,在1922年,時年24歲的彭德懷進入陸軍軍官講武堂,經過努力的學習,畢業後,他在湘軍中一路做到了營長。
1928年,到了大革命失敗的低潮時期,此時已經是團長的彭德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加入我黨後,他很快便參與領導了平江起義,組建了紅軍第五軍,並任軍長。後來又在井岡山與朱德和毛主席領導的紅四軍匯合,形成了井岡山根據地。
然而,真正讓彭德懷成為十大元帥的,是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當時的中央對於是否派出人民志願軍持有不同的態度,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許多人都認為朝鮮是彈丸之地,出兵朝鮮得不償失。
而此時的彭德懷並不打算參與這件事,他正在西北地區一心一意的搞經濟建設。當他被召到北京開會時,他到了現場才知道,中央是要討論出兵朝鮮的事,粟裕和林彪都由於一些原因不能帶兵。
在這種情況下,彭德懷毅然扛起了這面大旗,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參戰。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面對的是當時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的現代化軍隊。而面對我們“小米加步槍”式的戰鬥方式,海陸空三軍完備的美國侵略者根本不屑一顧。他們強大的空軍力量,對我們的戰鬥後防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面對這樣的敵人,彭德懷將軍並沒有知難而退,而是利用他多年抗戰積累下來的經驗,對戰爭的形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根據朝鮮的地形等基本情況,提出了對待美國軍隊要以運動戰為主、陣地戰和游擊戰為輔的作戰方略。
他清醒地認識到,美國軍隊和中國之前遇到的敵人都不一樣。我軍之前採用的大踏步式前進和大踏步式後退的運動戰打法已不再適用,要想打敗美軍,就必須找到他們的弱點。
由於朝鮮對中國人民志願軍來說是全新的作戰陣地,所以,彭德懷將軍非常的重視陣地勘察,也曾多次親自勘察戰場並聽取對戰俘的審問,從而得出結論來輔助戰鬥。
志願軍出國後的每一次戰鬥,都是一場硬仗,預先設定好的對策可能會根據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形勢而變化。在彭德懷將軍的得力指揮和將士們的積極配合下志願軍出國後的第一仗就殲滅了敵軍15000多人,把敵人從鴨綠江邊趕了回去。
又一次敗退,更是將美國名將麥克阿瑟打得顏面盡失。
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成為了那些在朝鮮戰場上戰敗的聯合國軍的噩夢,我國的國際地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彭德懷帶領著人民志願軍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再也不是百年前那個任人宰割的國家了。
西南區,屢建奇功的“軍神”劉伯承
西南行政區下轄雲南、西康和貴州,重慶直轄市及西藏地區。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是劉伯承、西南軍區司令員為賀龍、第一書記為鄧小平。這三位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但如果說有誰能擔的起“軍神”這個名頭,那就非劉伯承莫屬了。
1892年12月,劉伯承出生在重慶一個貧窮人家,他的少年時期可以說是平平無奇的,但他並沒有一直平平無奇下去,青年時代的他,在反對北洋軍閥的護國、護法戰爭中屢屢建功,成為了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川中名將。
到了1926年5月,劉伯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加入我黨後,雖然經歷了抗日戰爭、長征和解放戰爭等一系列戰爭。
但真正讓他被封為軍神的,是一件超乎常人想象的事
1916年初,劉伯承奉命回到四川組織武裝起義。他勇往直前,始終在一線指揮。不幸的是,他們遭到了敵人的射擊,槍林彈雨中,他中了兩彈,一顆擦著頭皮,另一顆打穿了右眼飛出,劉伯承當即倒地,好在事後並無生命危險。
由於戰地醫療條件極差,一個多月後,右眼發炎,只能選擇摘除,裝上假眼球。但為不影響記憶力,他要求醫生手術時堅決不能用麻醉藥。三個小時的手術,沒人知道他經歷了怎樣的煎熬。手術後,為他做手術的醫生向他伸出了大拇指,說他是真英雄。
而他勉強地擠出了一個笑臉,說“我一直在數你下了多少刀呢?”
醫生驚訝地問:“是嗎?多少刀?”
“72刀。”
當時全程陪伴在劉伯承身側的王爾常先生後來在關於劉伯承元帥的回憶文章中說道:“目睹其沉雄堅毅,令西醫瞠目,非超關羽千百倍乎?”
這樣超人的意志,劉伯承元帥絕不愧於“軍神”的稱號!
結語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七十二年,這些偉大的先輩們也相繼離我們而去。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往事都已經成為雲煙,但只有始終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