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還得從25年前奧迪跟保時捷的那次驚世合作開始說起。
從Quattro到S2,彼時奧迪的高效能事業才初見端倪,我不敢肯定當年的民用市場對高效能的需求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火熱的裝備競賽很大程度上根源於對手競爭。BMW首先挑事,1992年推出E36 M3,直接催促了C36 AMG和RS2的誕生。不同於E36 M3有前輩E30 M3,C36 AMG有前輩190E AMG,RS2屬於新來的,且白手起家,從這個角度來說,找保時捷幫忙也許是一種客觀必然。
奧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將一臺80 Avant(B4)送到祖文豪森,保時捷對著那臺2.2L五缸渦輪機一頓操作,再對著懸掛和行走系統一頓調教,RS2出爐!送回去的時候這臺車的後視鏡、輪圈、尾燈都變成964同款了,拿人的手短,對於保時捷的做好事“不留名”行為奧迪也不能說什麼,況且這個結果……趕緊送錦旗吧。
315匹/410牛米的峰值輸出,6速手動,quattro全時四驅,百公里加速4.8秒,極速262km/h,如果這資料還不夠吊打對面二位,再加一項行李廂空間。不知道是哪位天才拍板,決定用80 Avant來打底RS2的(據聞保時捷功不可沒,為了不讓自己的911再多一個coupe對手,一人血書奧迪用旅行車),旅行車+高效能,天下能抵住這種組合誘惑的男人恐是不多。
全世界都對這次聯名心動,自此,完美開局的RS正式加入到與M、AMG的高效能競賽當中。
五年之後,第一代RS4(B5)身披Nogaro藍問世,很明顯,他是來續寫RS2傳說的。此後的RS或許再掀不起RS2那樣的波瀾,但保持avant之身始終為人津津樂道(除了B7出了sedan和cabriolet兩個叛徒),一直到最新的B9改款,我們依然能夠領略到獨特的效能風情,這種風情只有RS能給。
作為奧迪最高效能結晶,完美不敢說,但RS4定是一個趨於完美的狀態。或許車主該做的就是簡單打點一下外觀。
小週週是他們那第一位改款B9 RS4的嚐鮮者,此處實名羨慕一下。在一眾車型裡選擇了RS4,如小週週所言,人生終究饒不過一臺wagon。並不像RS2那樣綜合性能領先於對手,如今的RS4一定不是在動力或者操控或任何一個駕駛樂趣維度最拔尖的,更不用說同樣的價格下將比較範圍擴大至M和AMG以外了。於是總有人會說,花xxx錢買這個?
我想說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效能哲學,他們的血液裡或許都流淌著針鋒相對,只是各自向這個世界表達的方式大不一樣。有高亢者,有靈動者,有人轟轟烈烈,也有人四兩撥千斤,而RS4,他想做的是,在你陪孩子一起長大,在你帶著愛人海邊看日落,在你陶醉於每一段人生旅程的時候潛移默化灌輸於你他的效能觀。
你不能否認的是很大一群人他們對效能車的理解與此契合,所以他們會對RS4死心塌地。再一次慶幸當初RS2選擇了avnt的載體,也慶幸這一傳統能夠流傳至今,否則效能世界太過於趨同了。
回到小週週這臺車。所謂的簡單打點主要是在行走系統,能夠猜到當初沒有選擇原廠升級20寸輪圈便是為了今天的改裝,這套ARTKA的鍛造新品AF022R確實高顏值,簡約的雙五幅點綴精緻的鏤空,競技味道拉滿。黑色或許是這身淡雅的納多灰的最佳配色了,原本隱藏得嚴絲合縫的效能屬性這下不脛而走了。
因為選配了DRC動態駕駛控制系統,所以小週週並沒有整套更換避震器,只是更換了KW短簧來降低車身,以獲得更好的車身姿態。DRC系統透過實時調整四根避震器的液壓水平來實現支撐力調整,無論彎道中還是加減速,前後左右側傾都能夠得到充分緩解,這對RS4的操控有很大的幫助。另外一點,他能夠兼顧不同駕駛模式下的舒適性與運動性,這是很多改裝避震達不到的效果。
說到原廠選配,副駕的副儀表是個亮點,可以顯示多種行車資訊,雖然功能上來說意義不大,但顏值即正義不是麼?
外觀還有的顯著改動就是車頂的拓樂靈動800行李箱了。不知從何時起車頂行李箱成為旅行車的最佳拍檔,儘管從道理上講,擁有超大後備箱的旅行車是最不需要這個單品的,然而無數旅行車車主不顧增加的油耗與風噪毅然加裝,因為什麼?還不是顏值那點事。
總有一些“特立獨行”會被銘記,也總有些“不純粹”引人入勝。RS4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每一位小週週這樣的擁躉。不是每一臺RS4都能如RS2那樣永遠流傳,每一次的下一代一定是更好的,但於每一位擁有者而言,與自己相處的那一臺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