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文笑
20世紀80年代,隨著國門開啟,人們眼界逐漸開闊,思想不斷解放,越來越多的流行文化進入日常生活。可無論時代步伐如何變化前進、文藝潮流怎樣更新換代,人人心中對祖國的愛都是永恆不變的主題。《我和我的祖國》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其問世充分印證了這一道理。
曲在先
秦詠誠幾乎一揮而就
一首歌的創作流程,一般是先有詞再有曲,而《我和我的祖國》則是先有曲調後才作詞的。
曲作者秦詠誠1933年7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他1956年在東北音樂專科學校(魯迅文藝學院音樂系擴建)研究生班畢業並留校任教,後又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1978年,秦詠誠任遼寧省樂團副團長、瀋陽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秦詠誠自14歲就開始發表歌曲作品,他一向追求“樸素、集中、明快”的表達,極力推崇激情、想象和幻想,體現情與理的哲思。他的作品選材總慣於有個大骨架大氣勢大背景,創作也經常圍繞著三大鮮明的主題:祖國、大海與石油。
1985年,秦詠誠在北京的中央教育行政學院進修學習。其間,他週末經常到大連老鄉、老朋友張藜家小聚,暢談音樂。張藜是個有闖勁的青年詞作者,藝術上的共同追求吸引著他倆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每次聚會,秦詠誠總要從張藜處拿回幾首中意的歌詞,待他譜好曲後下次聚會與張藜切磋,再選新的歌詞帶走,就這樣,一年內秦詠誠為張藜的歌詞譜了50多首曲,並陸續寄給《音樂生活》編輯部。
一天,張藜打電話給秦詠誠說:“我很喜歡你的《海濱音詩》,旋律很美,試圖為它填詞,但這是一首器樂曲,填得不好,我不很滿意……你看,你可不可以再創作一首?要同樣情調的,可是旋律不能雷同!”
於是,不久後的一天下午,張藜邀秦詠誠到家進一步切磋。下午5點多,秦詠誠興沖沖而至。
二人交流了歌曲背景、意圖與主題思想後,秦詠誠開動腦筋迅速進入譜曲狀態,琢磨著什麼樣的旋律能適合張藜的具體要求。
說起《海濱音詩》,秦詠誠想起曾經譜寫的一段段樂章。其中有一句上行的旋律:512 345 43定格多次。突然,秦詠誠的靈感閃現,這段下行樂句可譜寫成:565 432 15。秦詠誠思維活躍地揣摩一刻鐘後,一下子順利找到了張藜想要的主旋律。找到主旋律後,秦詠誠立即起身坐到鋼琴旁,在這段新樂句的基礎上,運用復調、對位和分解和絃等作曲手法,不斷地展開、變奏、昇華。不到20分鐘,一首樂曲一氣呵成。
2010年,秦詠誠在《音樂人生》節目裡採訪時說起過這一段,曲子的創作幾乎一揮而就。
詞在後
張藜厚積薄發作金句
令秦詠誠意想不到的是,曲子順暢作好後,張藜竟揣兜裡半年不露聲響。張藜回憶說:“1985年,當秦詠誠把曲子寫出來後,我卻久久不能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歌詞。”
直到有一次,張藜去廣西出差。一路顛簸的旅途上,張藜望著窗外遠景近物,一直思索著歌詞,以至專心到了忘我的境界,夾在手的半截菸頭把臥鋪枕頭燒了個洞都渾然不覺。
張藜抵達風景宜人的廣西后,因旅途勞頓,住進招待所美美睡了一覺。翌日晨醒來,推開窗戶呼吸清新空氣時,但見眼前一座大山綠嶂疊翠、山下潺潺流動一條清河、一輪紅日把對面山川映照得如詩如畫……張藜頓時感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一下子激發了靈感。
張藜聯想到自己走過的路,雖曲折但同祖國命運緊緊相連,他觸景生情脫口而出:“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開頭這一句神來之筆,使整個作詞思路豁然開朗:“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一串串閃著珍珠般光澤的歌詞,瞬間湧現在他的腦海。
當晚,張藜在聯誼會上第一次朗誦這首詞,詞一出口,他自己的眼圈先紅了!《我和我的祖國》是張藜的“厚積薄發”, 承載了他對祖國濃濃的真情和深深的依戀。
詞曲精妙結合
傳唱華夏大地
《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曲採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結合的筆調,將優美動人的旋律與樸實真摯的歌詞巧妙結合起來,表達了人們對偉大祖國的衷心依戀和真誠歌頌。
《我和我的祖國》以第一人稱的手法述說了“我和祖國”息息相關、一刻也不能分離的心情。在歌詞中,作者運用了兩個具象化的比喻:其一是,“我和我的祖國”是子女和母親之間的關係;其二是,“我的祖國和我”是大海與浪花之間的關係。前者是情因,抒發的是母與子拳拳之情;後者是情據,感受的是大海與浪花的依託與憂樂之據。“我和我的祖國”“我的祖國和我”是永恆的關係式,更是亙古不變的情感,這一情感就是愛國主義,這是人類共有的永恆主題。
作曲家秦詠誠很善於把握時代脈搏,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化作與時代相適應的曲調,他作品中的每個音符都蘊含著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對家鄉、對祖國濃濃的親情和深深的熱愛。因此,他的作品才得以雅俗共賞、久唱不衰。他十分懂得生活中的語言或者說生活中的語言節奏與音樂中的旋律節奏結合的規律,在使聽眾聽得清、聽得懂的基礎上,保持了應有的線條美和律動美,從而創造出了楚楚動人的音樂形象和絲絲入扣的情感表達。歌曲採用舒展流暢的旋律,6/8、9/8的三拍子,有主歌、有副歌的並列二部曲式結構,不強調裝飾性,而讓其自然流露,這樣既樸實大方,又親切感人,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每一個人和生他養他的祖國的血肉聯絡。可以這樣說,在詞曲結合上做得“恰到好處”,使《我和我的祖國》成為一首具有永久魅力、深受人們喜愛的抒情歌曲。
《我和我的祖國》歌詞頗具抒情性與歌唱性。你看“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描繪的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祖國山河錦繡圖畫:高山青青、大河滔滔,是大自然賦予我們可愛的祖國這般秀麗宜人;炊煙裊裊、村落座座,是祖國這個廣袤家園的幽靜、安詳;道路迢迢、車水馬龍,是祖國人民的開拓。這一切,都是美麗富饒的祖國,是母親健壯優美的身姿……這樣瑰麗的姿態風采,自然就引起人們由衷的喜愛,從而愛國之情油然萌生。而大海更是寄託著廣大人民的依戀之情,你看那歌詞采取抒情的直白、細膩與生動──“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 “我親愛的祖國,你是大海永不幹涸”。正是這種依託的情懷,更能使主人公豪情滿懷,對未來充滿洋溢的熱情,而作為赤子對祖國的情感則更會產生出“我分擔著海的憂愁,分享海的歡樂”。作為我,是大海的浪花,就和大海成為自然的一體,因此脈搏一起跳動,血液一起流動,情感更是融洽而不可分離。在這裡,把個人與祖國的關係巧妙、貼切、形象地比喻成浪花和海的關係,這種比喻既深刻又有內涵,意境也很優美。正是這樣的直白描繪與直抒胸懷,使得歌詞具有強烈的歌唱性,從而朗朗上口,打動人心。
《我和我的祖國》旋律舒展、優美,與細膩而真摯的歌詞渾然一體。歌唱家們評價,這首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透過歌詠祖國美麗的山河扣動我們的心絃。歌中沒有豪言壯語的表白,而是透過河流、高山、炊煙、大海、浪花等詩一樣的意境,激發我們內心深處對祖國的熱愛。自從李谷一唱紅此歌之後,有很多歌唱演員都對它進行過深情演唱,其中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戴玉強等都透過這首歌曲將祖國的美景和對祖國的熱愛演繹得淋漓盡致,聽者無不深受感染,共鳴多多,喚起強烈的愛國激情。
以下盛況見證了這首歌曲具有強大的魅力與影響力:從1986年出版盒式磁帶的女聲獨唱,至今已有若干版本──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獨唱、領唱與合唱、大合唱、小合唱;聲樂演唱、器樂演奏;專業演唱、業餘演唱……更有2019年年初,大家以“快閃”的方式,將這首歌曲唱遍華夏大地……一首歌曲能以多個聲種、多種形式被廣泛傳唱,並無數次在各種重大場合被演唱,這在中國樂壇史上也是一樁十分罕見的美事。(武文笑)
來源: 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