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存在很多的理。在數學上公理,定理,推論;在歷史上,成語,諺語,歇後語;在社會上,“你應該”,“過來人”,路鹽論。都很有道理,都讓人感覺耳目一新,讓人頓時醍醐灌頂,“好有道理”油然而生。但,它們都對嗎?
或許是對的吧,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去說呀,比如公理之一: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他不能被證明,但他卻是數學的基石。因為幾千年來都這麼認為,而且多麼的樸實無華呀,想來也是理所應當。但如果結合“蟲洞理論”的二維解釋來看,好像兩點之間確實存在一些更近的可能性?我不得不說線段公理以及蟲洞理論在各自領域看起來都那麼正確無比,但為什麼它們之前又看起來有所相悖呢,奇妙的數學呀。非專業人士,隨便說說,這不是我的重點,但請理解我的意思。
或許本身有些東西就是錯的吧,在成語上其實已經有些小小的相悖了,我們總是被各種各樣的成語所困惑,一會兒見風使舵,一會兒順勢而為。一會兒錦上添花,一會兒畫蛇添足。意思可以說是一摸一樣,但為啥表現上卻大相徑庭,一個讓人暖意洋洋,一個卻讓人心灰意冷。在社會上則更加突出了,“在這個年紀,我當初都已經抱小孩了”;“你應該考公務員,不然你肯定會後悔的”;“你怎麼不相信我,我這幾十年啥苦沒吃過”。相對於其他,社會上的這些東西可能更讓人反感吧。仗著唯一的年齡優勢、和積累來的可能有用的經驗,想要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卻適得其反。
但,他們有錯嗎?細細想來,毫無過錯。但為啥無法接受呢?因為想控制我們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曾年輕過,他們也曾抄過作業,他們也曾揹著父母說過“我在外面很好呀”,可他們為啥不能理解我們呢,就如同理解他們當初的“我們”。可能是因為愛吧,想用他們年輕無知所總結出來的痛苦的經驗,來干涉我們的生活,卻用了錯誤的命令和“你應該”的方式。很有道理卻毫無用處。就如同他們沒管好當初的“我們”一樣,自己做不到,卻讓我們做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是挺美好的祝願呀。
那我們應該怎麼去利用這些“理”呢,都是相悖的理有啥好利用的呢,確實是有所可以利用的呀,在於你相信。好多東西都有好與壞的一面呀,包括我們自己。壞人也有好哥們。好人也有不想理的人。甚至人前面這個“好”與“壞”字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因為他對我們有利呀。
因為恨,所以壞。而不是因為壞,所以恨。所以不要在意生活中的一些理了呀,或許我們正困擾其中。其實,只要符合社會公認的道理--法律,與社會公認的良俗--道德,其實我們都可以做出對我們自己更有利的選擇,理和“你應該”,都隨風散去吧。我們,都需要一個我們自己認為的更好的我們,而不是他們認為的。不要再讓自己傷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