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7日,2021年度經濟資料新鮮出爐。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較上年增長8.1%,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預期目標較好完成。而在開局之年這份還不錯的"成績單"中,房地產對GDP的貢獻率較上年0.56個百分點,如此大幅回落上一次出現還是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大背景下的0.51。我國房地產行業自1998年房改開啟,歷經24年的發展,從1998年的4.02%到2020年的7.34%,房地產行業對國民經濟增長起到了有效助推作用。
1998:房地產行業開啟
1998年7月3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宣佈,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的房改。這一政策釋放了市場活力,利好明顯:為國家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市場主體開拓了新的投資機會,也為每個人提供了擁有自己產權房的可能。
政策伊始,是各方積蓄力量的階段。透過圖表所示,可以得知,房地產對GDP的貢獻率從4%升到5%用了整整9年的時間,佔比雖處於穩步增加的階段,但增速較慢。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產業對GDP貢獻率第一次出現較為大幅的下降,跌出5%的關口,重回4%行列。但同年另一件與房地產相關的事也值得人回味:時值改革開放30年,央視二套財經頻道做了一期節目:"評選三件老百姓滿意的事情"。最後的評選結果出來,第一是科技進步,第二是收入增長,第三就是住房改善。根據這一評選或許可以推測出,雖然面臨全球經濟危機的席捲,但我國人民對於房地產的態度還是積極的。
隨後房地產的迅速回升也證明了這一點。與房地產佔GDP比重上5%所用的9年相比,僅用6年時間,房地產的份額就突破了6%的關口。彼時"十二五"規劃對經濟發展提出了"降速提質增效"的新要求,2014年房地產的佔比呈現出微小的回落,但毋庸置疑,房地產的發展態勢依舊強勁。在而後的短短3年時間內,於2018年,房地產對GDP的貢獻率就從6%躍升至7%。而後2018年-2020年這三年的房地產增加值依舊明顯,始終維持在7%以上。
從以上對1998年-2020年的逐年資料分析不難發現,自"98房改"以來,房地產業總體態勢保持著一路高歌猛進,對GDP的貢獻率呈上升趨勢。但這一發展勢頭於2021年迎來了較為明顯的拐點。最新發布的2021年經濟資料顯示,房地產對GDP貢獻穩定增長多年後降低了0.56個百分點,跌出7%。
2021:歷經寒冬
不久前的1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2021年中國經濟的初步核算資料。資料顯示房地產對GDP的貢獻率由2020年的7.34%回落到6.78%。
深究其原因,比較明顯的是自2021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政策導向下,"穩"成為了房地產行業發展的總基調,過熱的房地產行業逐漸迴歸理性。
中宏網記者 富宇 攝
里程碑:三道紅線
2020年8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聯合召開房地產企業座談會,要求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規則,涵蓋三條"紅線",即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以及現金短債比要大於1。
這一對房地產企業資金加強監測和融資管理的新規的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
風向標:房地產稅試點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透過決定: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
這項決定旨在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與改革,引導住房合理消費和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傳達鏈:人口紅利減弱
如果把審視的尺度拉大,不難發現,在從1998年到如今的短短20幾年時間裡,中國房地產業迅速發展。其軌跡大致與國家經濟發展、城鎮化程序推進等大趨勢重合。"房地產長期看人口",業內流傳的這句話或許可以為分析2021年房地產的資料變動帶來新思路。
中宏網記者 富宇 攝
根據1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2021年全年人口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創50年(1962)以來新低。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20日回應人口為何持續下降,提到以下三點:
- "十三五"時期20-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減少340萬,2021年相比2020年減少了473萬,這是帶動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 當前,90後、00後作為新的婚育主體,絕大部分成長和工作在城鎮,受教育年限更長,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婚育推遲現象十分突出。婚姻推遲增加了女性終身不婚的可能性,進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
- 生育意願持續走低,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2017年調查為1.76個,2019年調查為1.73個,2021年調查降到1.64個。
透過衛健委這一回應可以發現,一方面在人口持續下降的背景下,人口紅利對房地產的利好正逐步消退;另一方面房地產的發展也成為了影響出生率的重要因素,房價居高不下對生育意願有反向作用。
在政策收緊、人口下降、疫情反覆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2021年房地產從業者度過了一個"寒冬"。"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經歷了寒冬的洗禮,才能在春天煥發出更強的生機。
2022:毫不動搖
日曆翻過2021,2022也將開啟新篇章,房地產又將走向何方呢?2022年剛過去20余天,國家統計局、央行、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已就房地產問題明確表態。為經濟發展的質量提高和可持續發展,國家多部門聯合出手,組合拳整頓房地產。
中宏網記者 康書源 攝
1月17日,在新聞釋出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房地產市場供給在逐步最佳化。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穩步推進,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展更加穩健,房地產行業正在向著集約、高效、長期、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和轉變。
1月18日,在北京出席2021年金融統計資料新聞釋出會時,中國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透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迴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
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例行釋出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去年個別高槓杆房地產企業因自身經營問題發生境外債違約事件,導致中資境外債市場房地產板塊出現短暫恐慌情緒,這屬於市場的自我調節,不會影響中資境外債市場的整體功能。
1月20日,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建部明確:2021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得到穩妥實施,建立了部省市調控責任機制,房地產市場秩序得到整治。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房地產市場執行總體平穩。2022年,要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毫不動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協調性精準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堅決有力處置個別頭部房地產企業房地產專案逾期交付風險,持續整治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
來源:中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