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的剪紙都是剪,唯獨我們青海王氏家傳鑿剪紙,是這樣鑿,跟別的不同,所以就叫做鑿剪紙。”王紹良一手拿著鑿刀,一手拿著鐵錘,一陣叮叮咚咚過後,一朵富貴牡丹的雛形立刻躍然紙上。
現年62歲的王紹良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氏家傳鑿剪紙”的第九代傳承人。“我們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走出來的王家,輾轉甘肅到達青海之後,我們的祖先就把山西的剪紙藝術帶到這裡來了。”由於當地藏族村民對剪紙的需求量大,王氏家族的先人們便想到利用“鑿紙”的方式批次生產,一次最多可以鑿穿130張紙,大大提高了製作效率。“他們非常喜歡我們家的東西,他們貼上了之後,會覺得年年喜慶,年年吉祥如意,他們好像有一種這樣的習慣。”村民們對王家剪紙的信賴,也使得王紹良下定決心將“鑿剪紙”技藝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她是我小時候認識的第一位好心人,讓我感覺到社會是溫暖的”
出生於“藝術世家”的王紹良,小時候的生活條件不算艱苦。“我是59年出生的,63年正是生活緊張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能保住命,要感謝藝術。我們有一門手藝,就能換點東西,換點錢,能吃飽肚子。”王紹良4歲就跟著父親學習剪紙,在訂單多的時候幫著父親鑿一些“小花”“小蝴蝶”這樣的小玩意兒,6歲就可以獨立完成小作品了。
王紹良從小就表現出了強烈的藝術天分,再加上家庭環境的薰陶,本可以透過自己的手藝養活自己,平平穩穩地度過這一生。然而,也正是4歲那年,一場意外使得王紹良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4歲的時候,我走在農村的土路上,颳風跌倒了,結果一輛汽車過來,前輪把左腿壓了,壓過之後就截肢了,左邊踝關節之下是全無的。”因為沒錢裝假肢,王紹良小時候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有一個奶奶給我做了一個圓形的鞋,我就直接穿上了,但是那樣穿的時候容易受到別人的嘲笑,所以後面我就不想穿了。”
殘疾的經歷使得王紹良從小遭受了不少“白眼”,但幸運的是,王紹良在住院期間遇到了一對大學生夫婦,夫婦倆對他關懷備至,溫暖了他幼小的心靈。“那一對畢業的大學生兩口子,他們沒有子女。他們看到我很可憐,又看到我們家有七個姊妹,就跟我父母說:‘你的孩子送給我們吧,作為我們的子女。’”王紹良的父母不放心殘腿的兒子,最後只是讓王紹良認了“乾媽”。那對夫婦對王紹良視如己出,每年都要“宰一頭牛”來看他。但因為王紹良年齡太小,行走不便,一直沒能去“乾媽”家拜訪。
“後來我18歲那年,專門去看望他們。我只知道他們的名字,知道他們是一個燃氣大隊的人。聽說他們家在澤庫縣和河南縣交界的地方,所以我從澤庫縣出發,揹著一個畫架,騎著腳踏車去看他們。”草原上的路看似平坦,其實根本無法騎車,王紹良只能推著車子步行,偶爾用車子擋住草原上瘋跑的狗。
“當時有一首歌,‘媽媽啊媽媽,親愛的媽媽’,我就這樣唱著歌走的。我走了一整天的路,走到天黑的時候,我看見山坡上有個蒙古包,一隻狗在叫著,有一個阿媽在門口站著,遠遠地望著我。她看到我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好像認出我了。然後她跑下來,我們就抱在一起,就一起哭了,那是我第一次去她家見到她。”18歲的草原之旅,王紹良至今仍歷歷在目,談到母子倆相擁的場景,王紹良忍不住潸然淚下。
“我在他們家的蒙古包裡生活了一個月,每天晚上蓋著阿媽的那種藏族的皮襖入睡,每天都能聽到狗叫聲和犛牛的喘息聲。那時候每個蒙古包前都有一堆火,他們要望著天上的星星和地下的‘星星’。白天我趕著犛牛去縣裡賣羊毛,還把羊毛弄溼了,人家不收,我又在草地上面曬,那種經歷很難忘。”提及此,王紹良又不好意思地笑了,彷彿自己還是那個18歲犯了“錯誤”的大男孩。
“雖然我失去的是一條腿,但我擁有了健康、美麗、善良的你”
伴隨著父母“雙份的愛”,王紹良在幸福的氛圍中長大了。1977年,高考招生恢復,王紹良作為應屆畢業生,有幸參加了第一屆高考。
“高考之後我就滿懷信心地參加了藝術院校的招生考試,我直接報考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美院),考到了第十三名,完全有資格進去了。但是體檢的時候發現我的腿沒有,身體條件卡住了,等於說我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普通的大學也不能上。我只能去當民辦老師。”
命運又一次跟王紹良開了個玩笑,讓王紹良與藝術的夢想漸行漸遠。“民辦老師的概念就是一個月給你18塊錢的工資,然後給你地,讓你去種地。我就邊種地邊教學生,當了8年的民辦老師。”
雖然沒有考入夢想中的大學,但王紹良並沒有因此自怨自艾,而是專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上來。當時有一個女學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因為家境比較困難,姊妹比較多,要照顧姊妹,所以想退學。我到她家裡去家訪,反覆地勸她別輟學,給她留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印象。”沒想到正是王紹良的這一點耐心與責任感,成就了他與妻子的緣分。“後面我因為身體原因找不到媳婦的時候,家裡面說媒就正好說到她了。”談到妻子,王紹良總是笑得很開懷。在王紹良的幫助下,妻子也學會了“鑿剪紙”技藝,成為一名文化傳承者。夫妻倆相濡以沫38年,平時一起剪剪紙、拍拍照、旅旅遊,堪稱“神仙眷侶”。
2011年,王紹良騎著摩托車去當地老人家裡“畫壽材”。回來的路上,迎面撞上了飛馳而來的另一輛摩托車。“摩托車車速特別快,把我撞飛了。還是撞的我的殘肢,把我的股骨頭撞斷了。在西寧做手術置換了我的髖關節,換成假的了。但是這個手術是一個失敗的手術。做完手術三天之後,我拍片子發現裡面的假體位置不對,我的大腿髖關節脫臼了。醫生馬上要下班了,我也沒打麻醉藥,幾個人把我按著,幾個人把大腿擰著,就這麼把假體放進去了。我聽見骨頭‘吱吱’響的聲音,刀口撕裂的聲音,牙齒也是‘噔噔噔’地打顫,後面兩個小時我都疼得發抖。三天後拍片子,又脫臼了,又這樣死去活來了一回。”在那期間,妻子的鼓勵與陪伴是支援王紹良重新站起來的最大信念。“你不是還要上泰山嗎?你堅強一點,你看看你這個樣子怎麼上泰山?”正是妻子流淚說出的這句話,讓王紹良咬牙堅持,挺過了那段痛苦的日子。
“所以我做完手術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上泰山,我們倆一塊兒上。當時正好有個為殘疾人舉辦的活動,我就去了我想去的景點。那天下著大雨,風太大了,我們學校兩個體育老師只走到南天門就想回去了,同行的殘友也在南天門打退堂鼓,只有她扶著我到山頂。那是我最輝煌的一天,我登上了泰山!”而這一生難忘的瞬間,正是妻子陪伴在王紹良的身邊。
“她一輩子嫁給我,跟著我跑前跑後,真是受苦了。”幾年前,王紹良參加了一個殘疾人詩歌朗讀大賽,他有感而發,為妻子創作了一首詩歌——《因為有你》——獲得了觀眾的掌聲與祝福。
“因為有你,吾將上下而求索;因為有你,吾將自強當不息……”唸完這首詩,王紹良咧著嘴,溫柔地摸了摸妻子的頭,又把她攬入懷裡,眼神裡充滿愛意。
“我搞公益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種愛心的傳遞”
雖然得益於民辦老師的經歷,王紹良結識了共度一生的良人,但王紹良始終沒有放棄他的“大學夢”。在當了8年的民辦老師後,王紹良有幸轉正,被選派到青海教育學院上大學。“我的夢想是美術專業的,但當時學院裡面沒有美術專業,除此之外只有中文專業比較適合我。”讀完大學後,王紹良回到鄉村教書,因為美術比較有名,所以被調到了黃南州中學。又因為語文教得好,被調到畢業班當班主任。王紹良發揮自身特長,將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融合到語文課堂上,發明了“滲透式語文教學法”,拿到了省級乃至全國的課題立項。
本來可以終其一生在學校裡教授語文,退休後安享晚年,可王紹良始終放不下進入“清華園”學習美術的夢想。2013年,王紹良在老家的四合院裡成立了“山狼藝術館”暨“屯墾農家博物館”。2016年,由於在當地殘疾人群體中的影響比較大,王紹良成為了“青海省殘疾人優秀企業家”的代表,被選派到清華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時隔39年後,王紹良終於進入了夢想中的學府。2019年,中國花鳥畫研修院的楊立祖老師聽說了王紹良的故事,得知他一直有一個上美術學院的夢想,便給了他一個免費學習的機會。“你的作品很優秀,你的作品和我的作品掛到一起時,分不出到底是誰的作品。”楊老師高度肯定了王紹良的國畫作品。再後來,研修院的院長徐湛又給了王紹良一個繼續上課的機會。“那個學費就是上萬元了,我是掏不動的,但他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免費學。”
“所以這一路走過來,我的成功靠的還是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的幫助,讓我實現了我的價值和夢想。”王紹良心懷感恩,並決定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退休後,王紹良馬不停蹄地投身公益事業,尤其致力於幫助當地的殘疾人脫貧致富。
起初,王紹良透過募集或義賣為殘疾人籌集善款,給殘疾人捐一些生活必需品。“後來我慢慢覺得這樣的活動沒有意義,因為你真正解決不了是他的實際問題,所以我想幫他們學到一門技術。”為此,王紹良開辦了“殘疾人職業技能創業基地”,想把剪紙技術教授給殘疾人學員,將他們做好的成品賣出去換錢。“剪刀我免費發,紙張我免費給,我免費給你教,一天還給20元生活補貼。”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透過剪紙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冬天,我們照常去基地準備教學。其中有一個殘疾人叫黃維,他是殘疾人特困家庭,他父親和他有著同樣的毛病。他在農村裡面是釘鞋匠,但是農村的錢特別不好掙,釘鞋收五毛錢都嫌貴。他非常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在此之前,王紹良也曾給黃維父子倆捐款捐物,但有一次去黃維家瞭解情況,看到床上幾乎什麼也沒有後,王紹良深受觸動。“離縣城還很近的一個村子,竟然還有這樣貧窮的殘疾人,真的是慘不忍睹。”
王紹良糾結了好幾天,最終決定將家傳的“鑿剪紙”技藝傳給黃維。因為黃維釘過鞋,手底下有勁,錘子用得很順,所以也學得很快。“我首先把做好的半成品給他了,教他怎麼鑿。”後來,王紹良又將黃維直接推薦給客戶,讓客戶去他家上門取貨。透過剪紙創業,黃維收穫了第一桶金2250元。
“今年年三十的時候,我們倆影片了一下,他說王老師你看我今年春節吃上餃子了,你看我今年家裡面有牛肉吃了。那天我是熱淚盈眶,我說確實不容易,他們殘疾人父子倆,能在過年時吃上熱乎乎的餃子,我說明年起我要讓你接更多的訂單!”
截止目前,王紹良已經在“殘疾人職業技能基地”舉辦了兩期活動,共有268名殘疾人接受了培訓。同時,王紹良還經常走進中小學校園,在每週的社團活動上教課。近年來,王紹良夫婦倆舉辦的藝術助殘、文化扶貧公益活動已達500多場次。尤其是在成為“青海省文旅廳文化志願者”後,王紹良更認為做公益是他的“分內之事”。
“我們倆退休之後就一直在做公益,我成立的‘山狼藝術’文化品牌的全部收入都在做公益。我們的主要的目的,一個是傳承,把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光大;一個就是感恩,因為我們一路走來得益於好多人的幫助。”
一路前行,一路留香;心懷感恩,砥礪奮進。王紹良用頑強的意志書寫著人生的傳奇,用無私的奉獻詮釋著人生的價值。
(作者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本科生;指導教師王君玲、白如金,王君玲、白如金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