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午門往北走,我們會發現,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城中,到處盛開著琉璃的花朵,而且越往裡走色彩越多,內容越豐富。
穿過乾清門進入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屹立在高臺之上,雄偉壯觀。
在交泰殿和坤寧宮的臺基周圍立有一圈黃綠相間的琉璃矮牆,一般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在這些琉璃磚中,有許多上面都有印款兒,這些印款兒還都是同樣的文字:嘉慶三年 官窯敬造和滿文。
這些琉璃構件為何都是同樣的印款兒??難道在嘉慶三年這裡發生過什麼大事?的確如此,這些蓋著印款的琉璃磚,見證了此處在嘉慶二年發生的一件大事——乾清宮大火!
據史料記載,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時(17一19點),乾清宮突發大火。據第二天總管內務府大臣永琅、和坤、福長安、豐紳殷德等人的奏報得知,大火首先從乾清宮的東暖閣東面穿堂的楠木格子燃起,隨即引燃乾清宮,並迅速延燒左右兩側的弘德、昭仁兩殿,及後側的交泰殿。當時正值初冬,天乾物燥,頓時火光沖天、火勢極為兇猛,宮廷總管內務府大臣怡親王永琅帶領官員、士兵、太監極力救火,但無奈火勢甚猛,就連交泰殿後面的坤寧宮的前簷都被火燻灼,幸虧這時颳起了西北風,火勢改變了方向,才使坤寧宮倖免於難,而乾清宮和交泰殿最終還是被焚燬。當時已經是太上皇的乾隆面對“死裡逃生”的坤寧宮,感嘆道此事幸得神明保佑(坤寧宮為薩滿教祭祀用的殿宇),實乃不幸中之萬幸。
次日,太上皇乾隆帝面對已成為廢墟的乾清宮、交泰殿、弘德殿、昭仁殿,痛心疾首,併發罪己詔,要求臣下查明失火原因、對救火有功的官員加以褒獎。
調查的結果是火災是由掌火太監郝世通用火不慎引起。當時清宮內取暖方式有兩種:
一是在宮殿的地下砌火道或在炕床下砌火道,在殿外廊子下的灶口處添炭,即為“暖閣”;
二是在宮殿內設有銅質火盆或精工細做的掐絲琺琅熏籠,謂之“燻殿”。乾清宮作為清代帝后寢宮,使用的是“燻殿”方式取暖。一般流程是將未燃燒徹底的灼炭埋滅、貯壇,再貯於炕洞中,便於第二天繼續使用。然而郝世通因貪圖方便,將炭埋悶熄滅後放在東穿堂楠木隔旁,結果經風一吹,炭灰復燃,燻灼木隔引起火災。等到稽查宮禁的太監聞到煙味時大火已成燎原之勢,隨即潑水救火,但已無力迴天,乾清宮瞬間化為灰燼。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對歷朝著名書畫極為喜愛,其乾清宮貯藏件數最多,達3600件,可謂藏品之最。然而,就是這場大火讓許多珍貴的皇家藏品同時被焚燬,損失極為慘重。
按當時《大清律例》的規定:“失火之人若延燒宗廟及宮闕者,絞監候。”但等到最終判決時,據乾隆帝旨意,還是從寬處理了肇事太監。
有罰也有賞。十月二十四日,總管內務府對積極救火的各處救火首領太監等予以褒獎,對竭力取水救火的5名首領太監,每人賞1件小卷絲緞,其他21名太監每人各賞銀2兩。
與紫禁城其他建築一樣,乾清宮並非首次失火,自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後的600年間,經歷多次天災人禍。據統計,永樂二十年(1422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皆有焚燬。乾隆為此下令整頓,制訂宮中防火救火措施和相關規章制度,並要求在第二年春天重新復建乾清宮和交泰殿。
復建方案已定,很快便付諸實施。當年臘月底,便擇吉日安梁,第二年也就是嘉慶三年的春天開始採集物料興建宮殿,其中就包括在官窯燒製這些琉璃構件,第二年秋天工程就竣工了。
前後工期加起來也不到一年的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將兩座恢宏的建築復建,可見當時大清朝的國力是何等強大!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蓋有嘉慶三年印款兒的琉璃磚,便是這一歷史事件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