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中竟然出現了一位“軍火大盜”,源源不斷地將東北軍倉庫中的武器彈藥偷運給八路軍部隊。
同樣都是打鬼子,按道理說國共之間應當不分彼此,共同抗日。但是八路軍在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後,卻很少得到來自國民黨的物資補給。
八路軍缺少可以製造武器彈藥的兵工廠,打鬼子總不能赤手空拳上戰場吧?八路軍的武器彈藥、槍械裝備等,要麼是從日軍手裡繳獲的戰利品,要麼就是透過各種渠道從國民黨那裡“騰挪”而來的。
在東北軍中就有這麼一位“軍火大盜”,專門幫助八路軍從東北軍那裡輸運武器彈藥。國民黨當局發現有人偷盜軍火後,甚為震怒,但是多次調查卻都毫無結果,沒能抓住這個“軍火大盜”。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名“軍火大盜”居然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巾幗英雄。從1940年起,她就從公眾的視線中銷聲匿跡,隱姓埋名長達半個多世紀。
直到55年後的1995年,人們才得知這位幕後抗日英雄的名字——高崇德。很少有人知道,她是開國上將呂正操將軍的原配夫人。
01
1904年4月,高崇德出生在遼寧省黑山縣胡家鎮的小荒村。清朝末年,東北條件非常艱苦,餓死人是常有的事。8歲那年,她的父親因為一次意外去世,母親帶著她和弟弟艱難度日。
轉眼到了1928年,日本關東軍策劃“皇姑屯事件”炸死了東北軍統帥張作霖。東北三省風雲變幻、時局飄搖,日本關東軍虎視眈眈。張學良接替父親成為東北軍的總司令,加緊練兵,以防日本關東軍侵佔東北。
在這複雜動盪的歲月中,24歲的高崇德結識了在東北軍擔任中校參謀處長的呂正操。呂正操在東北軍中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輕軍官。
兩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彼此吸引,私定終身,很快就結了婚。當了軍人的妻子,高崇德竟然對槍械十分著迷,每次丈夫帶著部隊去打靶訓練,她都要過過癮。
時間久了,沒想到她的槍法越打越準,就連很多扛槍吃糧的老兵也不是她的對手,她也成了東北軍中出了名的女神槍手。
1931年,呂正操晉升為東北軍第53軍116師647團上校團長,率部調往北平駐防,高崇德也跟著丈夫來到北平。不久,呂正操調任為691團團長。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東三省,抗日救亡運動一浪高過一浪。駐守北平的東北軍群情激憤,紛紛請戰,希望打回東北老家去。
高崇德不甘心做官太太,走上街頭投入到抗日救亡的運動中,貼標語、撒傳單,到街頭演講,為抗日貢獻一份力量。抗日遊行的隊伍中,一位個姓王的先生找到她,對她講了不少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這位王先生,是組織上派去發展她成為秘密黨員的線人。1935年的秋天,王先生送給她一本《陶羅斯上前線》的書,寫一位蘇聯姑娘上前線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故事。
在王先生的影響下,高崇德對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十分贊同。蘇聯女人能救國,難道中國女人就不能嗎?看了這本書,更加堅定了高崇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決心。
1937年,王先生突然找到高崇德說:“我領你去見一個人。”他們來到一個秘密地點,見到了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
高崇德聽了王先生的介紹,吃了一驚,原來王先生也是共產黨。這次讓高崇德與林伯渠見面,是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交給她。
林伯渠告訴高崇德,中國工農紅軍正在加緊訓練,隨時準備開赴抗日前線。共產黨也正在與蔣介石展開洽談,敦促其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這些話,讓高崇德十分激動,林伯渠充分肯定她的愛國熱情。林伯渠說:
“從現在起,你要透過你在國民黨軍隊裡的特殊身份,想辦法為八路軍偷運出一些軍火彈藥。你的身份絕不可以暴露,不要與其他人聯絡,你由我直接領導。你千萬記住,這項秘密工作很危險,切不可以大意,就是連你最親近的人也不要讓他們知道。”
高崇德的特殊身份,就是她是東北軍少壯派將領呂正操的夫人。呂正操也在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出於保密需要,夫妻倆都不知道對方的這一層身份。
02
1937年“七七事變”後,東北軍接到蔣介石的命令,向南撤退。呂正操在黨組織的指示下,率領所部691團前往河北,開展敵後抗日。
高崇德毅然挑起重擔,獨自帶領691團軍官家屬向南撤退。一個青年女子獨自支撐著局面,每一步路都走得十分艱難。為了解決眾多家屬的吃飯問題,她變賣了自己全部的金銀首飾。
在帶領軍官家屬南下的途中,他們遇到不少東北軍第53軍各部的散兵。高崇決定招收一支武裝運輸隊,為前方將士輸送給養,同時秘密完成林伯渠交給的輸運軍火的任務。
按照國民黨的軍紀規定,擅自招收軍隊士兵是死罪。高崇德冒著殺頭的危險,以東北軍第53軍留守處的名義,收容了近300名東北籍士兵,成立了一個運輸隊。
高崇德帶領691團官兵家屬和運輸隊輾轉來到陝西渭南一帶,建立了691團後方辦事處,下設三科一隊,籌辦了縫紉工廠,組織家屬自給自足,免去了前方抗日將士的後顧之憂。
高崇德對外的身份,是負責呂正操所部691團的後勤工作。於是,她將目標放在東北軍的軍火庫,採取“非法手段”和“合法手段”穿插進行,幫助八路軍輸運軍火。
利用負責後勤工作的身份,高崇德接觸東北軍的軍火庫理所當然,進出提貨也不會引起人懷疑。漸漸地,她也開始採取賄賂軍火庫管理人員的方式,以給新兵配置裝備為名,不斷地運出軍火。
由於她是團長的夫人,和東北軍上下也很熟悉,因此偷運軍火一直很順利,大批的槍支彈藥源源不斷地被送到了八路軍的前線駐地。
1938年,東北軍所屬的一些軍火庫被盜,引起了國民黨的警覺。他們派人進行調查,發現被盜軍火數量這樣大是國民黨軍隊裡從來沒有的。這事立刻震動了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並將其定名為“民國最大軍火倉庫被盜案”。
國民黨許多報紙競相報道,揚言一定要將盜賊緝拿歸案。但是任憑國民黨如何調查,就是沒有線索,以至成了一樁懸案。
看到偷運軍火在國民黨內引起軒然大波,高崇德也開始格外小心起來。她感到不能用過去的方法了,必須有一個非常合法非常正規的身份來做掩護,否則會被敵人發現。
此時正好呂正操託人經53軍軍部給高崇德帶來一封信。信中提出讓她想方設法幫忙辦這三件事:
第一,前方部隊急需一部電臺,希望能搞到;第二,讓高崇德在國民黨軍隊內,幫助前方抗日部隊申請一個部隊番號;第三,武器彈藥短缺,讓高崇德想辦法給部隊送去一些彈藥和給養。
經林伯渠的同意,高崇德透過53軍軍長萬福林找到了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幫助部隊申請到了番號,解決了電臺以及彈藥補給的問題。
在高崇德的努力下,程潛同意將留在河北一帶抗戰的呂正操部691團改編成“第一戰區獨立遊擊支隊”,呂正操為支隊司令,高崇德任支隊的留守處長。
有了國民黨官方的職務,為八路軍輸運軍火就又多了一層保護傘。
03
從1937年到1938年期間,每次從軍火庫裡盜出彈藥,高崇德總是聯絡好運送路線,親自送出去。她手下的人總以為她是在為國民黨運送軍火,根本不知道成箱的彈藥都被送給了八路軍。
由於高崇德為八路軍及時提供了充足的軍火,導致日本鬼子屢屢失敗。常常在我軍彈盡糧絕之時,高崇德軍火就及時送到,氣得日軍跳腳嚎叫:“八路的軍火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國民黨的情報機關也百思不解:“八路軍的兵工廠到底在什麼地方?怎麼如此神速就能造出槍炮來呢?”
在陝西一帶駐防的八路軍總部得知高崇德能搞到大量武器彈藥後,也找到她幫忙搞一些武器彈藥。
陝西就在東北軍的眼皮底下,八路軍總部受到國民黨的嚴密監視,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崇德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全力以赴為八路軍總部和八路軍西安辦事處運送了大批武器彈藥,還送來了電臺。
此外,高崇德還將潰散的東北軍組織起來,為八路軍總部輸送了近3000人的兵員,壯大了我軍抗日力量。
1939年一天,高崇德運軍火返回時,途經晉東南太行山時,幾個八路軍戰士截住她說:“我們劉司令請您。”
原來是劉伯承司令員請她,見到了高崇德,劉伯承直言不諱地說:“我們撿了東北軍的幾個迫擊炮架子,可一直沒有炮彈。我命令你給我搞些炮彈來,哪怕只有四五發也好,另外再多弄些點子彈來。”
一旁的徐向前風趣地說:“你誰都敢命令她呀!她也不是你的部下,嚴格地說她只是一名家屬哇!”
1939年秋天,高崇德歷盡艱辛,將從國民黨軍火庫中偷運出的20枚炮彈和兩萬多發子彈,送到劉伯承部。
國民黨大搞內部分裂,破壞抗日統一戰線,國軍朱懷濱部妄圖打擊太行山的八路軍,遭到八路軍劉伯承部的反擊。打朱懷濱這一仗,八路軍順利取得勝利,事後劉伯承高興地對高崇德說:“這一仗你立了大功啦!我給你記大功!”
高崇德為八路軍輸運軍火的事情,終究還是暴露了。國民黨派出特務進行調查,並宣佈撤銷獨立遊擊支隊留守處。
1940年秋天,國民黨在河北的預備3師的幾個人來到了當時高崇德所在留守處的駐地。高崇德質問他們來幹什麼,對方遮遮掩掩地不回答,在離開時還東張西望,令人懷疑。
憑著多年的地下工作經驗,高崇德覺得這幾個人來頭不對,必須提高警惕。果然不出所料,當天夜裡,預備3師的一個團包圍了高崇德的駐地。
由於事先有所準備,高崇德開槍打死了對方的一個營長後,帶著戰士們上了屋頂。雖然成功突圍,但是高崇德也受了重傷。
國民黨的情報部門這才知道,原來高崇德一直在為共產黨做事,是一名八路軍的間諜。特務們大肆搜捕,抓住了受傷的高崇德並將她關進監獄。
所幸53軍軍長萬福林得知訊息後,找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將高崇德從獄中救了出來。從那以後,高崇德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了,國民黨方面再也沒有得到這位“軍火大盜”的一絲訊息。
04
為了保護高崇德的安全,八路軍總部派人找到了她,並透過秘密交通線將這位使敵人聞風喪膽的“間諜”安全送到了延安。
到達延安後,高崇德遭特務暗殺的槍傷復發,在八路軍醫院做了手術。手術前,朱總司令指示醫院:“一定要治好她的病。她是我們共產黨的功臣,是一名在敵後工作的超級間諜呀!是一名我黨的軍火大盜!”
高崇德在槍傷痊癒後,就留在了八路軍總部機關工作,考慮到她的身體健康和特殊的功勞,黨組織還特批了一孔窯洞給她居住。
從此之後,高崇德就從國民黨和日本人的暗殺名單上神秘地消失了。
1941年,高崇德與呂正操離婚。此時呂正操已經脫離東北軍,加入八路軍。後來呂正操與劉沙再婚,高崇德則再沒有嫁人。
抗日戰爭結束後,高崇德受黨中央派遣參加解放戰爭,隨一批東北籍的同志組成了赴東北挺進軍來到了瀋陽,參加了轟轟烈烈的遼瀋戰役。
1950年,高崇德的傷口又一次復發,住進了瀋陽醫大。三年後出院,並一直休養在家。這次出院後高崇德就沒有再參加工作,她被安排到遼寧省委幹休所居住,享受著正廳級的待遇。
在幹休所,高崇德一住就是45年。沒有人知道她的背景,她也從不和左鄰右舍談話。年老之後,她終日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杵著一根柺杖,兩眼呆呆地似乎在回憶曾經的硝煙歲月。
晚年的高崇德脾氣很大,不喜歡有人來訪,更不願意有人來採訪她,對給她照相更是反感。在與呂正操離婚後,這位老人孤獨地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
陪在她身邊的,只有一個侄女照顧她的生活。1995年,在生命最後的時光中,這位老人顫顫巍巍地對侄女說:“我就是國民黨一直想抓住的那個軍火大盜,朱總司令還表揚過我呢……”
老太太的這段話,揭開了一段塵封了55年的往事。不久這位曾經為新中國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太太就駕鶴西去,享年91歲。
很多記者登門,希望採訪曾被稱為“超級女諜”和“軍火大盜”的高崇德,遺憾的是老人已撒手歸西。與老人朝夕相處20多年的侄女,講述了革命功臣高崇德充滿神秘色彩,隱姓埋名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事蹟。
高崇德終於被後人知曉!沒有當年無數仁人志士在抗日戰場上的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向曾經的抗日英雄、軍火大盜高崇德致敬!
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評論、推薦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