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底,火箭軍舉行“在黨旗下成長”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報告會。一名年輕專家走上報告席,講述攻堅跋涉科研之路。他的故事透過“雲端直播”,傳遍座座導彈營盤。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閱兵式上,他參與研製的武器裝備精彩亮相,令世界矚目、國人振奮。
在西北大漠演訓場上,他領銜完成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大國長劍揚眉出鞘、亮劍生威。
在高手雲集的科技創新賽場上,他幫帶培養的科研新銳一路過關斬將,殺出重圍、摘金而歸。
他,就是火箭軍某部副所長楊必武。
┣ 攻堅克難奮力衝頂 ┫
歌詞滾動丨移出+展開動畫
楊必武格外忙碌:某系統研究透過立項審查,10多項工作全面鋪開;一項重大科研專案進入關鍵階段,百日攻堅吹響集結號⋯⋯
初識楊必武,第一印象就倆字:精幹。個頭不高,說話語速快,走路快如風,幹啥事就一種狀態:激情如火。楊必武說,這都是幹科研一點點練出來的。
楊必武(右二)與創新團隊骨幹在課題研究中集智攻關。
那年,歷經11年本碩博連讀的楊必武帶著滿身光環走進某部大門:大學期間發表論文27篇,授權4項發明專利,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擔任博士班班長,當選全國學聯代表。
分來個科研苗子,室主任趙敬民想試試“火候”,便交給楊必武一個課題:野戰條件下人工消霧技術研究。同事一聽就樂了:“這可是個大難題,哪是你這個毛頭小夥兒能解決的。”
可楊必武不信這個邪。他跑遍國內幾座“霧城”採集資料,走進基層部隊瞭解需求,踏訪氣象部門求教取經,半年後拿出一份詳盡的課題報告。趙敬民看了直點頭:“有思路對策、有資料支撐、有裝備構想,雖說按現有手段難以實現,但喜歡你這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
科研如登山,每次抬腳都充滿挑戰和風險。楊必武堅信峰高無坦途、自有登頂人,他一次次攻堅克難、奮力衝頂,登山之路留下一個個引以為豪的“路標”。
開展導彈發射車底盤課題研究,楊必武和團隊跑遍全國數十個廠家,進行60多次會商、40多輪修案,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經歷全天候多地域考驗,捧回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為解決大型裝備野外搶修難題,楊必武運用前沿科技,歷時幾年研製出某型裝置,破解老大難問題,成果獲國家2項發明專利。
為使導彈發射車跑得更快更遠,楊必武突破多項瓶頸技術,導彈戰車效能大幅提升。
┣ 寂寞堅守負重前行 ┫
歌詞滾動丨移出+展開動畫
在楊必武所在單位實驗室的外牆上,一塊創新團隊的標牌格外醒目。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面專業團隊,如今成了某研究所科研攻關的金字招牌。揭牌儀式上,領導說:“楊必武把冷板凳坐出了熱度,也彰顯了一名科研人的黨性溫度。”
導彈要飛天,“底座”是關鍵。幹導彈科研的人都知道,“底座”上的事大多與地面專業有關,但要想在地面專業幹出彩並不容易。就在楊必武在導彈武器研究幹得風風火火的時候,一道選擇題擺在他面前。
那年夏天,一次發射演練覆盤,發現武器裝備故障大多出在地面裝備。領導幾經研究論證,決定運用科技創新手段改進地面裝置效能,可誰來擔綱領銜?物色一圈,大家把目光落在楊必武身上。
楊必武(左二)查驗裝備效能。劉明松 攝
“這個‘燙手山芋’我接了!”沒等領導動員,楊必武先表態。第二天,他就帶著團隊出發了。上高原、鑽深山,到陣地、進班排,他們用大半年時間對演練中暴露的故障點全面覆盤,終於找到病灶。
楊必武打算來一次“大手術”。工作千頭萬緒,剛當上室主任的楊必武乾脆讓出某型號導彈副總師頭銜,帶著幾個年輕骨幹,鉚在“地面”打響攻堅戰。
楊必武與技術骨幹一起研究解決技術難題。劉明松 攝
鏖戰4個多月,開展700多次測試、對比分析20餘萬條資料,再赴發射場,楊必武和他的團隊迎來實戰大考:多型導彈武器裝備亮劍試鋒,地面裝備完好率大幅提升。
當年年底,他們捧回所在室歷史上第一塊集體二等功獎狀,全室歡欣鼓舞士氣大增。楊必武的獲獎感言道出大家心聲:“冷板凳,熱乎坐,就一定能夠衝上光輝的頂點。”
這些年,楊必武帶著“地面團隊”一路開疆拓土,取得的不少成績卻鮮為人知,官兵稱他們“寂寞登山人”。楊必武很喜歡這個名字,這也是他內心的堅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前不久,為了在優秀共產黨員報告會上講好創新故事,有人幫楊必武算了一筆賬:主持和參與完成的40多項科研課題,10項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不少都是寂寞長跑。
“我十幾年科研攻關之路,就是在堅定、堅韌、堅持中,一步步衝頂心中的‘東風天台’。”這是楊必武在火箭軍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報告會上的開場白,也是他科研人生的座右銘。
┣ 純正風氣懷德自重 ┫
歌詞滾動丨移出+展開動畫
2020年3月,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名單出爐,全國15名科研才俊榮獲殊榮,楊必武名列其中。他對這塊“求是”獎牌格外珍視:“作為科研人,實事求是重於生命,這份榮譽是褒獎勉勵,更是鞭策警醒。”
楊必武為人謙和,可一搞科研就“變臉”。
一次,某型導彈裝備進行質量評估和效能檢測,楊必武作為現場負責人仔細觀察每個細節。突然,他發現一個部件的外觀尺寸誤差超過幾毫米,當即叫停。
“對於這麼大的裝備車,幾毫米相當於萬分之一,沒啥大事的。”對方早聞楊必武的嚴苛,趕緊解釋。
“差了這萬分之一,哪來的萬無一失?”面對現場專家,楊必武反問。
單位開展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活動,楊必武帶頭響應,給自己和團隊定下“四不”規矩:不參加應景應酬性學術活動、不開展與打仗無關專案研究、不讓繁文縟節捆住手腳、不讓形式主義干擾科研。
楊必武開展創新研究。劉明松 攝
和楊必武一起戰鬥的韓鐵強記得,某型導彈效能改進研究,楊必武既當指揮員又當主攻手,可等到成果報獎的時候,他卻劃掉自己的名字。最終,該專案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看到同事高舉著證書,他高興得一個勁兒鼓掌。
這些年,隨著一個個青年骨幹不斷成長,楊必武帶領的創新團隊也不斷升級,被火箭軍樹為“十大礪劍堡壘”,多人被評為導彈專家、進入專家型人才方陣,完成科研專案上百餘項,獲得20餘項國家專利。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