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必武(右二)下部隊調研瞭解科研需求。劉明松/攝
楊必武潛心科研攻關。劉明松/攝
火箭軍某部副所長楊必武一頭短髮,顯得精幹利落,說話語速快得像崩豆,走路風風火火,一有空就喜歡鑽進實驗室或辦公室加班。
從事科研工作以來,楊必武主持和參與完成40多項科研課題,其中10項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他參與研製的武器裝備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中驚豔亮相,令世界矚目。
一身闖勁兒
楊必武負責研究武器裝備,每次裝備定型前,都需要在各種氣象條件下進行測試。他帶著團隊在盛夏去南方尋找“高溫”,在冬天到北方等“極寒”,一輪測試要進行一整年。
有一年冬天,楊必武帶隊到北方進行裝備測試,當地氣溫總是離理想溫度“差一點兒”。團隊中有人勸他差不多就行了,楊必武卻堅持“不到標準不開工”。他們在當地等了一個多月,直到氣溫驟降,抓緊冒雪出門,終於完成了測試。
後來,楊必武聽說有一種製造各種氣象條件的系統平臺。他立刻聯絡、走訪考察。如今,試驗時間大大縮短。
在楊必武看來,關乎“鑄劍”的事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研究‘劍’也研究‘劍術’,要讓裝備能夠適應現代戰爭的多種需求。”楊必武解釋說。
那一年,經歷11年本碩博連讀,從軍校畢業的楊必武來到火箭軍某部。那時他已發表過27篇論文,授權4項發明專利,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
這個帶著滿身光環的科研“苗子”一進來就顯示出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兒”。單位交給他的第一個課題是野戰條件下人工消霧技術研究,這在當時是大難題,很多同事都認為“毛頭小子哪能幹這個”,楊必武卻二話不說接下了任務。
他用半年時間跑遍國內幾座“霧城”採集資料,向氣象部門求教取經,還專門去基層部隊瞭解對裝備的需求。半年後,科室主任趙敬民看完他的課題報告,連聲稱讚“有思路對策、有資料支撐、有裝備構想,雖說按現有手段難以實現,但就喜歡年輕人這股有想法、有辦法的拼搏勁兒”。
“要敢於做困難的事”
從那以後,“毛頭小子”楊必武便在科研這條道路上一路“闖”了下去。他帶導彈發射車上高原戈壁,透過反覆試驗突破多項“瓶頸”技術,讓導彈戰車效能大幅提升。
為解決大型裝備野外搶修難題,楊必武運用前沿技術,花了幾年時間研製出某型裝置,一舉攻克難關,成果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做科研,就是要敢於做困難的事。”在單位,楊必武是出了名的“執著、有韌勁兒”。大家都知道,難題交給他準沒錯,因為他“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有一年發射演練覆盤,發現裝備故障大多出在地面裝備。領導幾經研究論證,決定運用科技創新手段改進地面裝置效能,但苦於當時地面專業人才稀缺,誰來帶隊成了難題。
楊必武聽到訊息,不等開會動員就主動請纓,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上任第二天,他就帶著團隊出發了。他們去高原深山考察,走訪基層部隊,用大半年時間對演練中暴露的“故障點”全面覆盤,終於找到問題所在。
為了專心完成這項課題,楊必武乾脆讓出了某型號導彈副總師的頭銜,帶著幾個年輕骨幹鑽研起地面裝備。
4個多月的時間,他們開展了700多次測試,對比分析20餘萬條資料,終於形成研究成果。在隨後的發射演練中,多型導彈武器裝備亮劍試鋒,由楊必武帶隊改進的地面裝備完好率大幅提升。
“只要戰場需要,用得上,就是值得的,個人的名利得失都是小事。”楊必武說。
科研創新中,楊必武非常注重技術的實用性。凡是他覺得有用、實用的技術,都希望拿來試一試。他曾提出利用某項技術改進導彈發射車底盤,觀點一出遭到一些人質疑——新技術未推廣,安全風險大。
他並未放棄。走訪了一家又一家單位,最終找到一家單位合作攻關。他們很快做出第一臺樣車,一經問世便引起重視。看到諸多安全問題被楊必武一一解決,大家終於認可了他的方案,第二年課題順利立項。
“科研是件需要堅持不懈的事。選定一個方向,然後堅定地走下去就好。”楊必武說。
在另一個專案研究中,他又帶領團隊進行60多次會商、40多輪修案,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經歷全天候多地域考驗,成果最終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從提出科研設想到課題結項,這條路楊必武一走就是10餘年時間。團隊成員吳金才多次說過,“如果有一次想要放棄它,就不會有後來的成果”。
服務部隊戰鬥力提升,楊必武從沒想過放棄。由他主持參與完成的40多項科研課題中,有不少專案都是“馬拉松”課題。他常說,“時間是科研的記賬本”。遇到團隊中急於求成的年輕人,他總會勸道,“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極致,剩下的等著機遇到來就好”。
吳金才覺得,楊必武是典型的“甘於坐冷板凳”的科研人。楊必武的大多數成果不為人知,但他不在意這些,甚至還在一次成果報獎時,特意劃掉了自己的名字,為的是“讓年輕人出頭”。
他更在意科研上的進展,每一點小的突破都能讓他高興很久。他“斤斤計較”自己為課題研究的付出,還特意算過一筆賬。“我每天比別人多幹半小時,加上週末,1周就能比別人多幹1天。這要是1年、10年,能多幹多少啊。”楊必武洋洋得意地說。
“差一點兒都不行”
楊必武曾作為現場負責人參加一次某型導彈裝備質量評估和效能檢測,在現場“死盯”每個細節。發現一個部件的外觀尺寸誤差超過幾毫米後,楊必武當即叫停,要求重新改進製作。
“這麼大的裝備車,幾毫米只是萬分之一,沒啥大事的。”對方想向楊必武“說情”,卻被他當場懟了回去。
“差一點也不行!差了這‘萬分之一’,哪來的‘萬無一失’?”楊必武毫不留情,一口氣接連指出了幾處“不合適”。
為了一條裝備試驗的標準,楊必武和人拍過桌子。那一年,楊必武組織公開招標,遴選最優裝備,多家單位帶著裝備前來參與招標。面對信心滿滿的“應試者”,楊必武將標準定得極為嚴格,一項項進行篩查。每一項比完,楊必武現場打分。有人被篩選出局不服,前來理論,楊必武就拿出一條條資料,讓每個人心服口服。
在楊必武看來,儘管實驗室與戰場不同,但只要穿著軍裝,科研人員的血性就和戰鬥員是一樣的。他的團隊有一句“三敢”口號:敢擔當、敢較真、敢突破。
儘管從事的是創新研究工作,但楊必武的實驗室離“戰場”並不遙遠,他見證過無數次導彈發射。那年,剛來某部的楊必武第一次觀摩導彈發射,沖天的火光和磅礴的場面讓他震撼不已。隨著科研逐步深入,楊必武的“激情”變成了坦然與自信,“我知道我們的裝備沒問題,備戰打仗部隊大可放心”。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閱兵式上,威武的導彈方隊在天安門廣場受閱,楊必武參與研製的武器裝備精彩亮相,讓世人矚目,“東風快遞,使命必達”成為網路上熱議的話題。
提起那一刻,楊必武平靜地笑著說,“為大國鑄長劍,讓我們的軍隊有底氣亮劍,這不就是我們從事科研的意義所在嗎?”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