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我們的汽車工業文明裡程碑創新的盤點話題,透過前面兩期的總結,我們知道了人類百年汽車工業發展過程中很多偉大的發明,,例如ESP系統的應用、ACC自適應巡航的應用,大家不難發現德國車廠,尤其梅賽德斯.賓士是最喜歡搞創新發明的廠商,而且賓士的這些創新都屬於高難度的工程專案,為近代人類汽車提升安全性、駕控性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讓冷冰冰鋼鐵製造的汽車飽含了科技含量和人文關懷,下面言歸正傳看看第三集都有哪些大開腦洞的發明創造吧!
1.首款配備HUD抬頭顯示系統的車型-奧茲莫比Cutlass Supreme(1988)
將重要車輛資訊最直觀的反饋給駕駛員,這種設計源自軍用航空領域,早在1940年HUD顯示系統就應用在軍用戰鬥機。汽車領域首先研發該系統的是美國通用,該專案由GM Hughes Electronics公司負責,在限量版的奧茲莫比Cutlass Supreme Convertible Indy 500 Pace Car上率先搭載了該系統,該車只生產50臺。
1990年,HUD抬顯系統作為選配專案出現在奧茲莫比Cutlass Supreme轎車上,它主要用於顯示車速。如今,哪怕是再便宜的家用轎車,大機率都能看到HUD系統的存在,這項科技的確有效降低了行駛過程中的事故發生率。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駕駛員視線離開道路的時間超過2秒,發生事故的機率就會增加1倍,2秒聽起來好像不長,但是如果車速達到120km/h時,車輛行駛過的距離大約是12輛汽車車身的長度。
2.首款配備自動防滾架的車型-梅賽德斯.賓士SL(1989)
長期以來,政府監管機構一直擔心敞篷車在翻車時,車內乘客將面臨更嚴重的傷害(缺乏頭部保護措施)。在美國,因為全面禁止毫無頭部保護措施的敞篷汽車上市銷售,導致保時捷不得不開發911 Targa車款(原來是被逼的)。梅賽德斯.賓士在推出R129世代的SL跑車時,正面應對了這個棘手問題,一個足以支撐整車重量的橫杆被隱藏於座椅後方,當感測器檢測到即將發生的翻車,該橫杆能在0.3秒內彈起,無論你為當時的SL選配的是帆布軟頂或者是可拆卸硬頂,自動防滾架都會臨危受命。
3.首款帶油箱位置顯示箭頭的車型-福特Escort(1989)
1989年,福特在Escort以及旗下品牌水星的Tracer車型引入了儀表盤油箱位置箭頭的設計,三角箭頭的指向代表了油箱位於車身左側還是右側,該設計的發明者是Jim Moylan,促成他做這次發明的原因是自己在傾盆大雨時想給汽車加油,卻不知道應該往哪一側加註,但自己又不方便下車觀察油箱位置。
4.首款配備彈出式尾翼的車型-藍旗亞Thema(1986)
現在很多高效能跑車都自帶原廠的彈出式尾翼,例如布加迪、邁凱倫、保時捷CGT這樣的車款,但是業界首次應用該項設計的車型是義大利藍旗亞Thema 8.32車型,8.32寓意了它搭載是32氣門8缸發動機,這款源自法拉利308的V8發動機只有212hp(馬力),比售價低得多的四缸Thema 2.0 Turbo的185hp高不了多少。
5.首款搭載柴油微粒過濾器的車型-梅賽德斯.賓士300D(1985)
美國加州長期以來致力於立法保護空氣環境,州政府在這一舉措上一直領先全球。1985年,隨著W123世代的賓士E級轎車接近退市,賓士在其300D柴油車型上引入了柴油微粒過濾器(DPF),但是該系統僅在加州提供,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300D是沒有該配置的。而且當時的DPF並不穩定,導致賓士沒過多久就棄用了,15年後的2000年,法國標緻在607 2.2HDi柴油車型上引入了具有再生能力的DPF,效果可謂gáng gǎng的,如今無論歐洲還是美國市場,所有在售的柴油車款都必須搭載DPF。
6.率先應用停缸技術的車廠-美國通用
1905年,名為Sturtevant的美國波士頓車廠製造了人類第一款氣缸停用系統的車型,但公司太短命,在1907年就倒閉了,當時他們設計的停缸技術可以讓6缸發動機關閉3個氣缸。73年後,燃油價格飆升激發了凱迪拉克在1981年向旗下幾乎所有車型勇敢的制定了停缸技術的啟用標準,當時的V8-6-4這一名稱可以直觀的看出發動機可在8缸、6缸和4缸狀態隨意切換,但由於當時電子科技的落伍,無法支撐如此複雜的變缸系統執行,許多經銷商私底下告訴車主,不要啟用停缸系統,否則發動機會出故障,建議車主們一直使用V8狀態執行,所以該系統在問世1年之後也草草收場。
7.首款柴油渦輪增壓轎車-梅賽德斯.賓士300SD(1978)
這個發明聽上去很難觸動我們的神經,但是當你瞭解歐洲乘用車市場柴油車型和汽油車型各佔半邊天的格局已經好幾十年了,就會驚歎這項發明的高瞻遠矚。首先柴油發動機的熱效比汽油機高很多,但是受制於引擎轉速的先天短板,梅賽德斯.賓士首次在W116世代的S級轎車上推出了柴油渦輪增壓技術,300SD就成為世界首款搭載柴油渦輪增壓的乘用車。賓士推出該技術也是為了應對美國市場飆升的油價,因此300SD僅在美國銷售。
它搭載了一臺3.0L直列5缸發動機,儘管有渦輪增壓的加持,但馬力僅為111hp,到1980年為止,賓士共計在美國售出了28634輛300SD,在推出W126世代的S級轎車之後,柴油版車型獲得了更強勁的發動機,但它仍僅限於在美國銷售,截至1985年下市。
8.開始大面積應用安全氣囊的車廠-美國通用(1974)
工程師John Hertick在1952年發明了安全氣囊,但直到18年後的1970年,這種輔助約束系統才被廣泛應用。通用汽車是率先在1974年大面積使用安全氣囊的車廠,在全尺寸的別克、凱迪拉克、奧茲莫比車型上都可以看到這項配置,配圖為1974年的奧茲莫比Toronado。
9.首款搭載牽引力控制系統的車型-別克Riviera(1971)
別克在1971年的Riviera上推出了牽引力控制系統,雖然當時這套系統的效能遠不如現在的汽車所搭載的牽引力系統強大,這套系統名為MaxTrac,它使用安裝在車輪的感測器來檢測前輪轉速,並使用安裝在變速箱的感測器檢測後輪轉速,依靠微型電晶體計算機來對比前後輪轉速,如果發現後輪轉速明顯快於前輪,則計算機會降低發動機的輸出。駕駛者可以在儀表板上開啟或者關閉該系統,別克也在1972年1973年的部分車款應用了MaxTrac。
10.首款配備高位剎車燈的車型-奧茲莫比Toronado(1971)
1920年代,汽車的剎車燈還需要單獨手動操作,這簡直是反人類的設計。交通事故中,追尾是最常見的事故之一,在高速行駛時後果可能更嚴重,研究表明,伴隨制動動作同步亮起的後剎車燈可以有效減少追尾事故。1968年,福特雷鳥提供了輔助剎車燈作為選裝件,該燈位於後窗兩側。1971年奧茲莫比Toronado在後備箱上安裝條形剎車燈,這也就是汽車領域首先推出高位剎車燈的品牌。1985年9月,美國立法規定所有的在售新車必須配備高位剎車燈,歐盟在1998年也開始制定了同樣的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