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身體略有小恙,和股市無關,文章簡單點。
身體很難受,躺床上的時候就在想,嘿,浮虧個幾十、幾百萬算啥,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而且這些錢本來也不是我的,也是前幾年撿的別人的,只是短期還回去點罷了。
這裡用「撿」這個詞我覺得沒啥問題。2018年到2020年疫情,股市大跌之時,大把的人爭相拋棄拋棄這些廉價籌碼,求著別人接手。
當年真的就是撿破爛了
這讓我想起了那個炒股和尚的故事:
熊市裡,股市哀鴻遍野,再便宜的股票也無人問津。某悲天憫人的和尚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你們不要就給我吧。」
到了牛市,股民爭著高價買入,和尚說:「你們要就都給你們吧。」
結果,很想賺錢的股民個個虧錢,不想賺錢的和尚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實際操作時並沒有那麼簡單。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是上交所用內部資料分析了2015年不同財富層次股民的表現。
結論是啥呢?
散戶(這裡用窮人表示)在剛開始下跌的時候就開始抄底,越抄越跌,越跌越炒,但到最後是信心全無。等散戶說我不玩了,清倉了,股市反而就見底了。
富人也抄底,但他們會等到估值足夠合理,才開始抄底。富人也沒有所謂的內部訊息,他們抄底的時候股市還跌,甚至又跌了小半年,但他們堅持了下來,一直抄到最底的底。
2015年前後那會兒富人和窮人的操作大致如下。
所以,問題的關鍵倒不是在恐慌的時候買入。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而是市場到底有多恐慌,估值合理了嗎?
下圖是2014年至今,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跟當年做個對比,你會發現,基本上到了富人抄底時刻。
慢著,指數成分股是有調整的。2015年那會兒,指數里5~10倍PE的金融地產是第一大持倉。現在呢,15~40倍PE的消費、醫藥、科技才是指數大頭。
就比如去年,寧德時代等一批創業板公司集體進入指數,導致滬深300的估值被動抬高(下圖紅圈處)。
換言之,即使調入了估值相對較高的消費、醫藥和科技,但今天滬深300的估值還是跟當年富人抄底時差不多。可見滬深300的估值已經足夠低了。
所以,前面那句話我要稍作修正一下:不應該說「基本上到了富人開始抄底時刻」,而應該說「絕對到了富人開始抄底時刻」
不過,我也知道,有些看空性質的留言很有迷惑性,比如他說什麼呢:「好些消費、醫藥和科技股都漲5~10倍了。股市肯定還要跌」。
真的如此嘛?我隨便拿個醫藥股來看看。
2018年大熊市底部,長春高新74塊。2021年最高漲到522塊,確實翻了7倍。
可問題是,接下來這個公司下跌了70%,現在股價只有169塊。相較於2018年超級熊市的最底部,股價也僅僅翻了1倍而已。
在此期間,該公司的利潤卻從8億(2018年3季度扣非歸母)上升到了32億(2021年3季度)。現在PE只有17倍。
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說帶量採購會影響以後的利潤。那要我說,帶量後即使利潤損失一半,但量的增長大機率超過1倍。
當然,這些屬於細節問題,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所謂的醫藥消費科技漲了5~10倍這樣的看空理由遠不能站住腳。
事實上,經過持續的調整,現在的中證消費指數相較於2018年超級底部也僅僅是漲了1倍。
至於唯一漲了很多倍的新能源。新能源指數整體PE不到50倍,在滬深300的佔比不超過10%,你覺得影響有多大呢?
更何況還有那麼多低估的金融、地產和建築公司。
最後說一下,如果跌到疫情底那種估值,滬深300還有多大下跌空間?
從疫情底(2020年3月23日)到今天,滬深300漲了31%。其中,16%來自於盈利(兩年,平均每年8%左右),還有15%來自於估值上漲。
所以,即使跌到疫情底,滬深300的下跌空間為15%。中證500指數的結論也差不多。
還記得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美聯儲瘋狂降息。很多人看美聯儲直接降息到0,於是很恐慌,說經濟完了,人類完了,股市要完。
當時的文章還在這,《再跌就是極好投資機會[03月16日]指數估值表》。截圖如下:
當年降息你也慌,現在加息你也慌。所以,到底是慌什麼呢?如六能慧祖所言,「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我想,導致大部分人恐懼、想無腦賣出、不敢加大定投壓低成本的,不是股市本身,而是下跌帶來的非理性思考。
事實上,當年那篇文章之後,全球又跌了一週,進入極好投資機會,我們加大力度多投了幾次,隨後迎來了超級大反彈。
最後報一下股市投資機會:「較好+」(2020年3月疫情底是「極好」)。
格雷厄姆指數:2.11(我們這持續降息,導致格雷厄姆指數有所偏差。即使考慮到後面的加息,以及企業利潤增長,現在的格指也有1.96)。
定投金額:中大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