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眾裡尋它千百度——系外行星探測方法簡介

近年來系外行星探測研究成果頗豐,在《終結地球孤獨時代》系列文章中李海寧老師已為大家介紹了三種系外行星探測的主要方法。1995年,瑞士天文學家梅耶(Michel Mayor)等人利用視向速度法監測一顆“擺動”的恆星,發現了第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公轉的系外行星-飛馬座51b(參見:終結地球孤獨時代 | 熾熱的木星和擺動的太陽),這項發現在2019年榮膺諾貝爾物理學獎。視向速度法在系外行星探測研究中應用非常廣泛,透過這種方法目前已經發現899顆系外行星(截止2021年11月26日) [1]。隨著天文望遠鏡觀測精度的提高,目前尋找系外行星效率最高的凌星法異軍突起(參見:終結地球孤獨時代 | 行星捕手開普勒),已經發現了3444顆系外行星(截止2021年11月26日)[1]。除了以上兩種間接探測方法外,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成像技術的“黑科技”也逐漸應用在系外行星探測當中。大口徑望遠鏡提高了闇弱目標的探測能力,讓直接觀測系外行星成為可能(參見:終結地球孤獨時代 | 技術革新腦洞大開)。目前利用大口徑望遠鏡直接觀測發現的系外行星共有54顆(截止2021年11月26日)。[1]

不同的探測方法針對不同大小及與主星不同相對位置的系外行星各具優勢,也各有侷限。例如凌星法只能發現主星周圍軌道存在掩食現象的行星,這些行星軌道傾角(公轉軌道法線傾角)較大,容易形成選擇效應。想要尋找不存在週期性掩食的系外行星,就需要根據它們的特點採用合適的探測方法。下面我們來介紹其他幾種頗具特色的系外行星探測方法,它們發現行星數量雖然不多,但各懷絕技。

作為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分支,天體測量學也很早就應用於系外行星的探測,透過監測系外行星引力作用造成主星的位置變化來尋找它們的存在。天體測量法不受限於行星的軌道傾角與軌道半徑,雖然探測效率較低,但可以用來尋找距離主星較遠的系外行星,並精確測定這些長週期系外行星的軌道引數與質量。目前正在執行的蓋亞衛星(Gaia mission)已經釋放了大量高位置精度觀測資料,我們有機會從中發現更多長週期的類木行星和類太陽系行星系統[2]



圖1. 左圖:天體測量法示意圖,右圖:蓋亞衛星(圖源:ESA/ATG medialab)

前面我們提到了飛馬座51b這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系外行星,但它卻不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1992年,波蘭天文學家沃爾茲森(Aleksander Wolszczan)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Arecibo radio telescope)監測脈衝星PSR1257+12後發現,這顆脈衝星也存在週期性的“搖擺”,後續的觀測證明了這顆脈衝星的周圍有三顆行星,其中質量最小的一顆僅為0.02倍地球質量,在當時引起了轟動)[3]。這種監測行星造成系統內其他天體的軌道週期、脈動週期,或者相對位置等物理特徵週期性變化的方法叫做計時法,它同樣可以發現行星系統中其他未知的行星。在無垠宇宙中,像我們太陽這樣單獨的恆星並不是大多數,很多恆星都像《三體》中描繪的一樣,是以雙星或多星形式存在的,而雙星周圍也可能存在行星,但這類行星的軌道正如三體問題一樣複雜多變,難以探測。我們同樣可以利用計時法,探測行星對雙星繞轉週期的影響,發現它們的蹤跡。



圖2. 第一顆系外行星PSR1257+12 b, c, d被發現後的新聞報導(圖源:網路)



圖3. PSR1257+12 b, c, d三顆行星藝術圖(圖源:NASA/JPL-Caltech)

在距離主星較遠的位置,也可能存在一類“流浪”行星,它們引起主星視向速度的變化微乎其微,從地球角度來看,也難以觀測到掩食。但我們依然可以透過“碰運氣”的微引力透鏡法去尋找它們的身影。根據廣義相對論,大質量物體會造成附近時空的彎曲。行星雖沒有恆星或星系那樣巨大的質量,但也能引起周圍小尺度時空的彎曲。流浪行星在宇宙中“漂泊”,當它恰好從觀測者和遠處的一顆恆星之間經過時,由於這顆系外行星引起的微引力透鏡效應,觀測者會發現這顆恆星的光隨著系外行星的經過而呈現短暫變亮過程[4]。當地球上的望遠鏡觀測這顆恆星時恰好捕捉到被微引力透鏡偏折的星光,會發現目標星變亮。由於流浪行星的位置會不斷改變,因此增亮的過程一般不會重複出現,是一項具有挑戰的任務。目前透過微引力透鏡法發現的系外行星共120顆(截止2021年11月26日)[1]。



圖4. 行星與主星形成微引力透鏡的幾種情況:(a)前景恆星(紅)從遙遠的背景恆星(黃)與觀測者之間經過時,前景恆星偏折背景恆星的星光,觀測者可以看到背景恆星變亮;(b)前景恆星周圍存在距離較近的行星(棕)時,除了看到前景恆星引起的背景恆星增亮外,還可能看到行星引起的引力透鏡效應產生的另一個“突起”;(c)前景恆星周圍的行星距離較遠時,二者引起的背景恆星增亮很可能不會同時出現(出現的時間可能相差數年),可能只看到其中一種,而前景恆星和行星引起的背景恆星增亮都能被觀測到的情況較為罕見(d)獨立的流浪行星也可能會造成背景恆星小幅度增亮[5]

隨著人類探測技術的發展,不斷有新的系外行星的探測方法、更高精度的探測裝置和設計更加巧妙的探測計劃湧現。科學家們正藉助這些方法和裝置發現更多的系外行星及候選體,多個探測計劃也聚焦於系外行星自身及其大氣性質的精細探測和研究,人類離發現下一個宜居家園又近了一步。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觀天者說!

參考文獻:

1. Gaia Collaboration. et. al., A&A, 2016, 595, A1.

2. https://exoplanetarchive.ipac.caltech.edu/

3. Wolszczan, A., Frail, D. A. Nature, 1992, 355, 145

4. Mao, S., Paczynski, B., ApJL, 1991, 374, L37

5. Wambsganss, J., Nature, 2011, 473, 289.

主創簡介:王佳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讀博士生,主要從事太陽系外行星觀測與研究。

文稿撰寫:王佳琪

文稿編輯:趙宇豪

[ 責編:蔡琳 ]

分類: 財經
時間: 2022-01-24

相關文章

百度造芯背後 , 是國產自研AI晶片的一個關鍵節點

百度造芯背後 , 是國產自研AI晶片的一個關鍵節點
不久前 ,百度成立一個獨立的AI晶片企業籌集資金,在我們看來,百度造芯背後,是國產自研AI晶片在2021年迎來一個關鍵節點,量產出貨上到第一個臺階,今年百度在造芯上,都是大動作. 成為了百度要考慮的事 ...

混搭出奇蹟,自動駕駛AI晶片上演架構之爭

混搭出奇蹟,自動駕駛AI晶片上演架構之爭
編者按: 經歷了2016-2019年的野蠻生長期,2019的洗牌期,自動駕駛走入了發展新階段.谷歌Waymo.百度Apollo.特斯拉.英偉達.Mobileye等行業領先企業技術不斷迭代,場景化應用落 ...

RISC-V強攻AI晶片市場

RISC-V強攻AI晶片市場
來源:內容來自「The Next Platform」,謝謝. 越來越多的大大小小的供應商正在努力為人工智慧工作負載製造處理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是自動化和分析的關鍵推動因素,它們在跨越本地資料中心.公 ...

百度自主研發的7nm崑崙AI晶片實現量產

百度自主研發的7nm崑崙AI晶片實現量產
據悉崑崙2晶片基於百度公司自研的第二代XPU架構,採用7nm製程,相比一代效能提升2至3倍,將在自動駕駛.智慧交通.智慧助手等多領域,打造百度應用. 特別需要為百度點讚的是,崑崙AI晶片擁有自主研發的 ...

興業證券:AI晶片是智慧汽車大腦 看好AI晶片及相關產業鏈
每經AI快訊,興業證券指出,AI晶片是智慧汽車大腦,將隨著高級別智慧駕駛的滲透大規模上量,是十年近15倍的智慧車黃金賽道,看好AI晶片及相關產業鏈.當前主流廠商智慧升級進入硬體預埋的裝備競賽階段,具備 ...

國產晶片發威,跑分超42萬!展銳展示旗下6nm 5G晶片
展銳舉辦技術峰會,帶來了多款 5G 技術和晶片,其中一款 6nm 5G新晶片很吸引眼球.展銳表示,這顆 6nm 5G 晶片已經能夠達到業界主流中高階 5G 智慧手機的效能水平,得分接近43萬分,大概是 ...

獨家|壁仞科技首款AI晶片在臺積電流片,全球面積算力最大
澎湃財訊 10月8日,澎湃新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通用智慧晶片初創企業壁仞科技的首款晶片BR100流片,正式在臺積電開始生產.BR100為目前全球面積最大.算力最大的人工智慧晶片. 壁仞科技創立於201 ...

阿里、百度去天津,聯手投了一家國產晶片主力軍
阿里與百度,同時入股了一家晶片公司. 天眼查資訊顯示,飛騰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百度關聯公司達孜縣百瑞翔創業投資管理 ...

2016年的房地產“神預言”,13條必經之路,中國已走完大半

2016年的房地產“神預言”,13條必經之路,中國已走完大半
5年前關於地產的天涯論壇"神貼",正在一個一個實現! 01 房地產的神預言 近期,有一個關於中國房地產的神預言火爆全網. 原貼是2016年9月,有人在天涯論壇上預測國家對於房地產的 ...

三星“放棄”造車,2000億美元主攻晶片/智慧汽車增量部件

三星“放棄”造車,2000億美元主攻晶片/智慧汽車增量部件
一邊造車,一邊提供零部件,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需要權衡利弊.近日,三星電子披露,決定出售雷諾三星汽車19.9%的股份,以徹底結束成為一家汽車製造商的夢想. 去年,三星汽車和雷諾三星汽車簽訂了商標 ...

國產晶片獨角獸估值130億,實現從0到1的突破,設計出2款晶片

國產晶片獨角獸估值130億,實現從0到1的突破,設計出2款晶片
眾所周知,百度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力多年.作為百度自研的AI系列晶片,崑崙晶片也引起了頗多關注. 在9月15日舉行的百度科技沙龍上,百度再次詳細介紹了崑崙晶片的研發程序以及國內AI晶片的發展. 據悉, ...

內蒙再打擊虛擬貨幣“礦場”,礦機公司們的轉型之路走得怎樣?
上週,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佈了"關於清理虛擬貨幣'挖礦'政策機制研究專案中標結果".據瞭解,該研究專案目的是透過技術手段,持續分析和發現在內蒙古秘密進行的虛擬貨幣挖礦場地 ...

SoC晶片研究框架

SoC晶片研究框架
文章首發-公眾號:鑽石研報.來源:方正證券 [概述]: SoC(System on Chip)即片上系統,是智慧裝置的大腦,是將系統關鍵部件整合在一塊晶片上,可以實現完整系統功能的晶片電路.可具有MP ...

AIoT周看點|AI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報告發布 極視角完成億元C2輪融資

AIoT周看點|AI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報告發布 極視角完成億元C2輪融資
---一週看點--- <新一代人工智慧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釋出 國家工業資訊保安發展研究中心9月11日在北京釋出<新一代人工智慧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該報告從新一代 ...

浪潮新版AIStation重磅登場 AI全棧硬核實力再上層樓

浪潮新版AIStation重磅登場 AI全棧硬核實力再上層樓
9月17日,在蘇州舉行的第四屆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AIExpo2021)上,浪潮釋出新版AIStation人工智慧推理服務平臺,為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應用提供強大的服務管理支撐,並可統一高效排程 ...

小米領投、估值近20億美元的自動駕駛晶片“獨角獸”來了

小米領投、估值近20億美元的自動駕駛晶片“獨角獸”來了
01 黑芝麻智慧宣佈完成兩輪融資,小米領投,估值近20億美元 黑芝麻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宣佈,今年已經完成數億美元的戰略輪及C輪融資,兩輪融資後,公司估值近20億美元,正式步入超級獨角獸行列. 黑芝麻智慧 ...

最前線丨壁仞科技首款通用GPU流片,採用臺積電7nm製程
36氪獲悉,壁仞科技宣佈其首款通用GPU"BR100"正式交付臺積電生產.這一晶片採用了臺積電7奈米的製程工藝,已進入流片階段,預計將在明年面向市場釋出. 據瞭解,"BR ...

汽車智慧化專題研究報告:算力軍備競賽帶來產業端機遇

汽車智慧化專題研究報告:算力軍備競賽帶來產業端機遇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興證券) 1. 電動化開啟汽車智慧進化之路 1.1 內燃機時代電子電氣架構不斷更迭 早期 E/E 架構研發較為容易,主要由 Tier 1 負責.電子電氣架構簡稱 E/E 架構,有 ...

嘉楠科技的近憂與遠慮

嘉楠科技的近憂與遠慮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在美國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之下,大通脹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方式在全世界蔓延.在此背景下,擁有資產的機構和富人們都開始尋找全新的投資渠道以提升其資產價值,作為一種總量有限的數字貨幣- ...

小科普 | 市面上的高顏值NAS有哪些?

小科普 | 市面上的高顏值NAS有哪些?
NAS固好,盤位需多.價格太高,籌措不定.便宜礦渣,樣子醜拒.多盤位NAS不僅硬碟成本高,NAS盒子本身就很貴,動輒幾千塊, 對於很多人家用來說,只是存存照片.放放影片監控.當個遠端私有云什麼的,找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