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短短半個月時間,越南北部基本被全部攻克,達到戰略目的後,解放軍有些退回國內。
然而,猛烈的教訓,並未讓越南服服帖帖,趁我軍邊防主力部隊回國之際,他們又趁機侵佔邊界部分高地、山頭,大修工事,企圖與解放軍對峙下去。
面對這種局面,我方沒有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而是把這裡當做練兵場和新式武器的實驗場,各軍主力,紛紛調到這裡鍛鍊。
1984年4月,雲南軍區發起兩山戰役,這是1979年之後,中越邊境最大的戰事,對於許多入伍不久的新兵,也是難得的鍛鍊機會,因此,許多年輕戰士紛紛請求參戰,前往前線為國殺敵,今天故事的主角胡興龍、方海鷹便是如此。
胡興龍與方海鷹,都是安徽銅陵市銅陵縣人,1983年年底,二人穿上軍裝,前往雲南軍區服役,很幸運,他們進入同一個師同一個偵察連。
在接下來的訓練中,胡興龍與方海鷹互幫互助,感情更近一步,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兩山戰役打響後,二人於這年7月,又一起奔赴雲南麻栗坡前線,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二人表現都很出色,也都受到過部隊嘉獎。
很快,時間來到1985年2月8日,這天夜裡,胡興龍和方海鷹所在的部隊,接到一個重大任務,危險性極高,這讓一向活潑開朗的胡興龍,也沉默了下來。
夜深人靜的時候,二人來到營地的一個小山坡,在一顆木棉樹下,胡興龍對方海鷹說了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兄弟,這次戰鬥你我隨時可能一腔熱血灑邊陲,我有個建議,誰若有幸活著回去,誰就去犧牲者的家做兒子,伺候老人一輩子!”。
戰士上前線打仗,為國盡忠,大部分人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爹孃,害怕以後沒有機會盡孝,父母無人贍養,胡興龍的這一提議,也說到了方海鷹的心上,方海鷹當即表示同意,為表示鄭重,二人還寫下了血書。
很快,二人所在的偵察連開始行動,深入敵後15公里的公路上抓捕俘虜,起初,任務進展還算順利,但沒過多久,在新街、南登,偵察連被越軍發現,雙方展開交火,不久,越軍增至千人,封鎖道路,胡興龍等人被圍困。
即便敵眾我寡,他們仍堅持3晝夜,於第三日夜間,成功突圍。
突圍後,卻發現有幾名士兵失蹤,於是,在排長、指導員的帶領下,胡興龍等人回去救戰友,很不幸,他們被越軍發現,再次被包圍,為掩護排長、指導員突圍,胡興龍與班長餘斌以一顆大樹為掩體,開槍吸引越軍火力,接連擊斃十餘名越軍。
然而,他們也被越軍逼到了一個懸崖邊兒上,更不幸的是子彈告罄,沒了戰鬥力。
便在這緊要關頭,二人從容砸毀武器,與越軍展開肉搏,搏鬥中,胡興龍死於越軍亂槍之下,年僅21歲,而班長餘斌,也拉響最後一個手榴彈,與數名越軍同歸於盡。
在這次戰鬥中,方海鷹也有不錯的表現,榮立三等功,可當他聽說胡興龍戰死的訊息後,立功的喜悅蕩然無存,只剩無盡的悲痛。
在立功之後,組織立即將方海鷹提升為黨員,並打算把他送到軍校深造,然而,方海鷹卻拒絕了,因為他知道,自己提幹後,大機率會留在部隊,若是這樣,就無法兌現對胡興龍的承諾。
思來想去,在前途與承諾之間,他選擇了承諾,選擇了替戰友盡孝,於是,找到部隊領導,說出來自己想要轉業回鄉的想法。
1985年5月,胡興龍被追認為烈士,並追記一等功,8月,轉業後的方海鷹回到了老家銅陵,成了當地發電廠的一名職工。
回到老家的方海鷹,第一件事兒,就是找到父母,說出了自己與胡興龍的約定。
方海鷹的父親,也是一位退伍老兵,對於兒子的做法,是讚不絕口,只是他的母親有些惋惜,覺得大好前途,就這樣被兒子給錯過了。
可方海鷹,卻是一點兒也不後悔,他對母親說:“媽媽,我活生生地回來了,毫髮未損,胡興龍是獨生子,再也回不來了,他們二老心中的痛誰來安撫?您生養了我們兄弟四個,就當少養了我一個……”。
告別父母后,方海鷹去了胡興龍家中,一見胡興龍的父親,便跪下來叫爸爸,然後說出了自己和胡興龍之間的承諾。
對於方海鷹的舉動,胡興龍的父親很感動,但他卻拒絕了方海鷹的好意:“孩子,你能來看我們就足夠了,興龍地下有知也一定很欣慰,可做兒子我們實在承受不起啊……”。
雖然被拒絕,方海鷹卻沒有就此放棄,他永遠無法忘記,當自己拿出血書,胡興龍的父親嚎啕大哭的場景,這更加堅定了他替胡興龍盡孝的決心。
於是,他買了一輛腳踏車,往返於電廠和胡興龍家,幫著胡家打理家務,陪胡興龍的父母聊天。
當得知胡興龍的父親有老寒腿,痛得厲害的時候,連上廁所都需要人背時,他果斷地住到了胡興龍家,照料老人。
每到星期天,方海鷹也不回家,而是待在胡興龍家,替他們家幹農活,打豬草、插秧、犁地,什麼活兒重,就搶著幹什麼活兒,漸漸地,老人家也接受了這個“兒子”。
沒過多久,部隊傳來一個訊息,因胡興龍是烈士,根據相關政策,他的妹妹胡桂蘭也可以參軍,於是,胡桂蘭去了部隊,成了一名女兵。
胡桂蘭走後,胡興龍的父母更加孤獨,常常對著兒子的照片長吁短嘆,好在方海鷹時常幫助老人,這才給了他們一些欣慰。
胡桂蘭參軍後,也放心不下父母,時常回家探親,每次回家,都能看到方海鷹在自己家忙裡忙外,對於方海鷹的付出,很是感動。
也因此,在部隊的胡桂蘭,常常與方海鷹通訊,漸漸地二人熟悉,胡桂蘭對於這位大自己4歲的哥哥,漸生好感,並且大膽表達了自己的愛意。
很快,此事兒便被胡興龍的父母知曉,對於方海鷹與胡桂蘭的感情,二人自然舉雙手贊成。
1990年,胡桂蘭退伍,進入農行工作,1995年,二人喜結連理,方海鷹娶了自己戰友胡興龍的妹妹,從胡家的“兒子”,變為了女婿,此時,距胡興龍犧牲,已經過去9年。
成婚之後,方海鷹還是一如既往地孝順兩位老人,為了讓他們過得更舒心一些,他和胡桂蘭,還特意在城裡買了一套二手房,給老人居住。
成婚的第二年,方海鷹與胡桂蘭有了愛情結晶,兒子小鷹出身,這個孩子的到來,讓兩位老人開心不已,因為他與胡興龍長得很像。
雖然方海鷹和胡桂蘭將兩位老人照顧得很好,但在他們心中,卻無時無刻不思念著自己的烈士兒子。
2006年清明節,方海鷹回家,突然發現岳父岳母不在,問過之後,才知道他們去了離家不遠的笠帽山烈士塔,他便趕緊去找。
等找到岳父岳母,卻發現他們正在一位烈士墓前哭泣,這讓方海鷹心痛不已。
因為烈士塔離岳父岳母住的地方實在太近,只要開啟窗戶就能看到,於是,他在2007年,又重新為岳父岳母買了一套房子。
可即便如此,也無法讓岳父岳母停止思念兒子,於是,在2008年,他在戴帽山給胡興龍立了一座衣冠冢,並在這年清明節,帶著岳父岳母祭拜。
對著曾經戰友的墓碑,他淚流滿面,哭著道:“興龍,我兌現了木棉樹下的承諾……我們現在過得很好,總有一天,我會到我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看望你……安息吧,我的好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