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是我軍歷史上短時間存在過的一個番號,在紅軍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時,南京政府批了“第八路軍”的番號,1個多月後,又將該番號改為“第18集團軍”。由於當時我軍缺乏經費,部隊標識臂章臨時更換會帶來額外浪費,所以舊章沒有更換,只有新編制部隊的軍裝改為了“18GA”。除了番號的變換之外,八路軍在敵後作戰時也會積極汲取實戰經驗和教訓來改編自己。在這之中,八路軍的編制也發生了數次改編,最為有名的就是“大團制”和“小團制”的出現。
剛開始八路軍參加抗戰時,是以3個“國防師”的編制進行的。115師,120師和129師每師2個旅轄4~5個團。這些團是精華,所以也被稱為“主力團”。游擊戰術普及後,主力團便開始抽調精幹幹部去拓展新的根據地,招募新的部隊。由主力團幹部拓展出的新部隊被稱為“基幹團”。以電視劇《亮劍》為例,李雲龍最初率領的新一團就可以被稱為“基幹團”,它是129師386旅幹部李雲龍的帶領下搞出來的,軍官幹部也都是386旅調派。在精英幹部的帶領下,新一團逐漸形成戰鬥力。而在主力團和基幹團之後,地方民兵和游擊隊武裝為了統一管轄,也會成立“地方團”。
地方團的兵力在數百之間,擔負的任務就是配合主力團和基幹團作戰,積極動員群眾協助主力部隊戰鬥。百團大戰時期,地方團帶領群眾扒鐵軌,拆日偽工事,轉移日偽物資等,都起到了極大作用。而且,地方團對當地風土民俗頗為熟悉,區域內的敵我頑勢力及分佈,來源都很瞭解,主力部隊開進之後,地方團的同志能夠提供大量詳盡準確的情報。不過,由於地方團同志的裝備差,武器少,經常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所以無法獨立作戰。更重要的是,本著“一切繳獲要歸公”的原則,地方團同志繳獲了輕重機槍迫擊炮等先進武器時,都會移交給主力部隊,因為只有在主力部隊的手裡,這些武器的作用才會擴大。
到了1941年以後,受敵後作戰形勢的變化,尤其是1942年“五一大掃蕩”給我們做出的教訓,八路軍再次做出了調整,主要就是圍繞“精兵簡政”政策展開。這時期的編制開始實行“甲乙丙”制度。甲等團三營九連額員2000多人,具有完善的作戰能力,是承擔中高強度戰爭的主力。乙等團二營六連額員1000多人,是作為甲等團的補充,配合甲等團支援其它地區戰鬥。由於編制小,部隊靈活,所以經常用於內外線機動作戰和支援。乙等團則只有五六個連,主要針對一些日軍兵力較少或較弱的地區,開戰游擊戰構築根據地,逐步發展壯大後成為新的甲等或乙等部隊。實際上在1943年以後,和日軍交戰次數最多的,就是乙等團和丙等團。
而在甲乙丙制度的基礎上,八路軍透過新募集的部隊,又提出了大團制和小團制兩種部隊。大團是三營九連制的完整部隊,作戰能力強,是據點和炮樓日軍不敢惹的存在。而小團則因為只有三四個或五六個連,不設立營部,所以實力孱弱。考慮到敵後作戰不適合維持龐大編制部隊行動,所以小團在實力本就不足的情況下,還經常會分成兩三股機動遊擊。唯一能夠區分大團和小團連隊的,就是槍炮聲和戰鬥節奏。日軍老兵多次總結經驗,如果對面的槍聲有輕重機槍乃至擲彈筒,而且戰鬥節奏極快,那必然是主力部隊,跑就對了。但如果槍聲依稀,而且節奏緩慢,多半是裝備不佳的小團連隊,打一場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