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絕對是出人意料的。
這一年不但有此起彼伏的新冠疫情,而且從年初就開始的晶片短缺,幾乎貫穿了一整年,導致全球汽車減產超過1000萬輛。需要注意的是,這都是實打實的訂單,因為沒有晶片導致被迫減產的,全行業都因此遭遇了巨大損失。
小鵬汽車掌門人何小鵬說,他喝了很多酒,就是想搞來更多的晶片。
但無論如何,魔幻般的2021年總算是過去了。接下來的問題是——2022年到底會發生什麼?
正式告別“缺芯”
無論是從各大車企的反饋,還是行業機構的判斷,亦或是供應鏈傳來的訊息,都清楚地表明瞭一個事實——最早在2022年的下半年開始,晶片短缺的窘境將會獲得有效緩解,車企再也不用為晶片問題發愁了。顯而易見的是,這會顯著提升全球汽車的銷量業績。2021年因為缺乏晶片而減產超過1000萬輛汽車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權威機構的預測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將會增長5%,達到大約2760萬輛左右,乘用車增幅將是更高的8%,預計達到2300萬輛左右。
提前三年達成新能源汽車銷量推廣目標
2021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了大爆發,全年增長了大約1.6倍,銷量超過了352萬輛,連續第七年位居全球第一。這個驚人的增幅意味著,在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會維持一個強勢姿態,銷量將會再次爆發。保守估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會超過500萬輛——如果這一數字順利達成,將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的目標,提前三年實現,而中國將再次穩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和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雙料冠軍的地位。
汽車價格穩中有降,並回歸常態
就2021年而言,對於消費者來說,汽車的價格實際上是有所上升的。當然上升原因是複雜多樣的——既有上游原材料上升的因素(比如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等),也有因為晶片短缺造成的車價上升的原因。但是到了2022年,這些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緩解,大宗商品不會永遠漲下去,勢必要經歷一個調整的過程,而晶片告別短缺時代之後,也讓經銷商沒有了加價提車的理由。最明顯的就是二手車,去年同樣因為疫情價格大漲,但是在2022年,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都會面臨一個穩中有降的迴歸常態的過程。
豐田將會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在2021年不利的行市中,豐田幾乎成為最大贏家,其在國內的兩家合資公司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的銷量分別高達84萬輛(同比增長11%)和86萬輛(同比8%),而且都實現了遠超市場平均增速的增長。這提供了一個關鍵指引——如果按照2021年的銷量走勢,廣豐和一豐將會雙雙觸控到年銷百萬輛的歷史性關口。這是豐田的中國戰略的重大節點性事件,可能會加速豐田走向電氣化。值得一提的是,豐田在中國的混合動力銷量已經佔到了總銷量的25%。
自主品牌份額繼續狂飆
2021年同樣也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大年。換句話說,在中國汽車市場上,自主品牌還從未打過這麼富裕的仗——市場份額超過了44%,創下歷史新高。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其實主要還是跟中國自主品牌在電動化方面動手早、動作大密切相關。而且更加可喜的是,中國品牌汽車不但在新能源汽車中扮演關鍵角色,在混合動力市場也越來越強,包括比亞迪、長城、奇瑞等都發布了相關技術,這意味著在2022年,技術和產品集中爆發的中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將會繼續大幅提升。
無人駕駛出租車越來越多
2021年發生汽車行業技術進步的最大表現之一,就是類似於百度無人駕駛出租車投入使用這樣的爆炸式新聞——不用說,這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徹底顛覆——你只需要召喚一輛無人駕駛車,然後就可以去任何地方。但2021年只是一個開始,屬於“元年”,到了2022年,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無人駕駛出租車將會進入商業運營落地階段,類似於百度那樣的“汽車機器人”將會層出不窮,更多的人有機會感受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新奇體驗。
“造車新勢力”進入淘汰賽
在2021年,“造車新勢力”出現了典型的兩極分化的現象。一方面,蔚來汽車、小鵬和理想汽車等先後慶祝了自己累計銷量破10萬輛的重要關口,正在加速跑馬圈地;另一方面,拜騰、博郡等三四線“造車新勢力”卻陷入破產境地。進入2022年之後,“造車新勢力”的行業集中度上升將是一個大機率事件,呈現出強者恆強的典型特點,而且銷量座次將會頻繁變化——威馬已經明顯掉隊,而哪吒和零跑等實現了超車,預計2022年這種趨勢將會延續。
豪華品牌市場繼續擴張
從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下降,到2021年銷量重新抬升,中間貫穿的一條主線就是消費升級,其中最為明顯的標誌就是豪華車市場份額不斷擴大。2021年,豪華品牌乘用車銷售達到了347.2萬輛,同比增長超過兩成,比乘用車平均增速高出了多達14個百分點,而且在乘用車銷量中的佔比也達到了16.2%的歷史新高。出現這種情況,既與中國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後,使用者增換購的消費升級有關,也與多數豪華品牌壓低入門級車型售價有關。到了2022年,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預計豪華品牌市場將會繼續呈現擴張走勢。
自主品牌“向上”實現突破
在過去幾年裡,中國的自主品牌不僅僅是在銷量和市場份額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而是在高階品牌上也斬獲頗多。比如紅旗,作為國產豪華品牌的代表,在2021年銷量突破了30萬輛,同比增速超過50%,這是所有傳統豪華品牌難以企及的表現。另外,東風的嵐圖、上汽的智己、長安阿維塔等,或者已經投產,或者已經成立,這意味著在2022年,中國的自主豪華品牌將會迎來新的一頁。
新能源細分市場大發展
在過去的2021年,五菱宏光MINI EV吸引了來自全球的注意力,包括被傳統汽車強國日本拿去進行研究。這款車的出現,典型反映了在新能源大潮之下,新能源細分市場帶來的巨大想象力。五菱宏光MNI EV在2021年銷售了超過40萬輛,成為現象級爆款,那麼在2022年,更懂消費者的其他細分市場會否湧現更多的爆品?答案顯然是肯定的。預計去年新能源銷量將會突破500萬輛,在這一巨量市場之下,一切皆有可能。
百姓評車
自從2009年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以來,中國從未讓這一桂冠旁落過。而當新能源時代到來後,中國又連續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這種絕對體量的壓制,正在讓中國汽車產業從過去的“大而不強”,轉化為引領產業鏈創新,並出現了一批新能源汽車企業和本土電池巨頭。這是市場的勝利,更是戰略的勝利。相信在2022年,我們將會更多見證中國汽車行業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