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4日,長沙和平解放,但湖南仍有不少地區仍在國民黨的控制之下。
8月下旬,一輛轎子出現在從湖南寶慶到長沙的路上,護轎的、抬轎的,加起來共有十幾個人。負責領路的是一個叫黃定平的地下黨,轎子上坐的是一對母女:母親是個農村婦人,女兒18歲。
作為一個高階特工,黃定平此次奉省領導之命:要不惜任何代價,把轎上的母女從敵統區護送到安全的地方,最後送到北京,交給中央保護起來。
轎子一路顛著,進入了湘潭地界,黃定平發現前面有哨卡,他一下子緊張起來,趕緊派人上前打探。結果讓黃定平鬆了一口氣,原來是解放軍設的卡,是查逃竄的敵軍和地主劣紳的。
黃定平趕緊上前交涉,稱自己是正在執行絕密護送任務的特工,希望能趕緊放行。但極負責的哨兵卻不敢輕信,畢竟他們口說無憑,萬一放過去的是敵特,那豈不是要出大事。而且,依哨兵的經驗:像這種出門要靠轎子的婦人,怎麼看都像是地主劣紳的家眷。
就在黃定平怎麼說都沒人信時,轎子裡的婦人走了下來。她本想低調透過哨卡,但此時她只能無奈地亮明身份。只見她從隨身的包袱裡拿出一封信,交給了哨兵。哨兵一看,驚訝不已,因為上面赫然寫著兩個人的名字:周恩來、葉劍英。
哨兵們馬上意識到事情不簡單,很快彙報給了上級。就這樣,黃定平一行人才安全通過了哨卡。
接下來的事,是讓轎子上的母女倆都沒料到的:
首先,她們受到了駐守湘潭的49軍軍長和政委親自接見,小轎子被換成了最好的軍車,護送人員也更多了。
接著,母女倆到達長沙後,正為各種事情忙得焦頭爛額的省委領導們,幾乎全部到齊,前來迎接她們。領導們又是請她們吃飯,又是和她們拉家常。
後來,時任省委副書記的王首道,看她們二人身上的衣服單薄,還特意建議先帶她們去買些衣服和生活用品,休息好了再護送至北京。
但農婦卻覺得太麻煩大家了,硬是不同意花政府的錢買衣服。這件事,傳到了當時駐守在長沙的司令員肖勁光耳朵裡,肖將軍於是下令:不用經過她同意了,派人給她買就是了!
最後,東西都買齊了,母女倆在長沙休整了一陣後,肖勁光司令親自給北京方面打電話:一定會派最得力的人,護送至北京。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奇怪,這對母女到底是什麼人?為何她們的出現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原來很簡單:因為那位婦人是黃公略的遺孀劉玉英,而那18歲的姑娘是黃公略唯一的女兒黃歲新。
18年前,也就是1931年的9月15日,“飛將軍”黃公略在指揮部隊轉移途中犧牲,年僅33歲。得知訊息後,朱德和毛主席都哭了。毛主席揮淚寫下了輓聯,紀念這位好兄弟。此後,同志們為“飛將軍”舉行了上萬人參加的追悼會。
然而,這一切黃公略的妻女一開始並不知情,她們當時都在老家生活。1949年,長沙和平解放,我軍才派人去接她們去北京。
那麼,黃公略犧牲後,其家人都經歷了些什麼?劉玉英一個女人家,是如何在那樣的年代把女兒帶大的?此次被接到北京後,作為黃公略唯一的孩子,黃歲新後來過得如何?
關於這些事,最有發言權的是“飛將軍”的後人。2019年,“飛將軍”的外孫張忠先生接受了江西一檔節目的採訪,在電視上他提到了3個數字。正是這3個數字,揭開了:黃將軍犧牲後,其家人的種種經歷。
第一個數字:8年
黃公略的妻子名叫劉玉英,出生在湖南湘鄉縣,父親是清末的一個秀才。受父親影響,劉玉英雖是個舊社會的小腳女子,卻也識字、知禮。黃公略家也是書香門第,父親在湘鄉縣當私塾先生,兩家正是門當戶對。
婚後,夫妻倆夫唱婦隨。黃公略早早地接觸到革命思想,在湖南陸軍講武堂上學後,又進了黃埔第三期高階班進修,並先後參加北伐和廣州起義,在1930年1月調任紅6軍軍長。
劉玉英雖然長期與丈夫分離,但也受革命思想影響,在老家積極參加各類婦女運動。她一邊照顧公婆,一邊日日盼著丈夫早點歸來。
1930年,她終於盼來了難得的團聚。當時黃公略在湘鄂贛蘇區,劉玉英得以隨軍一段時間。
以前沒見到丈夫,劉玉英還時不時怨他、惱他,認為他心裡根本沒有自己。到了部隊,她才知道革命者有多苦。從那以後,劉玉英就盡力照顧傷員,給戰士們縫補衣服、做吃的,她樣樣都在行。
每次聽見旁人誇妻子能幹,黃公略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不久,戰友們發現一向嚴肅的黃軍長,經常沒事就哼著小曲,一忙完就回去幫玉英嫂子幹家務。大家一打聽才知道:黃軍長要當爹了。
對於這個即將到來的孩子,黃公略有過很多期待。他跟妻子商量:“不論男娃女娃,都叫歲新怎麼樣?”歲新,歲歲年年迎接新生活,劉玉英把這個名字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不久,因為家裡老人需要人照顧,再加上有身孕隨軍也不安全,劉玉英告別丈夫回到了老家。這時的夫妻倆還不知道此次會是訣別,他們甚至沒有說上一句“珍重”,就匆匆分離。
回到老家後不久,劉玉英生下了女兒黃歲新。
其實,早年黃家的家境並不算差,畢竟是書香之家,在當地也算是有些名望。劉玉英出嫁前孃家條件也並不差,下地幹活這樣的事,她在孃家都是沒幹過的。
但自從黃公略參加革命,並在反“圍剿”中屢建奇功後,黃家就成了反動派迫害的物件。敵人挖了黃家的祖墳,又時不時來騷擾,把家裡值錢的東西也都搶了、砸了。到最後,一大家子的生活也都成了問題。
沒辦法,劉玉英只能自己下地幹活。她是個小腳女子,挑水、爬坡時經常會摔倒。旁人都說她命苦,說她嫁了個不能顧家的男人,還不如帶著孩子回孃家去。
對此,劉玉英從來都是一笑了之,以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村裡人都認為她是個懦弱的女人。直到,人們發現家徒四壁的她,卻在另一件事上很堅持:讓女兒黃歲新讀書、識字。
上世紀30、40年代的窮苦人家,有幾個會讓女娃娃讀書?但劉玉英在這件事上很堅持,她始終認為:只有讓女兒讀書,將來丈夫回來,她才好“交差”。
只是,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其實黃公略將軍早在1931年9月就已經犧牲,至死都沒能見到女兒一面。
“外婆得知外公犧牲的訊息是8年後,也就是1939年4月份的事了”,2019年黃公略的外孫張忠對電視主持人說了這樣一句話。這是張忠提及的第一個數字:8年。
劉玉英之所以會在1939年才得到訊息,並非我軍刻意隱瞞,而是因為她們一家居住在敵統區,如果貿然派人去聯絡,可能會害了她們。
直到1939年國共合作時期,周恩來和葉劍英要到湖南視察。毛主席聽說後,對他們說:“到了湖南了,一定要找一找黃公略家人的下落”。
周恩來和葉劍英到達後,便啟用地下黨,查到劉玉英家的地址後,寄去了這樣一封密信:
玉英妝次,公略為革命犧牲,你們受了許多磨難。我和毛主席、朱總司令都深為敬仰,並問家庭情況。
這封信幾經輾轉,最終送到了劉玉英手上。多年後的等待,換來這樣的結局,劉玉英痛苦不已,但當時的她卻不敢把這事告訴家人。一來,婆婆年歲大了,受不了這樣的刺激;二來,生活在敵統區,為了保護一家老小,一切都得謹慎。
那天,劉玉英抱著8歲的女兒,在門檻上坐了整整一天,望了一天。女兒黃歲新晚年回憶稱:當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記得母親一直咬著牙,直到把嘴唇咬出了血,滴到我的衣服上,才抱著我進屋。
第2個數字:1個小時
收到周恩來和葉劍英的信不久,劉玉英又接到了地下黨帶來的口信和一些錢,讓她想辦法帶女兒去一趟衡陽。
這個口信是徐特立傳來的,他奉毛主席之命,想辦法把劉玉英母女接到安全的地方,最好是送到延安來。
組織一直沒忘記自己一家,劉玉英感動不已,趕緊用地下黨給的錢僱了一頂轎子,趕到了衡陽。見到徐老,劉玉英終於能放聲大哭了。
徐特立勸劉玉英:“帶著孩子跟我去延安吧!”劉玉英收起眼淚,搖了搖頭,婉拒了。
而她給出的理由,則讓徐特立佩服不已,劉玉英認為:一來,家裡還有年邁的婆母要照顧,自己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 二來,部隊是打仗的地方,如果一家人有老有小都過去,必然是會成大家的負擔。
看著眼前這位個子不高的小腳婦人,徐特立說不出話來。分別時,一向重視教育的徐特立淡淡地說了一句:“要讓歲新讀書啊!”劉玉英笑了笑,表示:這個我知道,就算是賣了田也會讓她讀。
就這樣,暑去寒來,劉玉英帶著女兒、照顧著婆婆,一家人苦苦等待革命的勝利。在此期間,彭德懷將軍曾託人給他家寄過400元錢。
彭德懷和黃公略在紅軍隊伍裡的關係有多好,全軍上下都是知道的。他們年輕時曾是陸軍講武堂的同學,上了戰場更是多次並肩作戰,有著過命的交情。
彭德懷給劉玉英寄的這400塊錢,是當時武漢各界捐贈給彭德懷的,說是感謝他抗日有功。當時一共是800塊錢,彭老總自己一分沒留,一半托人給了黃公略一家,一半給了陳毅安將軍遺屬。有了丈夫的這些老戰友的照顧,劉玉英一家的日子雖然過得苦,卻也能支撐下來。
1949年,在北京忙得焦頭爛額的彭德懷聽說長沙解放了,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黃公略一家。彭老總把侄子彭起超叫到身邊,命令他馬上動身去湖南,務必把黃家母女安全接到北京。
彭起超很少見到彭老總這麼著急過,便馬不停蹄趕到了湖南,找到了當時在長沙主持工作的王首道。
王首道一聽是要找黃公略的妻女,也是想盡了辦法。但當時,黃家所在的鄉鎮仍在國民黨控制下,白崇禧的大量兵力正退守在那一帶,準備與解放軍周旋到底。如果大張旗鼓去找人,只會給黃家母女帶來更大的危險。
為了低調行事,王首道只能讓兩個得力的戰士,跟著彭起超一起,化裝成農民去尋。3人一路隨機應變,通過了數道關卡,才找到了黃公略家。但當他們趕到時,黃家大門緊鎖,他們一打聽才知:黃家母女早就躲到別處去了。
沒辦法,彭起超只能先退了出去,回到北京向彭德懷覆命,準備再想辦法。與此同時,湖南省政府的同志們,也沒有放棄尋找。
王首道、肖勁光將軍等人都認為:外人不瞭解情況,要找人不容易,必須啟用當地地下黨,把劉玉英一家的親屬關係摸清楚了,才有可能找得到人。
於是,在當地負責地下工作的黃定平和戰友們,就成了尋找黃家母女的主力。最後,他們果然不負重望,打聽到原來劉玉英有個姐姐、姐夫住在附近。果然,黃定平在那裡找到了人劉玉英母女。
當時天已經黑了,黃定平認為摸黑出行是最安全的,便迅速派人去僱轎子,準備馬上就走。但臨行前,劉玉英卻表示:“不行,我還得回我家老屋一趟!”
她這話,可把黃定平等人急壞了。當時,反動派知道敗局已定,已經在大肆追捕我軍將領的家屬,黃公略的家屬就是他們的重要目標。
但劉玉英卻表示:“我必須回去拿點東西!”沒辦法,地下黨的幾個同志只能冒險陪她回去。
到了黃家附近,劉玉英沒有回屋收拾任何細軟,只是到菜地裡,默默地挖出了一個破罈子。
當她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後,在場的同志們無不動容。罈子裡,沒有金銀錢財,只有一張泛黃的照片和一封信。照片是黃公略將軍的,那是他當年在軍校時拍的,十分英氣;信是當初周恩來和葉劍英在1939年寄來的,是問候劉玉英的。
在過去的歲月裡,就是這兩樣東西陪伴著劉玉英。後來,聽說局勢越來越緊張,劉玉英怕這兩樣東西會被損壞,便偷偷把它們埋進了菜地裡。
拿完這些東西,劉玉英母女才坐上了轎子,在地下黨同志們的護送之下,一路往長沙方向走。於是,便有了本文開頭他們被哨兵盤查,劉玉英拿出信件的事。
2019年,張忠在電視上談起外婆劉玉英的這次進京,說的第二個數字是:1個小時。這個數字的意思是:後來劉玉英和地下黨的同志們才知道,就在他們離開僅僅1個小時後,反動派果然就找了過來。
若非同志們及時找到她們,並冒死護送,母女倆的命運可想而知。提到這個數字時,張忠的言語中充滿著感激,感謝那些始終關心黃家的前輩們。
第3個數字:3把土
劉玉英母女到達北京後,很快就見到了彭德懷將軍。黃歲新早前從沒見過彭德懷,一見面便叫他“彭伯伯”。
彭德懷高興得很,便稱她為“小同志”。從那以後,“小同志”就成了彭德懷對這些烈士後人的固定稱呼。比如,左權將軍的女兒左太北,陳毅安將軍的兒子陳晃明,都被彭德懷稱為“小同志”。
彭老總自己沒有孩子,對這些“小同志”總是格外照顧。黃歲新要去上大學了,彭老總拿出40塊錢交給她。黃歲新不敢要,彭老總就告訴她:
當年,我和你爸不分彼此。他箱子裡有錢,我用時就自己去拿;我箱子裡有錢,他需要亦開箱就取!
在成長過程中,黃歲新還陸續得到了很多叔叔伯伯們的照顧,其中包括周總理、王震將軍等。漸漸地,黃歲新對從未見過的父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當別人問起她,你這個“歲新”是什麼意思時,她總是驕傲地說:是我父親給我取的。
但長大後的黃歲新仍有一個遺憾:她始終沒有找到父親的遺骸。
1931年黃公略犧牲在現在江西吉安的東固,臨終前他留下了話:就把我埋在東固,我喜歡這裡的山和水。
於是,戰友們就按他的囑託,把他埋葬在當地。但後來,地下黨的同志們怕反動派會來挖墳,便把他轉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經歷了種種戰事後變化又比較大,遺骸便找不到了。
無法找到父親的遺骸,黃歲新心裡一直有遺憾。特別是1955年,母親劉玉英去世前,仍在唸叨著“可惜不能和你父親葬在一起”,更讓黃歲新傷心不已。。
1964年,中央領導謝覺哉親自寫信,請黃公略當年的警衛員高書官先生帶隊,再次去尋找黃公略的遺骸,帶回八寶山安葬。
這一次,同志們在當地老百姓的配合下,在山上整整挖了一兩個月,遺憾的是隻挖到了子彈殼和皮帶頭,遺骸還是沒有找到。
在整個挖掘過程中,黃歲新都全程陪同著。最後,無奈的黃歲新便含淚在找到子彈殼處,捧起三把熱土,帶回了北京。
2019年,黃公略的外孫張忠,提到的最後一個數字就是:三把熱土。黃家人認為,東固這片土地是黃公略最後守護過的地方,也是他最後安葬的地方,三把熱土對家人來說是一個紀念。
尾聲:如今,黃歲新也已病逝,黃家後人在祖國各行各業工作著。而張忠說的這3個數字:
第一個“8年的等待”,是一個女人對丈夫的一片深情;
第二個“1個小時”,則既體現了劉玉英對丈夫的深情,也包含了彭德懷及護送劉玉英母女的地下黨對戰友的一片赤誠。
第三個“3把熱土”,是黃歲新對父親的紀念,這是一個女兒對父親的敬意。
這3個數字,揭開了黃家人的種種經歷,有苦有悲,有夫妻情、有戰友情,亦有父女情。謹以此文,紀念這些可愛的、至情至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