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南海墜毀的那架F-35C戰鬥機目前是已經確定掉進南海里了,而今天一大早卡爾文森號航母也就灰溜溜的離開了南海又退回了菲律賓海,但是這次讓美國海軍在全世介面前丟了個臉的事件還沒有結束,畢竟這架F-35C損失的地點很是敏感,就在我國的家門口,咱們隨時都有可能把殘骸撈出來自己研究。
所以美軍思來想去,覺得這種隨時存在的洩密風險,最好還是不要去承受了,不然現在已經是示威不成反遭損失臉上很無光了,飛機殘骸再被撈走那更是丟臉程度加深了一成,既然不願意承受,那就只有想辦法把這架飛機像上次那個英軍F-35B一樣給他打撈上來咯。美國海軍今天宣佈,將會立刻組織開展飛機殘骸的打撈,很快就會調集專用的打撈船和裝置到事發海域來工作。
表態是表態了,但是放在美國海軍撈F-35C面前的困難那可還多著呢,首先就是船隻和裝置趕過來需要不短的時間,按照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負責人的說法,光是把美軍能用來打撈飛機殘骸的特種船派到南海來,那就要花上10-15天的時間,而等船隻到現場之後,還得首先完成對F-35殘骸的定位,然後再使用專用裝置進行打撈相關的作業,預計在定位和打撈上還要花掉另外120天的時間,如果水深大打撈難度急劇增加的話,那麼就更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打撈上來。
這個時間視窗,說真的讓咱們覺得美國海軍這次想要拿到F-35C的殘骸那有點難了,一來是這個135天起步的總打撈用時,我國要是真的想打撈,那等15天后美軍的專用船隻趕過來,咱們的調查船應該都在這片水域工作了至少一個星期,早就把水下的情況摸的比美國人清楚了,而且咱們的船也更多,大家切片掃海效率要比美國人高出好幾倍,加上原本就是看著美國人墜機的,對墜機發生的具體位置也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瞭解,大概美國人剛準備開工,咱們就已經找到飛機殘骸的詳細位置了。
另外南海也不像地中海,四面都是美國人的歐洲盟友,探測打撈裝置可以毫無顧忌的全天候在有海軍護航的情況下工作,但是南海這裡可就不一樣了,這裡是我軍的大門口,我軍在這片海域當中不管是控制能力還是活動強度都要比美軍強出太多了,美國的作業船想要安安穩穩的在這片區域當中搞搜尋打撈,那是不可能的。咱們就不說什麼直接把區域劃成實彈演習區,三天兩頭去搞搞練兵,把墜機周邊海域全都劃成禁航區這種事情了,搞這種手段也確實不太合適;但是南部戰區海軍就天天派兩艘船近距離盯著,那美國人也受不了啊。被抵近監視了總不能還明目張膽的作業吧,肯定要避讓吧,那就一直這麼耗時間耗下去唄,再不行甚至還可以搞水聲干擾,讓他們的高精度聲吶降低效率。
咱們想打撈那就不一樣了,雖然說讓漁民去撈那是玩笑話,搞打撈那還是要有具備深海測繪能力的高精度聲吶的;咱們要是出動這種船隻去墜機海域活動,那絕對是會帶著海軍海警海巡24小時護航,反正咱們船多,052D,054A,056A天天輪換著來都行,心無旁騖的找殘骸搞打撈,那速度和效率不比美國人快多了;這就是可用艦艇數量多的優勢,這就是勤務艦隊規模大的優勢;等到美國人拿雷達把海域掃了一遍,咱們都能掃上好幾遍了;說不定殘骸都打撈上不止一塊了。
而且,這次對美國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困難,就是這次墜毀海域的海水深度要遠比地中海墜機大上很多,南海在那一塊水域的平均水深達到了4000米左右,不是一般的潛水裝置所能達到的深度,必須要使用超深潛能力的水下特種深潛裝置,而且還是要有水下作業能力的那種,單純的科研深潛器還不行。
這個東西是打撈工作的關鍵,但是美軍實際擁有的數量並不是很夠用
美國海軍倒是確實有能執行這種任務的裝置,也就是所謂的CURV 21遙控深潛機器人,有多功能機械臂來固定打撈用的纜繩;但是這個東西吧,有且僅有一臺,所以作業的效率相當慢,雖說我軍也缺少這種超深水救撈的經驗,有沒有能在這麼大深度工作的專業裝置也比較存疑(蛟龍號這種科研用深潛器沒有足夠的載荷能力以及大機械臂等操作裝置),但是隔壁俄羅斯那裡有啊,國防部深海研究總局那裡有至少2艘專用的特種深海潛水器,都可以進行這種作業,要真的想要打撈,那咱們還可以去找俄羅斯把他們手上的那兩艘深潛作業器給借過來,大不了大家時候分享成果嘛。
所以說,美國海軍這個撈東西的效率真是太慢了,如果就乾脆放棄了交給咱們來,不就是一架飛機嘛,咱們今晚調查船出動,明天開始繪海底圖,美國海軍還在半路上的時候,咱們就把墜機周邊水域掃上一圈,把異常區域標出來然後詳察了;缺深潛作業裝置找俄羅斯借那也快,兩臺深潛器一架安-124就能給運來,保證在下個月底之前,讓你們美國海軍看見殘骸浮出水面。
當然咯,35這種高價值的東西肯定要空運,空運就沒法運整機只能拆零件,咱們可不得研究研究怎麼拆?你問為什麼有的重要裝置少了?那肯定是墜機時候散落出去了沒撈上來,我們怎麼可能扣留呢?總之,你們美軍自己撈要135天,承包給我國,那100天內肯定把拆成零件的飛機還回去,美國海軍要不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