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日,陝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賀龍出任120師師長。改編完成後,賀龍便率領部隊來到山西前線抗日。當時120師不論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都不如敵人,在這種情況下打仗,就不能和敵人死拼陣地。最終賀龍決定部隊以游擊戰和伏擊戰為主,採用機動靈活的戰術,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滅敵人。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120師於1937年10月下旬兩次在雁門關伏擊日軍,斃傷敵軍500餘人,擊毀敵人汽車30多輛,並一度切斷了繁峙至忻口之間的交通。遲滯了日軍對忻口前線的支援,有力配合了國軍發起的忻口戰役。之後賀龍率領120師挺進晉西北,採用集中兵力和奇襲等戰術,先後從日寇手中收復了包括岢嵐和五寨在內的七座縣城,成功開闢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當時國軍在正面戰場上不斷敗退,許多城鎮淪陷,收復失地也成了空談。而八路軍120師挺進晉西北後,短短時間內就從日軍手中收復了七座縣城,這種戰果令不少國軍將領深感吃驚,同時也十分疑惑,急切想知道八路軍克敵制勝的秘訣,董其武就是其中之一。董其武是山西河津縣人,由於家境貧困,從小寄居在舅父家生活。
當時董其武的舅父以教私塾為生,董其武幹完農活兒後經常在一邊蹭課聽。後來舅父的一位好友見董其武很有天分又努力,就資助他進入高小讀書。1918年,閻錫山在太原創辦學兵團招收學生兵。董其武得到這個訊息後,借了十塊大洋,徒步420公里來到太原報考,這份毅力就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當時報考的人共7500多人,結果董其武以第一名被錄取。
學兵團畢業後,董其武進入國民革命軍中任職,並跟隨部隊參加了北伐戰爭,累積戰功升任中校副團長。1928年秋天,董其武脫離第4軍,來到天津投奔了傅作義,很快成為他的左膀右臂。抗日戰爭爆發後,董其武率部先後參加了長城抗戰、綏遠抗戰、忻口戰役和太原保衛戰等戰役戰鬥。在這些戰鬥中,董其武率部和日偽軍屢次血戰,不可謂不英勇,但勝少敗多,最終太原也沒能守住。
當時董其武把失利的原因歸結於武器火力不如對手,並沒有認識到戰略戰術方面的不足。賀龍率領八路軍120師挺進晉西北後,短時間內就從日軍手中收復了七座縣城,董其武深受震動。當時他正擔任國民黨65軍第101師師長,師部駐在離石縣的大武鎮,距賀龍的指揮部並不遠。1938年1月末,董其武以個人名義邀請賀龍來師部作客。
當時正值國共合作,董其武又是抗日名將,因此賀龍欣然赴約。賀龍來到101師後,董其武召集全師營以上軍官列隊歡迎。賀龍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日本帝國主義要滅我中華民族,我們就要發動全中國的人民起來抗擊日寇。當前我們國共兩黨合作,就要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用我們的鮮血和生命,來挽救民族的危亡,保衛我們的家園和祖國,把日本侵略者趕進東洋大海,抗戰的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賀龍的講話贏得了陣陣掌聲,隨後董其武設宴款待賀龍。席間,他說出了自己的疑問,詢問賀龍八路軍為何能屢戰屢勝。賀龍也沒有保留,詳細給董其武講述了八路軍游擊戰的精髓,董其武聽後深受啟發,認識到了國軍在戰術方面的呆板。之後董其武又多次率部和日軍作戰,一改之前死拼陣地的打法,以靈活機動的戰術取得了不俗的戰果。1949年9月,董其武在綏遠起義,加入瞭解放軍隊伍,並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