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每種鳥類都有自己的特點,遊隼速度無人可及,孔雀漂亮非凡。然而除了這些有特色的鳥類之外,還有些“怪異”的鳥類,比如腿長的、長肉瘤的、髮型非主流的等等。它們組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是其它動物不可比擬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兩種特殊的鳥類,一種的號稱“嗓子眼”最大的鴿子——小笠原雜色林鴿,和能夠“復活”的白喉秧雞!
“嗓子眼”最大的鴿子——小笠原雜色林鴿
在19世紀的時候,俄國勘探船曾經到達過日本的一座小島,也就是小笠原群島。這裡遠離日本四大島,和紐西蘭島一樣與世隔絕,島上的生物獨自繁衍,一些物種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化。後來德國的博物學家也來到了島上,發現了一種羽毛呈綠紫色的鴿子,也就是今天的主要之一——小笠原雜色林鴿。
小笠原雜色林鴿與另外一種“紅頭黑林鴿”都是生活在這個島上的特有品種,兩種鴿子在這裡共同生存了上千年。然而兩者在這裡本來快快樂樂的,結果人類發現這裡之後,就成為了它們的惡夢。在經歷半個多世紀之後,它們就走向了滅絕的邊緣。
日本的科研人員為了拯救更多的瀕危鳥類,前往島上勘探,想要找到小笠原雜色林鴿滅絕的原因。起初他們一直在尋找小笠原雜色林鴿的食物,有人認為是小笠原雜色林鴿先滅絕後,由於食性存在共生關係,導致紅頭黑林鴿也在小笠原雜色林鴿消失後逐漸走向了滅絕。
日本學者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進行了長久的研究,由於三件小笠原雜色林鴿標本都在國外,他們只能到島上找答案。同時也在尋找關於小笠原雜色林鴿的書籍檔案,企圖找到蛛絲馬跡。沒想到在19世紀的一本科考筆記裡,還真讓他們找到了線索。
小本子上記錄著小笠原雜色林鴿以及它特別喜歡吃的果實,不過發音和現在的不同。幾經輾轉,最後判斷為一種名為“貝葉棕屬”的植物。在根據本子的草稿在島上找到一種當地的特有的蒲葵,當地人用蒲葵的葉子當扇子。
而小笠原雜色林鴿則拿蒲葵的果實當食物,這是一個讓人吃驚地發現,因為當地的蒲葵與外面的蒲葵不一樣,果實更大,果肉柔軟、種子堅硬。小笠原雜色林鴿則是全部吃掉,它的“嗓之眼”居然能吞下這個果實,絕對是“嗓之眼”最大的鴿子。
而如今瀕危的紅頭黑林鴿只能吃小一點的果實,兩種鴿子的食物差別,是兩者共存一個島的原因。可是按理說紅頭黑林鴿只吃小一點的果實,而小笠原雜色林鴿小果實、大果實都能吃,後者的生存能力難道不應該更強嗎?
為何紅頭黑林鴿只是瀕危,小笠原雜色林鴿卻滅絕了呢?答案是貓和老鼠等外來物種的入侵,將小笠原雜色林鴿捕食殆盡,再加上森林砍伐,棲息地被破壞,最終使得小笠原雜色林鴿滅絕。
我們也從此看不見這種美麗的鴿子了,可悲可嘆!
能夠“復活”的秧雞——白喉秧雞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生命誕生至今已經有32億年的時光了,在如此長的時間維度之中,許多生物誕生又滅絕。比如曾經的恐龍、恐鳥、泰坦巨蟒等等,自然界制定的是優勝劣汰法則,只有最適應環境的生物才能一直存活,直到科學家發現白喉秧雞。
英國的一個考古學家發現了24萬年前,誕生於馬達加斯加的白喉秧雞跑到了非洲一座小島上,並在那裡生存。由於當時島上沒有生命大型捕食者,食物資源還很豐富,所以白喉秧雞在這裡過得很開心。在長達數萬年的安逸生活中,白喉秧雞退化了翅膀的飛行能力。
據考證,在13萬年前,由於白喉秧雞飛行能力退化,當時發生了一場大洪水,使得白喉秧雞全部被淹死了。這絕對算得上是奇聞了,除了白喉秧雞之外,還沒見過那種鳥被洪水淹滅絕的。
不過神奇的是,這幫科學家最近在印度洋的一個小島上又發現了白喉秧雞,並且還觀察到它們有了返祖現象,居然會飛了。為了確定這群白喉秧雞和曾經的非洲白喉秧雞是不是一個種群的,他們將兩者的骨骼化石進行對比,發現印度洋小島上的白喉秧雞是非洲白喉秧雞的後代。
同時這群白喉秧雞還開始返祖演化,懂得了緊急逃跑的本領。而且最終得出的結論裡,認為在過去的13萬年中,白喉秧雞出現了短暫的三次,又滅絕了三次,展現了驚人的“復活能力”。
確切地來說,白喉秧雞在遷徙過程中遇到了海平面上升,淹死了大部分,它們依靠頑強的生命力,最終遷移到了其它地方,這才讓種群有了繁衍下去的希望。
總結
小笠原雜色林鴿和白喉秧雞都是獨自生活在封閉小島的鳥類,前者在人類的干預下滅絕了,而後者則是憑藉自身神奇的屬性,在全球各地上演“復活”奇蹟。
你更喜歡哪種鳥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