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正式釋出《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方案》提到,全面促進重點領域消費綠色轉型,大力發展綠色交通消費,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輛購買限制,推動落實免限行、路權等支援政策。國家政策繼續鼓勵支援新能源汽車發展,長盈精密(300115.SZ)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同樣迎來政策性利好。
資料顯示,長盈精密成立於2001年。自2017年以來,長盈精密逐步深化客戶、產品結構雙調整戰略,前瞻性佈局新能源領域。目前,公司進入消費電子精密零元件業務和新能源汽車精密零元件業務雙驅動的發展階段。
進軍新能源領域,長盈精密都做了什麼?
據瞭解,長盈精密於2012年首次拿到汽車行業的產品認證,此後不斷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2016-2017 年,長盈精密透過收購和增資取得蘇州科倫特控股股權;2020年,成功定增募集資金19億,其中部分資金投入臨港新能源零元件專案建設;2021年,長盈精密投資25億元在福建寧德、江蘇溧陽、四川宜賓三地投資新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結構件自動化產線,旨在對核心客戶進行針對性配套佈局。
有業內人士透露,汽車零部件是十萬億人民幣規模的大市場。在國產替代加速、新能源汽車快速滲透的大趨勢下,具備領先優勢的國內優質零部件企業的市場規模將有望快速提升。
目前,長盈精密的新能源產品品類不斷擴張,包括動力電池結構件(如蓋板)、高壓聯結器母排(Busbar)、精密汽車電子、充電相關裝置(如充電槍、充電樁)等。此外,公司成立了新能源業務本部,建立了新能源業務獨立銷售團隊,三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結構件生產基地也已相繼投產。
由此可見,長盈精密已為接下來的業務發展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
佈局新能源業務不是盲目投資 是長期發展方向
長盈精密表示,在2018年市場都在關注手機生產製造的時候,公司就明確以非手機類業務為未來方向。不盲目跟風投資的長盈精密,始終堅定聚焦更具長遠發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車賽道。
根據中汽協資料,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為13.4%,距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提到的“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還有很大上升空間。近日國家《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的釋出,更進一步體現了國家政策正在加大力度支援新能源汽車發展。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持續向好,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的同時,長盈精密的新能源業務營收規模快速增長,由2017年的0.54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5.03億元。2021年,隨著公司多家新工廠投入生產,長盈精密完成多家新客戶訂單的匯入。
長盈精密表示,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產業方向之一,公司加快落實該業務戰略佈局,有利於分散單一市場對公司經營的風險,是公司重要戰略業務之一。
短期受全球缺芯及原材料漲價影響 2022年有望逐漸改善
日前,長盈精密在2021年度業績預告中提到,2021年公司受到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部分生產製造基地受疫情、客戶晶片短缺等影響。
據瞭解,2021年疫情影響下全球汽車晶片供應極為緊張。受“缺芯”影響,國內外多家汽車企業減產或短期停產,在一定程度也給零部件供應商造成不利影響。而且,自2020年年底起,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給零部件生產商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
不過,短期不利因素難以阻擋長盈精密發展新能源業務的決心。2021年,長盈精密有序推進新產能建設,同時繼續加大新能源零元件研發投入,佈局中長期技術儲備。
近日,工信部表示,全球主要晶片企業已經在逐漸加大汽車晶片生產供應,新建產能也將於今年下半年陸續釋放,預計2022年汽車晶片供應短缺情況將會逐漸緩解。隨著汽車缺芯逐漸緩解,車企產銷節奏將逐漸迴歸正常狀態,零部件板塊需求將繼續修復。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四季度末,上游原材料價格已出現回落趨勢,這將有利於緩解中游零部件企業成本壓力。天風證券分析師認為,當前時點零部件板塊預期差及業績修復空間更大,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綜合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今年增長確定性較高的行業。長盈精密作為國內領先的結構件供應商,在產品、技術、產能上已準備就緒,2022年能否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