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可分兩種,一是看現實中人,一是讀書中之事,而後學以致用,用而重果,果後求實,不斷變化中尋求持續累積。終,達己後而成己。
此文三段:
1/學習方式各有千秋
2/讀人學習經驗,成就自己
3/用後看果,果後求知,不斷驗證,持續沉澱
第一:學習方式各有千秋,找到適合自己的
我們每個人都在學習成長的路上,學習方式分成兩種,一種是書中所取,一種是和別人溝通中獲取。
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無論多大的年齡,都需要找到自己事半功倍的學習方式。比如我,不善於讀書,也在努力改變這個習慣,讀書我容易陷入其中,逐字逐句,往往一頁的文字要反覆的品味幾遍,甚至是幾十遍。現在我還沒有找到讀一本書最合適的方式,也會用時間問題來給自己找藉口,雖然仍未能正視,但是一直在尋找的路上。
慢慢的從和各行業的指揮者的溝通中,發現了自己的優勢,溝通中聊的亮點,能夠自然記住,同時快速形成自己的知識。其中的因緣自己反思過,因為經歷的足夠多,所以更多的知識在溝通的過程中,容易融會貫通。
根據我們自己的習慣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發揮到極致,紮根生長。
第二:讀人學習經驗,成就自己。
說明一點,永遠不要拘泥於自己的圈子,沉迷其中,一定要分清楚一點,今天我們的能力和以前的經歷密不可分,其中,就包括以前的圈子。去掉身上和身邊的一切浮華,浮躁是任何年齡,在未來三到五年我們要去樹立的品質。
1/浮躁最後都是坑,不過是早晚問題
這兩天看到一個北京的飯店老闆,2019年的時候急速擴張,北京開了幾家店,都盈利,買了豪車,甚至保姆的買菜車都是Gl8。疫情之後,到上月已經負債幾百萬。這是個真實的故事,我們需要學習的是生命的任何浮華,我們需要第一時間摒棄,而日常的反思就糾偏最好的方式。
浮華容易影響內心的判斷,即使短時間透過努力得到些小的收穫,長久來看也不安全,因為踏實,比什麼都難能可貴。生命和事業都要看的長久,不因短期收穫而竊喜,也不因長期目標而憂慮,記住,你是自己未來的掌局者。
2/我們今天的收穫是昨天種下的種子,而未來,需要開啟我們自己今天的視野。
如果你在順境之中,要把那些比自己段位高的人當成自己的老師,有時間經常和他們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他們的眼光,造就了今天的現狀,學習,也需要有取捨,前提,是我們自己必須擁有去粗取精的能力。這點,未來我們多交流多學習,很多路,都是創業者未來抱團取暖一起走。不僅僅是經驗的分享,更是我們每個人自身價值的沉澱。
如果你在逆境中,更需要跳出以前的圈子,心靜下來,看問題。心浮氣躁的時候,你所有的選擇也許都是錯的,即使對的,做起來也會變形。靜下來的時候,和那些長者,智慧者多交流,不要把自己蝸居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面。多出去走走,去放鬆下來的地方,尋找內心的那份寧靜,然後找到那些你命中的貴人。
當然,前提是你自身具備價值。記住,盛極必衰,否極泰來,如果沒來,是因為你經歷的還不夠,或者是經歷夠了,沒有沉澱成自己的感悟和敬畏心,只有徹底的靜下來,才會開悟。而後上下求索後的無求,該來的自然來。
我們很多人都在讀別人的成功故事,也是這些故事,激勵了一批前赴後繼的創業者,大部分人,已經倒了前進的路上。有時候,學習成功故事的鏈路,需要通透,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看清自己具備的和不具備的地方,全力去補足。
3/失敗案例的價值有時候比成功案例更有用。
建議大家多讀一些失敗案例,這些案例投入的不僅僅是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還有機會成本,記住,機會往往是賭博,因為每個機會背後,需要強大邏輯的支撐,你未必是那個對的人。但是我們要透過這些案例分析出經驗,成為自己的總結,有些錯,別人犯過了,我們不該再犯。
不僅僅是自己,還要帶著自己的團隊,敬畏心,是現在幸福感的根源,也是未來方向出現焦點問題的時候,給我們提供判斷的素材。和成功案例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第三:用後看果,果後求知,不斷驗證,持續沉澱
無論是讀書,還是跟人學習,最終都是為了學以致用。
1/用是學到的第一步,而後求果
用要看怎麼用,凡事都要看顆粒度,不是你做了,而是怎麼做的,十個人做,相信做的標準風格都不一樣。而我們帶領員工怎麼做,是需要思考,甚至是深度思考的。因為這是一種習慣,未來會成為極致,也就是你的學習方式到落地的路徑會更加的清晰。
用後求果,做了什麼,做成什麼樣子,是不是你期望的樣子。這是一個鏈路,所以,需要更加的明確出你自己的目標,非常清晰的目標,才會帶領團隊有更強的目標感。這個果是不斷變化的,需要你帶領著大家一起去拿到。這是榜樣的力量,管理者每個人,都是團隊的根。
2/不斷驗證,持續沉澱
做一次是為做而做,是過程,不是最終的結果。最終的結果,是持續驗證,形成經驗,最終成為生命長河中的永久的沉澱。
從開始學的第一步,就要認清一點,最終,我們為了什麼,只有清晰,才會知道什麼是過程,什麼是我們最終求的那個結果。
學習力是所有企業和團隊未來真正的生命力。那道不可摧垮的護城河,對環境的重新認知,對降本增效的深切感觸後的清晰落點,至關重要。
開啟才不會坐井觀天的陷入經驗主義。每條路可能都對,也可能都不對,選取最適合你自己的路。
小結:
永遠記住一點,現在還有利潤的公司,難能可貴,現有的狀況就是最好的,但是要找到未來更加穩健的路徑,需要開啟我們自己的內心,眼光。
最好的方法,一個是悟,要有悟後的果敢剛毅,因為你清晰了。一個是多走出去學習,跟誰學,學什麼,怎麼用,需要一個圈子,一個開啟認知,融入其中,不斷成長,相互鼓勵溫暖的圈子。
和建和老師及身邊的幾家優秀的企業家,組織了明和塾,希望未來的路,我們可以一起走。
強化認知,開啟視野,共同創造2022年我們可以給社會帶來的更多價值。
王明 2022年1月26日 此致敬禮。看完點贊,抬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