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就是信心危機。市場對金融機構失去信心,就會引起危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拿大家都熟悉的銀行來,我們平時存錢到銀行,銀行並不是把這些錢就放在賬上不動,不然怎麼支付利息對不對。銀行會運用這些存款,貸給那些需要用錢的貸款人,賺一箇中間的存貸利息差。利息差是銀行最基本的收入來源。如果說銀行是個水池,那存款的人就是大大小小注水的龍頭,貸款的人則是各式各樣的排水的管道,各有各的通路和體系。
所以這個吸儲、放貸的過程就有一個特點,叫做“期限錯配,金額錯配”。也就是說,存款的期限和金額,和放貸款的期限和金額,不能一一對應。這個跟信心就大有關係了。銀行能搞“期限錯配,金額錯配”的前提就在於信心二字。儲戶存錢肯定是相信這個銀行不會捲款逃跑,而正是因為儲戶並不著急把錢取出來,銀行才可以運用水池裡的錢,按照錯配的通路體系放貸款。
但這個時候,假如突然有一個大新聞,說哪家銀行現在要出大問題,說不定要倒閉。你說儲戶會怎麼辦,那肯定是要趕緊把錢取出來啊,手慢無啊。儲戶都去取錢,銀行的錢又因為錯配放貸不在手裡,怎麼辦?短期來說,這家銀行是可以從其他金融機構那借錢應急的。可誰都沒有那麼多餘糧,金融機構預留應對流動性的的資金畢竟有限。要是儲戶們還是不停地取錢,這家銀行就不得不打折變現貸款,變賣資產來應對。
銀行一旦開始砸鍋賣鐵,儲戶很可能就更不信賴銀行、進一步取錢,如此一來,就很可能把好好一個銀行給“擠兌致死”。而且,不信任是有傳染性的,對一家銀行的失去信心,很容易也影響大眾到對其他銀行的信心,嚴重起來甚至會造成銀行體系、金融體系更大範圍的恐慌,這個時候就亂了套,金融危機就爆發了。
所以說金融危機實際上是一種信心危機,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人人都想收回自己的錢,造成“擠兌”的危機。這種情況不光是對銀行存款,對股票的拋售,對房產的拋售,都可以理解成“擠兌”,並且隨著金融體系原來越互通互聯,對任何一種資產的拋售、擠兌都可能引起金融系統的全面信心危機,造成大規模的擠兌,引發金融危機。
那麼,既然金融危機是信心危機,那麼應對金融危機的關鍵,就是重建信心。為什麼沒了信心?怕取不出錢,無法變現。所以,只要儲戶取錢的時候,銀行能一直及時兌付,慢慢公眾就會相信,銀行的確有償付能力。手快有,手慢也不會無,那信心就得以重建了。
不過“要錢就有,及時兌付”可不是簡單說說這麼容易,需要銀行背後有強有力的資金後援。作為“終極boss”,出手給銀行提供資金彈藥。這個終極 boss,就是中央銀行,這也是為什麼中央銀行被叫做“銀行的銀行”。
在金融機構遇到麻煩的時候,中央銀行會作為金融機構的“最終貸款人”出手,向金融機構提供資金。不過這種出手相助也要遵從兩個原則,一個原則是這種幫助不是沒有上限的。想讓央行提供應急的資金,必須有足夠的貸款或資產抵押。也就是說,最終貸款人提供資金支援是幫助金融結構“以時間換空間”,並不是源源不絕的。第二個原則,是央行提供的應急資金,要收取比較高的、帶有懲罰性的利息。這是為了防止金融機構以為有了央行撐腰,就不好好管理用於日常兌付的資金,三天兩頭朝央行伸手要保護。
在遵守這兩條大原則的基礎上,一旦出現金融危機,央行只要大量放款,全力支援,市場就會重建信心,危機和恐慌就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