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禕蔓
2022年1月24日,以“攜手並進 共創輝煌”為主題的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新能源)B輪融資簽約儀式圓滿完成。據瞭解,長安新能源B輪融資工作於2021年4月正式開啟,計劃融資30億元,在經過近200次談判和三大輪的嚴格篩選後,最終確定了入圍的優質投資人,公告顯示,長安新能源B輪增值共得到包括長安汽車在內的10家單位投資,最終募集資金約49.773億元,最終超募資金近20億元。可以看到,眾多專業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真切地表達了對長安新能源當前發展的認可和未來發展的信心。
此外,《紅週刊》獲悉,長安新能源還得了內部員工力挺,員工持股平臺目前已有97名骨幹員工參與,總額超過1億元。這也使得長安新能源成為了長安汽車旗下第一家實現員工持股的企業。同時,據透露,完成本輪融資後,長安新能源或將計劃於2025年前後實現公開上市。
新能源車年銷售破10萬大關,增速業內第一
2025年新能源銷量目標突破70萬輛
汽車行業的未來在新能源,這已成為行業共識。資料顯示,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的落地實施和汽車產業新“4+2”化的蓬勃興起,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銷量已達331萬輛,同比增長181%,滲透率已從年初的6.4%提升至21.3%,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有望突破600萬輛,全年滲透率達到22%。可以說,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全面進入市場化黃金髮展階段。
歷史大機遇面前,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且來勢洶洶,此階段,傳統車企新能源部門能否有效分拆獨立,或成為能否成功轉型,並搶佔頭部席位的關鍵。據瞭解,較其他傳統車企,長安汽車是第一家將新能源業務分拆獨立,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家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汽車央企。不僅如此,近年來,長安新能源搶抓時代大勢,相繼在產品開發、核心技術掌握、營銷能力提升、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傲人成績,從而迅速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尤其是2021年,長安新能源克服缺芯少電、疫情反覆、競爭加劇等諸多困難,創造出了自身新的發展里程碑,資料顯示,長安新能源2021年銷售成功突破10萬輛大關,同比增加接近300%,增速位列行業第一。具體到車型,據瞭解,近年來長安新能源陸續開發了奔奔 EV、逸動EV460等多個系列整車產品,其中,長安新能源奔奔EV在2021年的微電市場位列第三,長安逸動EV則憑藉硬核實力成功位列緊湊型純電動細分市場第一。
為了繼續向前挺近,據悉,長安新能源又有了新目標,即2025年銷量突破70萬輛,從而加速打造中國數一數二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新車投放方面,長安新能源也做了進一步規劃:預計未來三年,將開發轎跑、SUV、MPV以及其他形態的新物種,投放11款全新產品,其中全新純電產品C385將盡快進行量產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EPA1全新電動車專用平臺打造的首款產品C385,首次亮相就得到了業內極高關注,長安新能源總經理鄧承浩甚至直言道:“內部人員紛紛出資,我也出資了500萬,大家把身家性命都賭到了C385身上”。同時他還透露,長安新能源還即將推出C673、A158兩款新車,另外多款車型也已處於研發階段。
當前,新能源汽車正處於激烈的競爭格局下,據分析,未來3-5年很有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分水嶺。此次,長安新能源藉助B輪融資,無疑為後續發展儲備了更多資本“彈藥”和搶佔行業高地“籌碼”。
掌握創新性技術200餘項 計劃再突破500項
2025年前計劃推出25款新能源車
會上,據介紹,早在2017年,長安汽車就釋出了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並制定了“四大戰略行動”,即:“千億行動”、“萬人研發”、“夥伴計劃”和“極致體驗”。其中,“千億行動”指,預計到2025年,將在全產業鏈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其中新能源產品研發領域的投入將超過400億元,新能源專有平臺打造的投入將超過100億元,動力電池領域的投入將超過300億元,共享、充電設施和服務等領域的投入將達到200億元。“夥伴計劃”則明確了,將在與寧德時代、博世集團、蔚來汽車、滴滴集團以及BAT等夥伴戰略合作的基礎上,透過合資參股、聯合開發、產業鏈合作等多種方式,在電池研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發、充電方式及環境的建設、出行方案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創新合作。而“極致體驗”則計劃到2025年,覆蓋EV、PHEV、FCV,將累計推出25款智慧化新能源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格里拉計劃”的強力指引下,目前,長安新能源已成功掌握突破創新性技術200餘項。會上,鄧承浩講到,“十四五期間,計劃再突破500項創新性技術,增加3000項專利。”不僅如此,長安汽車總裁、黨委副書記王俊會上也展望道:我相信本次B輪融資必將為長安新能源未來發展注入全新動力,全面助推其市場競爭力和中長期價值的提升,最終2030年達到全球領先,併成功打造出世界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
免責宣告: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