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星期一,赤峰市醫院兒科PICU副主任牛紅豔一天的工作是從早晨7點開始的。晨光熹微時,她已經走進辦公室,向值夜班的醫生詢問當晚有沒有緊急情況,有沒有收治新的病人。
“53床咳血,58床反覆頭疼腹痛,P1床先心病術後肺炎……”由於當天上午要出門診,早晨時間有限,她對幾個放心不下的重症患兒先行查房,瞭解病情進展,檢視症狀是否有所緩解。隨後,她步履匆匆趕往門診。
8點到12點半,牛紅豔在兒科門診1號診室寸步未離,一上午接待了40餘名患兒,這期間沒去過衛生間,沒喝過水。隨著廣播裡此起彼伏的叫號聲,一個個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相繼湧入各個診室。當天上午,在兒科門診和急診出診的共有7位醫生,他們在超負荷的工作崗位上忙而不亂,冷靜、專業、耐心地面對各個年齡的患兒和多少有些焦慮的家長。
“這是我們最基本的工作,同時也是前沿‘戰場’,容不得一絲一毫懈怠。”兒科主任薩初然貴一句簡單的話,卻道出了最不簡單的堅守。
而在另一個“戰場”——兒科病房,護士楊鼕鼕也始終保持著戰鬥狀態。一天的忙碌從8點前的交班開始,然後是早會、查房、配藥、輸液、執行醫囑、寫護理記錄、巡視病房……半天下來,手機上的計步器顯示她已經走了13000餘步。
從業10年,楊鼕鼕習慣了這樣的緊張和忙碌及每4天一次的夜班。學醫之初,她就深知這是怎樣的一條職業道路。楊鼕鼕溫暖的笑容裡,藏著兒科醫護特有的樸素與堅韌。
在很多患兒家長眼裡,兒科永遠那麼忙碌,門診和急診排著長隊,病房一床難求。事實也的確如此,情況並沒有因為臨近春節而有所改變。春節假期對於醫護人員來說,一如往年那般“熟悉而陌生”。
牛紅豔是山西省運城市人,由於工作原因,她已經許多年沒回過家鄉,每逢年關,心底總會滋生出“想家”的情愫。不止她,兒科的外地人還有高坤、董娜……無論是客觀現實,還是主觀情感,對他們來說,他鄉已成故鄉,故鄉遠在他鄉。而守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孩子的健康也成了他們的職責所在。
“科裡沒有人會奢望休一個完整的春節假期。這7天裡每個人會排三個班次,比如一個夜班兩個白班,或者一個白班兩個夜班。” 薩初然貴告訴記者,兒科醫護人員工作時間長、勞動負荷重、崗位風險高已成為社會共識,但這並不能阻礙他們對這份職業的付出與熱愛。
下午依然重複著上午的忙碌,牛紅豔和楊鼕鼕結伴走出單位時,已是滿天星斗,萬家燈火。
這份工作對於她們來說,每一天,都似乎週而復始,每一天,又都有些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