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全球癌症資料報告指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其中70%是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可以透過治療治癒,但部分患者在治療的前10年會經歷區域性復發或遠處復發,對於具有高危臨床或病理特徵的患者,復發的風險更大。
為解決這一問題,一款新型靶向藥——玻瑪西林將乳腺癌復發及轉移的風險顯著降低。
男性乳腺癌完全緩解
2020年,國際期刊《分子與臨床腫瘤學》發表了一篇有關於男性乳腺癌的治療研究,該研究報告了第一例已知的乳腺癌男性患者接受二線玻馬西林、醋酸亮丙瑞林和氟維司群治療後,癌症發生完全緩解。 該研究報告了一位39歲沒有病史的男性案例,最初於2015年3月左乳房出現腫瘤。乳房X光檢查和左乳房超聲波顯示,在左乳房存在不規則形狀的9x7x7mm的可疑惡性腫瘤。 2015年3月至12月,患者接受了左乳房切除術,隨後開始進行玻馬西林、環磷醯胺和紫杉醇的輔助化療,以及胸壁和區域淋巴的放射治療。 2017年10月顯示,許多雙邊肺結節懷疑轉移性疾病,其病理學與轉移性乳腺癌具有相容性。 隨後,患者每天接受兩次玻馬西林 150mg注射,以及每1天、15天、29天,30天一次的雌激素受體拮抗劑500mg注射。 2017年12月,患者腫瘤標記物開始顯示正常化,直至2019年6月腫瘤標記依然保持陰性。
玻瑪西林:高效低毒
玻瑪西林是唯一一種在難治性轉移性乳腺癌中具有單藥活性的CDK4/6抑制劑,能夠有效地穿過血腦屏障,並且具有明顯的低骨髓抑制毒性特徵,可以連續給藥。
CDK4/6抑制劑改變了激素受體陽性(HR+)乳腺癌的治療模式,與常規內分泌治療相結合,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和6(CDK4/6)是驅動細胞分裂的關鍵調節因子,抑制CDK4/6,可阻止細胞持續分裂,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長,導致細胞衰老和凋亡。
2017年9月,玻瑪西林於2017年10月批准上市,用於治療HR+/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該藥適用於:
聯合一種芳香酶抑制劑(AI)作為初始內分泌療法治療絕經後女性;
聯合氟維司群用於接受內分泌療法病情進展的女性;
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於接受內分泌療法和化療控制轉移性疾病但病情進展的成人患者。
除乳腺癌外,玻瑪西林已經被探索用於治療各類癌症的效果,包括復發/轉移性頭頸鱗狀細胞癌、K-RAS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等晚期實體瘤。近年CDK4/6抑制劑,正迅速改變著全球腫瘤患者的治療格局。
多項權威認證:玻瑪西林可減少轉移
2020年歐洲腫瘤臨床協會(ESMO)上,全球III期monarchE試驗顯示,相比於單獨內分泌治療,玻瑪西林聯合內分泌治療顯著降低了浸潤性癌症的復發風險,可達到25%。遠處複發率也降低了28%。 內分泌治療聯合玻瑪西林組的2年無進展生存率達到92.2%,而單獨內分泌治療組的無進展生存率為88.7%,在9到12個月之間開始出現。 無遠處復發生存率遵循相同的模式,2年無遠處復發生存率分別為93.6%和90.3%,聯合治療最有可能預防骨骼和肝臟轉移。 此外,2020年多項發表在《自然》、《臨床腫瘤學雜誌》等國際期刊的研究表明,玻馬西林可有效誘導癌細胞死亡、收縮腫瘤大小、並且在不同時期的乳腺癌輔助治療或聯合治療中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聯合增效:生存期翻倍
《Nature》釋出研究證實,玻瑪西林與非類固醇AI結合連續使用,顯著增加了患有 HR+, HER2−的晚期乳腺癌的絕經後婦女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客觀緩解率(ORR)。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玻瑪西林的患者發生治療反應的速度快、時間久,並且腫瘤發生大量收縮。 研究結果顯示:玻瑪西林+非類脂醇藥物組治療的無進展生存期(PFS)中位數為28.18個月,而安慰劑+非類脂醇藥物組僅為14.76個月,加入玻馬西林的治療組的生存期延長近一倍 對腫瘤大小平均變化的分析表明,經過2個週期後,玻瑪西林&非類脂醇藥物組的腫瘤大小減少了27.7%,腫瘤收縮持續時間為至少24個週期(約22個月)。 而安慰劑& 非類脂醇藥物組的腫瘤大小隻減少了16.6%,且腫瘤收縮在大約10-12個週期的治療後便趨於穩定。 24個週期的治療後,添加了玻馬西林組的腫瘤大小平均減少76.1%,安慰劑組減少50.0%。
延長生命,有更多選擇
玻瑪西林無論是單藥治療,還是聯合治療,均取得了明顯療效,尤其是顯著降低患者複發率。 值得慶幸的是,2017年9月,禮來製藥研發的CDK4/6抑制劑玻瑪西林已獲批上市。禮來製藥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醫藥公司,近年來致力於發現和開發改變癌症治療現有標準的創新療法; 目前已經在美國上市,被FDA指定為乳腺癌的突破性療法,但國內還未上市,如有需要合法正規的海外平臺進行購買。 近年來,隨著一些令人興奮的新藥的臨床試驗產生的積極資料,未來癌症患者的治療將有更多選擇。
【來源:中國網醫療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