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設計是建築設計中的一大難題,特別是建築物內一些管線相對集中的位置,如技術夾層、裝置轉換層、走廊吊頂等位置的管線,由於地方狹窄,空間有限,各類管線很容易在同一位置上發生衝突。因此,管線設計一般需要經過多次碰撞檢測與分析。
管線設計一般由設計院或工程設計企業中排水、電氣、暖通專業的工程師先根據各系統設計規範及建築單體的使用要求佈置管線,再由設計負責人彙總各專業管線,進行管線綜合設計。這樣先分後總的設計順序,能保證各專業管線設計在符合技術規範的前提下,及時發現管線設計中的矛盾。
在瞭解管線設計原則前,我們需要對管線型別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便於在管線設計時,能快速找到各類管線對應的設計規範和原則,加快設計效率,減少設計錯誤。
下面是工程管線的基本分類:
1. 消防系統。主要包括消火栓管道、自動噴水滅火管道、氣體消防管道、消防洩水管道、消防報警、消防電話、消防廣播、聯動控制等弱電管線。
2. 生活給水、排水系統。主要包括生活給水管道、生活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其它排水管道等。
3. 通風空調、熱力管道系統。主要包括送排風管道、空調風管、空調供回水管道、冷凝水管道,採暖、熱水供應及空調處理裝置所需蒸汽或熱水管道。
4. 供配電強電系統。主要包括動力配電管線,電氣照明配電管線。
5. 弱電系統。主要包括保安監控管線、背景音樂管線、公共廣播管線、閉路電視系統管線、電話系統管線。
6. 綜合佈線系統。主要包括樓宇自動化系統管線、通訊自動化系統管線、辦公自動化系統管線。
管線設計原則是每一位管線設計工程師需要熟記的內容,由於管線型別多,因此我們在進行綜合管線設計時,必須嚴格遵循以下原則:
1. 先佈置管徑較大的管線,後佈置管徑較小的管線。
遇管線交叉時,小管徑避讓大管徑。即先布風管,接下來噴淋幹管、消火栓幹管,空調水管,強、弱電橋架等。因小管徑所佔空間位置較小,易於安裝,且造價相對低。
2. 壓力流管道避讓重力流管道。
壓力流管道在外加壓力作用下,介質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動。給水管道、消火栓管道、自動噴水管道、熱水管道等為壓力管道。壓力管道區別於重力管道的主要特徵是可以爬升。重力流管道內的介質僅受重力作用,由高往低流。汙水、廢水、雨水等管道屬於重力流管道,其主要特徵是有坡度要求且排放水流雜質多,力求管線短,避免過多轉彎,以保證建築使用空間及排水流暢。管道交叉時,應將重力管道對標高要求作為首要條件予以滿足,壓力管避讓重力管。
3. 冷水管避讓熱水管,熱水管需保溫且造價較冷水管高。
4. 電纜(動力、自控、通訊等)橋架與水管宜分開佈置或佈置在其上方,以免管道滲漏時損壞電纜或因此造成事故。
5. 可彎曲管避讓不可彎曲管。
6. 金屬管避讓非金屬管,因金屬管較易切割、彎曲、連線。
7. 附件少的管道避讓附件多的管道,這樣有利於施工操作和維護及更換管件。
8. 管道分層佈置時,由上而下按蒸汽、熱水、給水、排水管線順序排列。
在管線設計時,我們除了要遵循管線設計原則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管線質量和投入使用的年限。
下面是管線設計的注意事項:
1. 各類管線都要採用吊架、支架或托架予以固定,管線吊架或支架的位置不可忽略。建築中較多采用L40×4,L50×5或L63×6支承角鋼和∮8~∮12吊杆固定管線。
2. 噴淋橫幹管上要接出支管以佈置噴頭,管線佈置時應留有接出支管的空間。
3. 空調風管、供回水管、冷凝水管、熱水管等均需保溫,設計時應考慮保溫層厚度。
4. 強、弱電橋架之間宜有一定間距,以免互相干擾。儘可能地分別佈置在走道兩側,強、弱電管道井應分別單獨設定,若沒有條件,強、弱電橋架在一個管道井內佈置時,必須佈置在管道井內兩側。
5. 走道燈具、噴頭、感煙探頭、喇叭、送風口布置應統一協調,避免相碰。
6. 各種管線在同一平面同一部位佈置時,應儘可能少交叉。
隨著BIM技術的興起,管線設計知識雖然能幫助我們提高管線設計的效率,但是學習管線建模,是管線設計工程師目前緊需學習的內容。
對於管線建模BIM軟體的選擇,我們以能同時滿足排水、電氣、暖通等多專業管線設計為首要要求。下面這樣多專業建築設計軟體OpenBuildings Designer ,不僅能擁有建築、結構、機械、電氣專業模組,還能視覺化任何規模、形式及複雜度的建築。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OpenBuildings Designer有哪些功能吧~~
OpenBuildings Designer 軟體功能
建築
- 利用綜合的建築和行業領先的自由建模工具和功能來設計建築和結構;
- 建立真實的單曲和雙曲平面、實體和建築裝置;
- 直接從模型建立協調一致的建築文件(規劃圖、剖面圖、立面圖、詳圖和鋼筋表);
- 充分利用 Bentley GenerativeComponents 的計算設計功能;
- 在設計流程初期評估和模擬能效;
- 透過整合的概念能源分析計算峰值載荷、年度能源使用量、能耗、碳排放量和燃料成本。
結構
- 為鋼結構、混凝土結構和木結構(包括牆體、地基、柱和其他結構元件)建模
- 生成平面圖、框架佈置圖、剖面圖和立面圖以及體積和重量規劃圖
- 與詳圖繪製應用程式(包括 Bentley 的 ProStructures)相結合
- 利用 Bentley 的 RAM、STAAD 和 ProStructures 進行結構分析和設計
- 對鋼結構做防火處理
機械
- 為完全引數化的暖通、管道和給排水系統建模;
- 以手動方式或利用自動管線尺寸調節工具,根據氣流、流速和摩擦率正確計算管道尺寸;
- 使用 AHU Builder 的標準模組建立和配置暖通裝置;
- 定義自動放置的元件,同時為 HVAC 和管道系統自動路線連線圖佈線;
- 透過應用邊坡或作為後續流程應用對系統動態選路;
- 匯出到 Autodesk Fabrication CAMduct 2013 和 Trimble Vulcan 中用於製造過程。
電氣
- 設計照明和其他電氣子系統
- 為電纜托架管道(包括電纜盤和筐、管道和電線管道)建模
- 管理電路裝置、電纜托架管道中的電纜佈線和配電板電路
- 完成點到點的正交和電纜托架管道佈線長度計算
- 實現 EDSA、ProDesign、elcoPower 和其他行業標準程式的雙向介面
- 與 Lumen Designer、DIALux 和 RELUX 雙向交換資料
- 生成規劃圖、剖面圖和立面圖、原理圖和框圖、標籤、工程圖例和物料清單
資料互用性
- 透過 i-model 實時共享和處理來自任意創作應用程式的專案資訊
- 在建模環境中以本地模式使用點雲作為設計背景
- 支援的通用格式包括 Bentley i-model、DGN、Revit Family File (RFA)、RealDWG、IFC、DXF、SketchUp SKP、PDF、U3D、3DS、Rhino 3DM、IGES、Parasolid、ACIS SAT、CGM、STEP AP203/ AP214、STL、OBJ、VRMLWorld、Google Earth KML、COLLADA、Esri SHP 等
- 整合地理資訊並確保在合適的背景下正確顯示
- 匯出和開啟 IFC2x3 Coordination View 2.0 檔案(透過buildingSMART 認證)以及建立 COBie 電子表格
不受限制的環境
- 整合三維模型中的資訊,包括:超模型建模圖紙、影象、文件、媒體、web 連結等
- 使用綜合建模工具集建立幾乎任何幾何圖形
- 利用特定專業資訊和相關聯的引數建模工具
- 建立幾乎任何形式、大小和幾何複雜度的建築
- 定義設計意圖、維度約束、裝配關係和更多專案的捕獲規則
在更短的時間內發現更多潛在機會,創造更好的設計以及有效地建立和管理複雜的幾何關係圖
建築效能
- 使用計算設計工具建模、模擬和瀏覽各種假設方案
- 展現高度、坡度、日光照射和陰影分析
- 建立逼真的模型視覺化效果,支援多點自動測量、照片實感材料、照明庫、分散式網路渲染、關鍵幀和基於時間的動畫工具
- 透過分析空間模型促進概念能源分析
資訊豐富的交付成果
- 直接利用三維模型的內嵌功能動態建立二維文件
- 建立精確的二維和三維繪圖
- 獲得可靠的設計和產品標準管理
- 在設計和文件製作全過程應用場地、專案、企業和國際標準
- 審查和共享模型和文件標記
- 在 Excel 中進行原位編輯和雙向編輯,輕鬆管理資料並對資料排序
關注“艾三維技術”微信公眾號,看直播!免費獲得BIM軟體7天免費試用和12個BIM軟體系列教程,還有精彩案例,BIM解決方案,定期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