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內爾中羅森塔爾管壁與螺旋狀耳神經節的解剖學模式(圖源:April Neander)。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論文,研究人員基於蝙蝠內耳解剖結構支援了一項有爭議的演化分類,這也為理解各種蝙蝠內耳結構變化為其多樣的回聲定位策略提供了新見解。
該論文介紹,蝙蝠的系統發生學(結合基因組資料分析演化分類的學科)特徵表明,它們的回聲定位要麼是在陰翼手亞目(包含大蝙蝠和小蝙蝠的一個亞目,主要透過視覺導航)和陽翼手亞目(回聲導航的小蝙蝠物種)中獨立演化出來,要麼是在蝙蝠祖先中演化出來過一次,後來一些陰翼手亞目物種失去了這種特性。不過,這種分類方法是有爭議的,因為過去它只有分子水平的證據支援,缺乏解剖學支援。
蝙蝠內爾中神經節管壁的進化模式(圖源:April Neander)。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哲西、本傑明·蘇爾澤(Benjamin Sulser)和同事使用微解剖和CT掃描檢查了19個科39個蝙蝠物種的內耳結構,他們觀察到高度衍生的陽翼手亞目螺旋神經節結構(一組聽覺系統的神經細胞體),這是現今和古代陽翼手亞目獨有的結構。這一特定的解剖學佈局容許產生更大的神經節,其中可含有更多的神經、更高的神經支配密度和更密集的聽覺神經纖維束聚集,這與陰翼手亞目和非蝙蝠哺乳動物的解剖學均不相同。
論文作者總結說,這些特性可能是許多回聲定位策略的演化驅動因素,並與陽翼手亞目的多樣化相關,這個亞目包含了82%的回聲定位蝙蝠。(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