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不僅僅是一所大學的稱呼而已,更深入地講,校名還會對學校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一個朗朗上口,聽起來”高大上“的校名,不僅更容易進行傳播,甚至會左右不少人的報考選擇。在建國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的大學校名比較單一,大部分以區域加上辦學特色作為校名,比如北京醫學院、華東水利學院等等。
不過,在改革開放後,尤其是在大學向綜合化方向發展之時,原有校名很難再概括學校辦學情況,且一些傳統行業,比如鋼鐵、煤炭、化工等對學生報考的吸引力降低,很多學校進行了更名,加之世紀之交的院校合併浪潮也產生很多新的院校。不過,在眾多院校更名程序中,有失敗亦有成功的經驗,更名成功的高校其新的校名成為學校發展的助推器,而更名失敗的大學則其新校名卻有可能成為學校發展的阻礙。
今天我們將要提到的是一個更名成功的大學,該校就是位於直轄市天津的天津工業大學,更名前該校校名為天津紡織工學院,在2000年更改為現名,天津工業大學如今已是”雙一流“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基本辦學情況如何?其更名歷程又是如何?又為何說該校更名很成功呢?
天津工業大學辦學實力雄厚,在師資隊伍方面:該校擁有包括兩院院士7名、長江學者5名、傑青5名等在內的60餘名國家級人才,該校還有省級人才200餘名;在學科實力方面: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2個天津市重點學科,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還有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學校建設有分離膜與膜過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效能電機系統智慧設計與製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眾多國家級以及省部級科研平臺。
天津工業大學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創建於1912年的北京工業專門學校機織科,在建國後演變為天津大學紡織系、天津紡織工業學校等,後於1958年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1968年更名為天津紡織工學院,後於2000年最終更名為天津工業大學至今。
天津工業大學這一校名中既擁有”天津“這一直轄市名稱,”工業“二字又突出了該校的理工科強勢背景,校名更改的很好。之所以去掉”紡織“二字,原因就在於進入新世紀後,紡織業在我國從吃香行業逐漸淪落為冷門行業,紡織業失去了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原有校名已經影響到學校發展,事實上在世紀之交,包括中國紡織大學也更名為了東華大學。
由”天津紡織工學院“到”天津工業大學“,改掉的不僅是校名,還為學校發展帶來了新的助力,雖然天津工業大學目前實力最強的學科依然是紡織科學與工程,然而”紡織“二字對學校發展的不利影響已經基本消除,學校計算機、材料、機械等學科實力也頗為雄厚。總之,希望天津工業大學再接再厲,在保持自身紡織學科優勢的基礎上,建設成為工科優勢明顯的綜合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