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我出國留學後才讀懂的詩句。特別是在春節、元宵節這種闔家團圓的節日,縱使身邊有一眾好友慶祝,但當曲終人散、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時,仍有一番孤寂在心頭。
近兩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留學生們的線下春晚無法舉辦,多少衝淡了一些年味兒。我們愛爾蘭科克大學中國學聯想透過舉辦線上春晚,讓中國同學一起過個熱鬧年。考慮到科克大學孔子學院已經是第二年舉辦春晚,有非常成熟的經驗,我們決定與孔子學院、科克大學中國社團以及科克華人商會聯合舉辦2022年科克雲上春晚。
因為導師的特許,我可以在國內“家裡蹲”線上完成碩士課程。然而,隔著時差,卻也使得籌辦春晚過程中的許多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僅是協調多方雲會議時間這一項,就比想象中難得多,但我們工作組依然堅持每星期開一次碰頭會,探討工作進度,一定要把線上春晚這項任務順利推進。
有時差也不全是壞事。科克與北京的時差大約是8小時,我們便笑稱自己一天擁有了“24+8”共32小時。而這“多出來”的8小時,卻給了我們一次向著同一目標接力向前的難忘經歷。
比如,獎品贊助環節需要學聯設計優惠券的樣式,姚瑩同學作圖技術比較熟練,可以負責高難度的設計,而我只會一些基礎操作,我們便決定接力工作:姚瑩每天忙到很晚,在愛爾蘭當地時間凌晨發給我,我在國內修改好小問題後再發回給她。一個個日出日落,一次次晨昏更迭,我們就這樣順利完成了獎品和證書的全部設計工作。
這次活動得到了科克市政府與科克大學校領導的關注與支援,科克市市長、科克郡郡長、科克大學校長都發來祝福影片。大家的關懷與支援讓我們非常感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真正領教了愛爾蘭人出了名的口音重。
幾名中國學生輪流聽,但誰也沒辦法百分之百地確定影片裡的全部英文內容,一時間令我們有些犯愁。就在這時,我們有了強大外援——中國社團裡的幾名愛爾蘭學生主動聯絡到我們,表示願意承擔影片的字幕翻譯和線上春晚中譯英的校對工作。
這是一群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愛爾蘭學生,他們一直在孔院學習中文。自願承擔祝福影片中譯英的工作後,他們從春季學期返校的第一週開始就全身心投入,常常忙到深夜。
對於外國同學而言,翻譯中最難的就是詩詞和中國俗語。比如,單是一句“金牛辭舊春華啟,虎嘯新春氣象新”,大家反覆推敲,前後修改了3個版本才最終確定。想要將每句話翻譯得“信、達、雅”,著實不易。
今年春晚我們還設計了一個趣味環節,邀請外國同學品嚐幾種中國食物,並分別打分。我們選擇了果丹皮、大白兔奶糖、五香豆腐乾、醬豆腐、茉莉花茶以及過年必不可少的餃子等作為中國食物的代表。
各具特色的中國味道讓外國同學頻頻豎起大拇指,他們對最後登場的水餃更是讚歎連連,“沒想到麵皮包了餡兒竟然這麼好吃!”愛爾蘭學生還邀請中國留學生們到他們家中,共同慶祝中國新年。
在這次線上春晚短暫的籌備過程中,愛爾蘭同學讚美著中國文字的奇妙巧思、中國美食的色香味俱佳,看到他們被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所感染,這是我最驕傲自豪的事。
我們的科克春晚將於1月29日晚在線上平臺播放,希望它不但能讓遠在異國他鄉的中國留學生感受到祖國的溫暖,也能以此為平臺和契機,讓更多外國學生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我們海外學子也要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作者系愛爾蘭科克大學在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