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物是精神科臨床最常用的藥物,是精神科臨床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近些年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又稱第2代抗精神病藥(second generatiorantipsychotics,SGAs)不斷湧現,品種越來越多,目前基本取代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成為臨床的一線用藥,在精神病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患者從中受益,但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尤其是代謝方面的問題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代謝綜合症(metabolicsyndrome,MS)便是其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
精神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徵不僅使患者失去了形體之美,還降低了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增加疾病復發風險,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精神疾病患者罹患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風險,縮短了精神疾病患者的壽命,因此必須進行治療。
之前我發表了一篇文章《一個二百斤重女孩的頑固性幻聽》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重視,不斷有人在網上進行諮詢,今天將精神藥物所致代謝問題給大家做一個介紹,希望對患者及其家屬能有所幫眾,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代謝綜合徵對於很多患者和家屬來說比較陌生,其實就是多種代謝性疾病合併出現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包括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血壓、向心性肥胖、血脂障礙、葡萄糖耐量不良等,可引起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其併發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有罹患代謝綜合徵的風險。較早的研究顯示,即使未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謝異常易感性也是增加的,其一級親屬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也增加。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療之前,就有腹型肥胖增加、血糖和皮質醇水平升高。以親屬為研究物件間接地提供較好的依據,Bellivier研究報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或祖父母在50歲以前有31%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而相應年齡的普通人群中只有6%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並且18%~3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2型糖尿病家族史,這些研究均提示排除抗精神病藥物的影響,精神分裂症本身可能會引起或加重MS。
精神分裂症患者較正常人不僅有較高共患代謝綜合徵的風險,同時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控制病情更進一步增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合併MS的風險。眾多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SGAs都有導致代謝綜合徵的可能,其中以氯氮平、奧氮平和利培酮最為常見。
精神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徵一方面增加患者罹患軀體疾病的風險,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另一方面降低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導致疾病復發或加重,因此需要患者及其家屬重視,並且代謝綜合徵越早干預效果越好。
中醫學文獻資料中並無相應精神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徵的記載,但對相同或相似於此證候群的各類病證卻有著詳盡的記載,如“消渴”、“眩暈”、“痰濁”、“溼阻”等。中醫學認為,過食和少動是MS發病的兩大主因。過食肥甘,阻滯中焦之氣機,有礙脾胃升降,形成脾氣鬱結;脾主四肢、肌肉,活動減少必然影響脾的健運,脾不散精,胃氣難降,食積不化,運化不健,則水溼不化,津液不布,為溼、為濁、為脂,進而變證百生。氣機和運化是病機的根本,肝主疏洩,助運化,肝氣鬱滯,氣機不暢,血行艱澀,水液代謝受阻,也可為痰為溼。脾腎兩虛是MS發病的內因,脾腎在體內共同主管水谷的調節、吸收和代謝,以及廢物的排洩。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使脾腎虛損則津失輸布,水谷之精不化,水液代謝的功能出現障礙,必然導致產生溼濁、氣鬱、食滯、痰飲等,而這些代謝廢物的積蘊又進一步加劇臟腑氣血功能失調,其結果愈甚,或化熱,溼熱蘊結;或瘀阻血脈,氣機逆亂;或生痰,痰風內動。而這些病理產物又分別作為致病因素,互為因果,互相轉化而導致疾病的演繹和轉變。總之,精神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徵揭示了原本彼此獨立的疾病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絡,具有慢性、隱匿性、複雜性和進行性等特點。
王寶等對發表在CBM、CNKI、VIP等中文文獻學資料庫的相關文獻進行中醫證候學薈萃分析發現代謝綜合徵的常見病理因素為虛、痰、瘀、溼,病位為脾、腎、肝、胃,說明虛、痰、溼是該病發病的主要因素,其原因在於脾腎功能失調,曹擁軍等的研究也得出同樣的結論,因此可以認為痰溼內阻是代謝綜合徵發生的主要證型。臨床中發現精神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徵的患者的表現確實如此,之前的典型案例也是基於這樣一種思路取得了很好療效。
近代中醫學家對中醫藥在治療精神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徵,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集中在單純性代謝綜合徵,而對新型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徵的研究其少,其中又以藥物療法為主,很多患者因為精神藥物的副作用也擔心中藥的副作用希望能透過非藥物療法來治療。相關研究表明電針對代謝綜合徵患者的體重、血脂、血糖等有明顯療效,之前我們有幸獲得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的課題資助,進行針灸治療精神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徵,結果可喜,針灸的治療作用首先表現在體重上,其次是血脂,然後是血糖和血壓,而所有的變化均是繼發在減輕體重的基礎之上,並且治療時間越長療效越好,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因此,我建議有代謝綜合徵方面問題的患者要及早就醫堅持治療,相信總會有更大的收穫。
精神疾病的治療以及精神藥物所致代謝方面的副作用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定需要家長和患者要有耐心、信心和決心,打贏這場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