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廣東省人大代表趙廣軍提出建議《關於重視子宮腺肌病患者的建議》。他在建議中提出,子宮腺肌病被形象的稱為“不死的癌症”。子宮腺肌病患者都是育齡期女性,正是人生的高光時刻,是孩子的依靠,家庭的半邊天,社會的中堅力量,她們患病所帶來的影響之大不可忽視。
子宮切除對女性身心帶來極大危害
趙廣軍在建議中提出,當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時,稱子宮腺肌病,多發生30-50歲經產婦,據公開資料顯示,近年患病數量明顯上升,因我國人口基數大,這一人群不容忽視。根據人民衛生出版社第9版《婦產科學》P268,和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原因不同,但均受雌激素調節,子宮腺肌病35%無典型症狀,40%-50%表現為經期過多、經期延長,15%-30%表現為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影響女性身體、心理、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診斷相對簡單,透過典型的進行性加重痛經和月經過多史,結合婦科檢查子宮均勻增大或侷限性隆起、質硬壓痛結合影像學檢查可基本診斷。目前無根治性的有效藥物,對症狀嚴重、無生育要求或藥物治療無效者,應行全子宮切除術。
現在對子宮腺肌病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子宮切除治療。保守治療對於輕症和近絕經期患者有一定意義,對於更多的患者來說,無法根治的同時增加了治療的經濟負擔和醫療干預的其他風險。如果實行子宮切除方案,子宮被切除,很多與子宮有關的功能將會喪失,引起預後生理、心理、家庭的問題,如子宮缺如會改變盆底的生理結構,繼而出現盆底功能障礙,卵巢的供血量會明顯減少,將大大加快卵巢衰老的程序,使更年期提前,子宮內分泌功能缺失引起系列的生殖內分泌問題,還有相關的免疫功能下降、夫妻生活質量問題等。這些生理功能的缺失或減退又會導致女性心理問題的出現,給個人、社會和家庭帶來系列性負面影響。子宮腺肌病被形象的稱為“不死的癌症”,要保留子宮又要徹底祛除病痛,是全世界婦科界的難題。
子宮腺肌病患者都是育齡期女性,正是人生的高光時刻,是孩子的依靠,家庭的半邊天,社會的中堅力量,她們患病所帶來的影響之大不可忽視。很多患者長期被痛經、貧血困擾,極其痛苦,據評估,子宮腺肌病引起的疼痛可達分娩陣痛的三倍甚至以上,更為嚴重的是每個月都痛,且進行性加重;有的月經量進行性增多,導致嚴重貧血,體虛甚至無法工作。因根治腺肌病臨床上大多數採用切除子宮的方式,她們為了保全子宮四處求醫,因病致貧、返貧,部分病人因此發展為抑鬱症,痛經時伴有自殘現象和產生輕生念頭,部分患者忍受不了痛苦繼而被迫切除子宮,給個人造成經濟負擔,給身心健康帶來新的問題,給婚姻家庭帶來的挑戰,給社會的和諧增加了困難。
趙廣軍表示,廣州市人口福利基金會在廣州注意到子宮腺肌病群體的境況,瞭解到她們的病痛和保子宮的呼聲,以及經濟上的困難,該基金會經過調研決定於2020年11月,在全國“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活動專案中,率先於廣州成立了“安康母親——子宮腺肌病”救助專案,以治療腺肌病保留子宮為原則,將擁有保子宮手術治療腺肌病技術的廣州花都某婦產醫院定為救助專案的執行單位,對廣州市常住腺肌病困境家庭進行救助。
為此,趙廣軍建議,應推廣子宮腺肌病保子宮治療先進技術,一方面保子宮技術已經成熟,另一方面由於醫療技術和患者瞭解資訊不對等,目前先進的醫療技術論文往往發表在婦產科專業雜誌上和被國外SCI收錄等,一般患者無法瞭解,甚至很多業內醫生都不清楚,很多患者因此無法接觸保子宮手術技術,正在忍受病痛的煎熬或正在被切除子宮的路上。
希望政策上給予解決這一矛盾的支援,讓患者能瞭解並選擇保留子宮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方法和術式,如衛健局組織參觀並做學術推廣,媒體給予新聞報道支援等,讓更多的人知曉,更多的患者享受先進的醫療水平,減少社會問題。
其次,降低子宮腺肌病患者的就醫經濟負擔,由於腺肌病患者會經歷多方反覆求醫,導致因病致困,再行保子宮手術、康復等過程,產生的醫療、康復費用對患者會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希望能引起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的重視,增加腺肌病相關手術和治療的目錄,並給予報銷比例的提升,讓患者享受醫保福利。
再次,讓全省子宮腺肌病患者和常住廣州的患者一樣平等享受救助或補助政策,希望民政、婦聯或是相關部門為省內其他市縣腺肌病患者提供保子宮就醫補助,讓更多的人充滿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和諧社會增加和諧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影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蔡凌躍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