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飲食應該是提供讓一天充滿活力的能量。但是,為什麼一吃完飯就無精打采、想睡覺呢?
飯後感到疲勞是常有的事。好不容易吃完了,食物不但不能轉化成能量,反而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完善的工廠。食材是原料,被送進來,在不同車間被分解合成再加工,最後送到有助於身體活動的各個地方。
這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人光是吃飯就會很累。
此外,由胰臟產生的控制血糖值的胰島素,也會對飯後的能量水平產生很大影響。進食後,為了確認血糖值是否處於正確水平,胰島素水平會迅速上升。
工作結束後,胰島素水平就會下降,這種上下波動會讓人感到疲勞。不過,這是正常的過程,睡意應該不會持續太久。
為了避免飯後不適,你可以在每頓飯中加入複合碳水化合物和健康的脂肪。建議選擇飽和脂肪酸少、膳食纖維豐富、加工度低的食品。
再加上每天活動身體,保證7個小時以上的睡眠,補充水分,就能在睡前保持活力。
即便如此,吃完飯後還是會感到疲勞的話,那就看看下面的內容。知道了這六個原因,應該就能明白為什麼吃了飯就會犯困了。
1、吃飯時喝酒
如果吃飯時喝了酒,紅酒也許會加快飯後的睡意。據哈佛健康的專家介紹,酒精具有鎮靜作用,因此可能會大大降低能量。
酒精會抑制中樞神經,使人產生睡意。這種鎮靜效果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但臨睡前飲酒會擾亂睡眠週期,使人無法安眠。
女性每天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另外,如果覺得對能量水平有影響的話,最好完全不要喝酒。
2、吃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
如果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過多,即使再喜歡的東西也會感到渾身無力。這大多是由小腸分泌的一種叫膽囊收縮素(CCK)的激素引起的。
一般吃高脂肪高卡路里的芝士披薩的話,會分泌CCK,幫助分解披薩中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也有研究結果表明,吃了高脂肪食物後,CCK增加和幾個小時後犯困之間有關係。
吃了紅肉和甜點等促進炎症的食物後,身體會釋放白細胞介素-1 (IL-1)等細胞因子,有研究結果表明,飯後IL-1水平高與飯後犯困有關。
3、特定的荷爾蒙異常
如果吃了大量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特別是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一起吃,幾個小時後就會感到疲勞。
火雞、雞肉、牛奶、麵包、巧克力、金槍魚罐頭、乳酪、花生、燕麥等富含色氨酸。
這種必需氨基酸有助於合成使身體放鬆的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因此色氨酸作為失眠等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法也在被研究。
4、可能是食物不耐受的原因
食物不耐受或真正的食物過敏,通常會伴隨胃痙攣或腹瀉等不舒服的症狀。但是,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食物的不耐受性,也會導致身體不適。
這是因為將攝取的食物轉換成能量的能力受到限制,身體的負擔加重,會感到疲勞。
5、咖啡因中毒也有負面影響
早上喝一杯咖啡雖然能提神,但遺憾的是不會持續太久。咖啡因的刺激效果通常在喝一口後的半衰期(一半咖啡因從體內排出的時間)為3 ~ 5小時。
也就是說,如果上午8點喝咖啡,心情會平靜下來,正好是中午的時候。
早上的咖啡用完了,犯困的時候正好是午餐時間。所以之前我們建議喝咖啡的時間是中午11點。
6、可能患有基礎疾病
如果排除了各種因素,但飯後仍感到疲勞,就有可能是基礎疾病的症狀惡化,應該去看醫生。
如果有貧血等阻礙營養吸收的問題,就會感到疲勞。此外,還有荷爾蒙平衡紊亂等。
除了這裡列舉的,感到疲勞的原因還有很多。如果總是很累的話,請儘快去做檢查,以確認是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