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女士今年54歲,近半年看東西模模糊糊的,來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門診就診,接診的醫生為其做了詳細的檢查,最後確診為“雙眼白內障,左眼黃斑前膜”。畢燕龍教授為其進行手術,術中首次使用IOCT,成功為陸女士完成了“左眼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人工晶體植入+玻璃體切除+黃斑前膜剝除術”,術程順利,現患者恢復良好。
什麼是IOCT
■
術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intraoperative OCT, IOCT)是改進傳統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搭載平臺以滿足仰臥位眼前後段手術過程中實時檢查的一種新技術,它可以讓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實時觀察患者玻璃體視網膜等介面的形態變化。
IOCT發展歷程
1.手持式IOCT
其包括一個手持OCT掃描頭,透過一根光纖電纜與螢幕相連,手持式掃描頭可以在任何角度進行操作,其優點在於體積小、操作靈活,但掃描穩定性欠佳,比較依賴操作者的操作穩定性。
2. 顯微鏡搭載式IOCT/懸吊式IOCT
為了能夠更穩定地獲取影象,對IOCT的搭載平臺作出改進,推出第二代顯微鏡搭載式IOCT/懸吊式IOCT。穩定性提高,其應用範圍也進一步擴大。但缺點在於無法獲得實時成像,想要獲取影象,需要先暫停手術操作,再進行影象掃描。
3. 顯微鏡結合式IOCT
研究人員們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將OCT系統與手術顯微鏡進行了更好的結合,讓醫生在觀察手術操作的同時可以獲得實時顯示的OCT影象。
IOCT常用於哪些疾病?
■
目前,在黃斑裂孔、黃斑前膜、視網膜脫離、玻璃體黃斑牽拉綜合徵、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矽油填充眼等常見眼底疾病的手術過程中均可使用IOCT觀察以往術中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形態改變。除了眼底病手術方面的應用,IOCT還可用於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移植、ICL晶體植入等手術中。未來,IOCT的應用範圍仍在不斷探索擴大中。
IOCT有什麼優勢呢?
1.手術視覺化
眼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可以獲取眼底實時OCT影象,就如同做病理切片一樣逐層觀察活體組織的解剖層次和結構特點,對手術部位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並處理病灶,同時避免多餘操作損壞眼內正常結構,提升手術精準度和安全性,讓手術從“憑感覺”向高精度、高安全轉變。
2. 操作簡便
IOCT的操作並不複雜,簡易的操作可以讓醫生在完成精細手術操作的同時快速簡潔的完成IOCT檢查,獲取到清晰影象,幫助醫生對患者的手術情況和預後做出判斷。
3. 避免二次手術
有些手術,由於其複雜性,可能需要在手術完成後透過OCT來判斷手術是否完全成功,病灶是否完全清除,是否需要再擇日進行二次調整,而IOCT的出現則避免了這些問題,術中即可得知手術完成情況,及時調整手術方案,讓患者花費更少的時間、獲得更高的治療質量。
專家名片
畢燕龍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眼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家門診:週一下午、週四上午
特需門診:週三上午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主任,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眼科學博士、德國科隆大學眼科學博士後。德國眼科學會會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眼專業分會委員、科技部“眾籌科技2035”專家委員、全國智慧醫學專委會常委、全國智慧眼科學組常委、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海峽兩岸分會眼整形專委會副主委、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第十屆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整形分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眼科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上海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整形美容分會眼整形專委會全國常委、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醫美藝術學組全國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療器械管理指導委員會全國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眼乾細胞學組全國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美與藝術分會全國常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教育部留學歸國專案、教育部學位論文評審專家、上海市科委重點專案、浙江省自然基金專案等評審專家。上海市普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鑑定專家。Ophthalmology,IOVS,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IJO, Journal of Diabetes,《中華眼底病雜誌》,《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等二十餘本期刊審稿人。《眼科學》、《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編委。
擅長角膜移植、複雜白內障手術(如角膜移植後白內障、高度近視白內障、青光眼白內障等)、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糖網病、PVR、視網膜脫離等)、黃斑介面手術、高度近視眼手術(ICL及後鞏膜加固)、眼整形美容(獨創微創重瞼術、淚道再通術等)等。
近年先後主持德國防盲組織留德博士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同濟大學醫科基金、上海市高校優青基金、上海市普陀區高層次人才基金、同濟-來明企業橫向科研基金等二十餘項課題。第1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在著名醫學雜誌Br J Ophthalmol,EYE,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等發表SCI 20餘篇,中華系列3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32項,完成轉化1項。主編出版國家十一五重點視聽教材3部、副主編眼科教材1部、參編人衛出版社眼科學教材2部、英文書籍參編1部。
網上預約掛號
特需門診
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