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總是要等到臘月底才會回家,總是在細雪飄飛的黃昏,出現在村頭彎曲的小路上。
在我們期盼、欣喜而又略帶生澀的眼神的簇擁下,父親走過院子,跨過門檻,進到家中。
父親把隨身揹著的被褥放到椅子上,把手裡提的大包小包放在地上。
母親去給父親準備晚飯時,我們便在堂屋的烤火盆裡生起大火,讓屋子裡暖和起來,然後圍上去,爭相去開啟地上的大包小包。因為如果今年工地上結了工錢,父親肯定會給我們買一些瓜籽糖果之類的東西。如果拖欠工錢,我們便只能翻出父親的毛巾、牙刷和換洗的舊衣服。
父親邊拍打身上的塵土、細雪,邊疼愛地望著我們,看我們是不是又長高了,身體營養跟得上不。我們有許多話想告訴他,卻又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畢竟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沒見面了,還真是有些生疏。
"回家真好!"父親十分滿足地晃著腦袋輕嘆一聲⋯⋯
母親端上熱騰騰的晚飯,父親邊吃飯,邊給我們講一些外面世界的新鮮事。母親看著父親吃飯那狼吞虎嚥的樣子,知道他為了趕車,肯定是今天一天都沒吃上飯。父親卻說:"你放心,我在外面,每頓都吃飯了"。父親又接著說到:"只是在飯店裡的飯根本吃不飽!"我們覺得很奇怪:"飯店裡的飯菜不是色香味俱全的嗎,為什麼會吃不飽呢?一碗不夠,吃兩碗也吃不飽嗎?"父親頭也不抬地說:"吃多少碗都吃不飽⋯⋯"
母親望著父親的側影,說:"你又瘦了,頭髮也太長了⋯⋯"聲音不大,像是在自言自語。
父親說:"今年工資結得及時,我順便給你們稱了點栗子,唉,城裡人真的是太那個啥了,我在等車時,只是問了一下栗子多少錢一斤,他便非要讓我買,不買還拉住不讓走哩⋯⋯買點倒也可以,娃子們都沒吃過,嚐個鮮吧。"這是我們第一次吃栗子,殼不好剝,咬一口,味道兒跟咱家地裡刨出來的生紅薯一樣,--原來是沒炒過的生栗子。父親便又接著給我們講:"聽說摘栗子也特別不容易,走到栗子樹下,對著樹幹猛踹幾腳,栗子一個都不會落下來;對著樹幹猛烈搖晃,栗子也不會掉下來;等你抬頭想看看它們為什麼不掉下來的時候,--‘叭!’一個帶刺殼的栗子剛好落下來,不偏不倚,--剛好打到眼窩裡⋯⋯""哈哈哈哈--"我們笑得前俯後仰,便也不再痛恨那個在車站門口非要強行讓午飯都不捨得吃的父親買他的板栗的那個不厚道的小販了。
父親看我們全家開心的樣子,便又講起擠火車的情景:每年一到年關,便開始春運。火車票也不好搶,只好先擠上車再補票。火車上實在太擁擠了,一起上車的老鄉往往擠不到一個車廂裡。人擠人、腳踩腳,整個車廂擠得水洩不通,這種情況最怕暈車的乘客。有一位乘客暈車,想嘔吐,卻又沒地方可以吐,想忍卻又實在忍不住。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仰頭朝天對著車頂方向,像噴霧器一樣噴了上去,弄得周圍一圈乘客滿頭滿臉,然後大家都跟著嘔吐⋯⋯父親誇張地講述著,我們聽著故事,想象著那個像"天女散花"一般嘔吐的倒黴蛋乘客,大家都跟著哈哈大笑起來⋯⋯笑聲融化了房頂瓦片上的積雪。母親笑出了眼淚:"出門在外,走的地方多,受的罪多⋯⋯"我們知道,父親為了這個家,一年到頭在外面吃苦受累,各地飲食習慣不一樣,父親喜歡吃麵條,而有的工地卻是一連幾個月一天三頓白米飯,吃得父親端上白米飯碗就開始返胃。更有甚者,有的地方人不喝開水,直接飲用生水。有次一個老鄉想燒點開水喝感冒藥的時候,被包工頭髮現了,包工頭一盆冷水潑滅了灶膛裡的火,又把老鄉臭罵了一通,老鄉強忍著眼眶裡的淚珠,一仰脖子,幹吞了幾顆感冒藥⋯⋯
母親看著父親,這一年風餐露宿,風霜雨雪一肩挑,流過多少汗,受過多少罪,吃過多少苦,捱過幾頓餓,不用說,母親都能理解。所以母親從來不問父親今年掙了多少錢,工錢有沒有結到手。父親看著圍在火盆邊說說笑笑的孩子們,他知道幾畝薄地,鋤鋤薅薅,播種收割,再加上孩子們的吃喝穿戴,拆縫漿洗,人情往來,全指望母親一個人,真的不容易。所以父親並不過多過問今年地裡收成怎麼樣,只要孩子們健康成長,全家平安,便是他心頭暖暖的幸福。
我們全家共同期盼的父親,終於回來了,母親再也不用擔心大雪封山會阻斷父親回家的路了。
沒有什麼比全家團圓過大年更幸福的事了。
⋯⋯
兒子早早地在微信上不停地向我"表白"倒計時了:再有九天我們就放寒假了,⋯⋯再有五天我就可以回家了⋯⋯ 從秋季開學到現在,差不多半年沒見到他了,這是他第一次出遠門上學,也是第一次離家這麼久。想家,也情由可原,雖然懂事的他在到校第一天給我發的微信上說:你們別擔心我,這也沒啥,只當我還在老家上高中⋯⋯
在寒風中等了半個小時,終於從人群中看到了剛下火車拎著大包小包的兒子。
看著他頎長而又單薄的身體,走起路來健步生風,我忽然感覺到兒子已經長大了。
"你又瘦了,頭髮也太長了吧?⋯⋯你怎麼穿這麼薄,為什麼不買幾件厚衣服呢⋯⋯"媳婦兒看見兒子,便開始"囉嗦"起來。
兒子把帶回家的大包小包放在客廳的地板上,開始不斷地向外掏東西,除了他自己的東西,還給爸媽也買了禮物。
"高鐵真的很穩,在車上立一枚硬幣都不會倒呢⋯並且,車上還有插座可以隨時給手機充電呢⋯⋯"
看著兒子滿地堆放的東西,聽著他給我們講學校裡的趣事和路上的見聞,這場景是何等的熟悉,這情景是何等相似?只是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角色的轉換,我們依然在期盼全家團聚,只是從期待父母回家,變成了期盼兒女歸來。不變的依然是熱切的期盼,只是一轉眼,烏髮變白頭⋯⋯我才真正懂得了為什麼飯店裡的飯吃不飽肚子了⋯⋯
"回家的感覺真好!"兒子大聲喊了一句⋯⋯
沒有什麼比全家團圓過大年更幸福的事了。
新年將至,祝大家都團團圓圓、美滿幸福!
二零二一年臘月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