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時勢造英雄,任何人的成就和所創造的財富都需要有一個適合他生存的時代背景,在NBA的世界裡也同樣是如此,看球超過20年的籃球迷一定知道20年前的NBA和如今的比賽風格完全不同,攻防節奏有了天壤之別的變化,誠然,很多遠古吹認為過去聯盟的競爭力比如今更強,但有一說一,在過去大殺四方的球員,放在今天還真的不見得好用,比如下面這五位大神。
伊爾戈斯卡斯: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個立陶宛大個子,雖然他身高有221公分但是大Z的技術卻非常細膩,巔峰時期也是東區最好的大個子球員之一,但在今天大Z怕是真的打不了,因為他實在是太慢了,完全跟不上如今的比賽節奏,其實這也是NBA的一個趨勢。如今聯盟7尺1英寸以上身高的球員的確是越來越少了。
格蘭特.希爾:當年被庸醫耽誤的天皇巨星,曾經也是喬丹接班人之一。希爾巔峰時期是聯盟最出色的鋒線球員,但他有個致命缺陷,在當時看來無所謂,但在今天可能是致命的,那就是他完全沒有三分,在他的生涯中曾經有兩個賽季1個三分球都沒有進,生涯場均只進0.2個三分球,放在這個如此講究空間的時代裡這顯然不能接受!著名球評人徐靜雨曾經說過“喬丹放今天就是加強版的德羅贊”,必言雖有誇大成份,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三分球在如今的重要性!
本.華萊士:不知道有多久沒在NBA見過華萊士這個級別的藍領全明星了,小球時代大個子需要空間能力、策應能力、順下能力,而這些4屆最佳防守球員大本鐘都沒有,他更擅長陣地戰的肉搏和廝殺,可現在和他對位的大個子球員都不屑於這些髒活累活,若是生在如今,怕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穆託姆博:穆大叔蓋帽後搖手指的經典動作是老球迷無法忘懷的,但現在屬於蓋帽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畢竟現在攻擊籃筐的內線已經越來越少了,現在聯盟最好的蓋帽手是步行者的邁爾斯.特納,可特納也不是太值錢的球員,放在今天穆大叔的腳步移動一定會是別人利用的軟肋,尤其是頂級後場球員非常善於利用錯位小打大,連腳步移動更快的戈貝爾都經常被戲耍,何況腳步還要略慢一點的穆大叔。
賈森.基德:在21世紀初,基德很長一段時間都把持著聯盟第一控衛的寶座,在那個時候他是聯盟為數不多的三雙猛將,但在今天三雙猛將可不是什麼稀奇玩意,強如威斯布魯克早就把三雙玩成了家常便飯,與此同時,基德的投射能力一直被人詬病生涯投籃命中率只有40%,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2%,現代的球隊要求一號位有頂級的投射和得分能力,比如庫裡、利拉德、特雷楊等,很多球隊甚至是由前鋒控球過半場,不得不說基德這種司令塔一樣角色的球員有些過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