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又相逢,笑談古今事。所有頂級享受,都和開發身心有關。佛家叫解脫,離苦得樂。解脫身心,換個感知,自由愉悅。為何願意練拳?太極是一種場,每次進入狀態,都有回家感覺。人的骨子裡,都是孤獨的。有人說,修行就是回家,很貼切。
秋未至,蟬先覺。身體也有聽力,不是觸覺,而是一種體知覺。譬如,他還沒開口,遠遠走來,你就感覺有事。剛進會場,就感到氣氛嚴肅。氣氛也是一種場,功夫深的人,身體敏感,能迅速察覺。譬如房子,有的房,雖不大,但一進來,身上特舒服,也是體知覺。
身前千軍萬馬,身後空無一人。練套路,就是樁勁活化,也是樁功慢練。無論何時,基本架構不能丟。蓋樓房,再五花八門,支撐結構不可錯。打拳也是,別拿結果當方法,否則成了滑拳,出不來功力。巧勁,微妙,信手拈來,都是功力衍生的。沒功力,一切免談。
玉藏蟒山,劍入鯨鞘。練拳時,臀肌有鬆緊,腹股溝一鬆一騰,好似拉弓。練三換掌,手臂輪換,腹股溝也一抻一抻的,非常明顯,這是好的。大腿根的筋,一直通到骨盆裡,活胯運動骨盆,也能牽動腿筋。腰往左轉時,脖頸往右轉,能夠抻拉脖頸肌,這有好處。
一聲長嘯,振翅高飛。手臂最後一節,不是肩,而是胛骨。胛骨好似翅膀根,打拳時,靈活運用胛骨,控制手臂活動。肩放鬆,以胛控臂,習慣這種模式,就會練出根勁。有根勁,手臂就綿沉。你面朝牆,伸出手臂,手臂不許動,抻胛骨,催手臂,去摸牆,反覆活動胛骨。
深海之淵,藏摩尼珠。旋丹,丹田力點旋轉。內家拳首修丹田,先練吊丹,建立核心。吊丹練成,丹田力點穩固,凝聚小點不散,叫做抱丹。然後,練腹腔自旋,先練大腹旋動,久練嫻熟,360度皆行。再練旋大腹,帶動旋小腹,牽動丹田,形成丹田自旋,這是修丹過程。下幾年功夫,必將練成。
意歸太極,一指旋丹。練到旋丹層次,幹嘛使呢?脫形。丹田練成旋動,360度,自旋自如。什麼招式,已沒大所謂。手指怎麼劃,丹田就怎麼走。丹勁活了,周身鬆通,顯出了意義,從此邁向虛靈。一根手指,一顆丹田。很多前輩,最後沒了套路,伸出一根指頭,指東指西的,當時看不懂,和師父學拳後,才明白其中門道。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我師伯也是,外形沒了,自身即是原理,返璞歸真。十幾年前,他就說這事,可惜我當時不懂。套路幹嘛使,為了懂理,參透單式規律。套路是工具,最終人要棄舟登岸。開始時,小腹都有旋動感,後來橙子大小,乒乓球大小,硬幣大小,越練越小,這是丹勁進階方向。